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7%;以低糖基化Ig A1沉积于肾小球为病理特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年来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0%~40%的患者在10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我国需接受肾脏替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中医证候、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肾内科2008年-2009年肾活检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24例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其中蛋白尿+血尿型为最常见(67.74%);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56.8%),脾肾阳虚型病理损害相对较重。结论:临床上对无症状性蛋白尿、血尿IgA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寻找并拟定合理方案治疗气阴两虚型有一定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肾炎康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IgA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临床资料显示,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10年内约10%~20% 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gA肾病病理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肾穿刺活检组织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91例患者,系统分析各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指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分级中lee氏分级Ⅰ、Ⅱ、Ⅲ、Ⅳ、Ⅴ型各占14.28%、35.16%、34.06%、13.18%、2%,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差,预后差;中医证型从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证转变,肾脏病理分级也逐渐从I-II-III-IV-V级转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结论: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肾活检明确病理组织学分级对本病的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为传统中医的辨证分型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IgA肾病是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或/和毛细血管拌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1])。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或可伴有高血压,腰痛,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其病势大多呈长期缓慢发展,每10年有5%-15%的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2])西医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中医学界运用辨证论治思想、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在Ig A肾病的治  相似文献   

6.
陈峰  刘学永  甘志洲  陈晓明 《河北中医》2014,(12):1852-1853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脏免疫病理显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16~35岁的患者占总发病患者数的80%。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男女之比大约是2∶1。  相似文献   

7.
补气固肾通络方治疗IgA肾病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据我国流行病研究调查表明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IgA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 6 %~ 34%。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有的表现为轻度尿异常 (镜下血尿或蛋白尿 ) ,有的表现为反复血尿或肾病综合征。笔者采用补气固肾通络方治疗IgA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们选择了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参照WHO1982年《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标准》 ,对 2 0 0 1年 9…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尽管IgA肾病患者也常表现为中等量的蛋白尿,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并不常见,国外报道仅占所有IgA肾病患者的5%[1]左右。表现为肾病  相似文献   

9.
清热利湿凉血和络法治疗IgA肾病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竞  杨爱国 《中医药学刊》2003,21(7):1166-1167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病理表现为在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袢有以免疫球蛋白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目前对其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清热利湿、凉血活络法对表现为湿热证为主的IgA肾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生或系膜区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2%,其临床表现以血尿居多,可伴蛋白尿,该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之一,比例达20%~30%。现代医学对以血尿为主IgA肾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用扶正祛邪汤治疗IgA肾病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治疗IgA肾病36例,均经肾活检确诊。男21例,女15例;6~16岁17例,17~52岁19例。病情概况: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36例病理检查均有系膜及基质增生,伴有间质损害者3例,肾小球硬化者2例;②临床表现以单纯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病变肾病伴IgA沉积(MCD-IgA)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特点,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经过临床以及肾脏病理确诊的3例MCD-Ig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无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对激素治疗敏感,总疗程14个月,治疗过程及停药后定期随访均无复发。病例2为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同样为肾病综合征,但伴随镜下血尿,同样对激素治疗敏感。病例3幼年起病,肾病综合征反复复发,无血尿,第1次肾活检免疫荧光均阴性,相隔3年8个月后,重复肾活检免疫荧光提示IgA++。结论:MCD-IgA中无血尿的病例可能是MCD合并了IgA非特异性的沉积在系膜区,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均类似微小病变肾病,激素治疗缓解率高、预后好。MCD-IgA中有血尿者可能是MCD合并了IgA肾病。  相似文献   

12.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 ,肾活检病理表现为在肾小球系膜区或毛细血管袢有以免疫球蛋白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 ,临床上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 ,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 %左右 ,目前对其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我们在临床上 ,应用清热利湿、凉血活络法对表现为湿热证为主的IgA肾病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地总结我科20多年来所积累的IgA肾病资料,包括各年龄组的发病率、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100例IgA肾病按照年龄分成3组,根据各年龄组的临床及其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少儿组复发性肉眼血尿发生率最高为47.2%,慢性肾损害为4.6%.青壮年组恶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8%,也称为恶性IgA肾病.老年组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上述两组.结论: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少儿和老年的IgA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尤其是少儿,必须加强对他们的随访.老年人疑为IgA肾病者,必须及时肾活检.青壮年IgA肾病仍然占大部分比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的病理特征与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尿蛋白量将患者分为高蛋白尿组(A组,29例)和低蛋白尿组(B组,43例),通过半定量积分法对两组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肾小管总积分、系膜增殖程度积分、球性硬化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IgA肾病的病理类型呈现多样性,并且各种类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蛋白尿程度进行初步病理疹断分型,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是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或以lgA为主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以肾小球系膜增生为典型病理改变,60%-70%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间断性的血尿为主,或伴有轻度蛋白尿,10%-15%患者并且伴有高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儿童IgA肾病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儿童时期多发的一种肾脏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似有增高的趋势,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蛋白尿为主要体征.中医学无此病名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似可归属中医之"尿血症"范畴,但IgA肾病并不等同于尿血症.笔者临床辨证治疗儿童IgA肾病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系膜IgA沉积为主要特征.最早是由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经肾活检后应用免疫技术首次报道的.IgA肾病也是亚洲国家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多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伤等.目前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可以更好地缓解症状和延缓疾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8.
关建国 《广西中医药》2007,30(2):7-8,11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IgA肾病是中国常见的肾脏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发病后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可靠的控制手段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医对IgA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前景受到关注.本文就2001年以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62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与病理的关系,进行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的患者均行肾活检穿刺术及实验室检查,肾组织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单纯性血尿14例(22.6%);单纯性蛋白尿18例(29.5%),蛋白尿伴血尿30例(48.4%);IgA肾病37例(59.7%),增生性肾病14例(22.6%),轻微性肾病5例(8.1%),局灶节段性肾病3例(4.8%),膜性肾病2例(3.2%)。合计轻度病变47例(75.8%),偏重病变15例(24.2%)。蛋白尿伴血尿组肾病的发生率最高(P〈0.05~0.01),其病理改变也相对较重;结论隐匿性肾炎病理类型多样,但以IgAN为主,蛋白尿伴持续镜下血尿与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王彩霞  张志忠 《中医杂志》2007,48(12):1072-1072
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显著沉积为特征,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gA肾病4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