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一般可分为原发性的(即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和继发性的(即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患者常因急性期人出血、冉出血和继发性血管痉挛而死亡,因此做好急性期护理对防止再出血、缓解脑血管痔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收治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方法: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护理措施,去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在住院期间未出现再出血.结论:恰当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外伤。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脑血管痉挛而死亡。而致命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再出血。为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针对我科收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再出血的30例患者,分析其再出血诱发因素,总结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常见原因.低钠血症可引起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甚至可致脑梗死,是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伴烦躁不安。其病死率与患者紧张、知识缺乏和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健康指导对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预防再出血很重要。现将我院对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干预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对其再出血诱因及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对再出血诱因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再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蛛网膜下腔再出血诱因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其再出血诱因,明显降低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由于颅内血管的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等因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所致。其临床特点是起病急、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好转率100%。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颅脑CT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诊断及科学规范的治疗是其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容易复发且有并发症出现,很多患者因大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最终形成脑疝治疗不好死亡.护理人员科学有效地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治愈率,本文通过对诸多临床资料研究讨论,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给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家属及医院护理人员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平肝潜阳安神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47例,显效3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5%。认为本方法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颅内脑外的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和动脉硬化患者,发病占脑卒中的6%~8%。常规治疗后病人可恢复健康,但若发生再次出血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死亡率、致残率高达70%~90%,是SAH病程中最需预防,也是引起患者死亡最危险的因素。近年来,我们从护理角度寻找再出血诱因,并采取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SAH再出血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该病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多由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等导致血管破裂所致。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15%。而且病死率高达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常受到2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远远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我院1999-2004年共收治SAH患者50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突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现将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诱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复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相关资料,寻找可能的复发诱因及护理对策。结果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是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烦躁不安、情绪激动、过早下床活动及用力排便、咳嗽是造成再出血主要诱因。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在急性期应避免用力排便、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等促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防止和降低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诱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复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相关资料,寻找可能的复发诱因及护理对策。结果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是造成再出血的主要原因。烦躁不安、情绪激动、过早下床活动及用力排便、咳嗽是造成再出血主要诱因。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在急性期应避免用力排便、过早下床活动、情绪激动等促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是防止和降低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护理配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9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其中院前急救组(A组)45例,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7例。结果: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发病到急救护理的时间明显缩短;治疗1h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1周内的再出血率降低(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配合可较早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出血症状,阻止病情恶化,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科最常见急症之一[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SAH患者30例,通过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及对患者实施饮食、大便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一般见于先天性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患者。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优质服务对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将2009~2011年收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再出血例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再出血例数为10例,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优质服务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作用显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原因。方法选取2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做DSA检查分析出血原因。结果 13例患者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7例患者未发现颅内血管病变。结论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尽早行DSA检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