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2.
吴树良 《养生月刊》2005,26(12):1072-1077
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食物的食性、药物的药性均有“四气五味”之分,即寒、凉、温、热四气,酸、苦、甘、辛、咸五味。食疗,食养正是利用食物食性之气味特点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偏胜,使机体恢复健康有序的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药“四气”定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属性,称为“四气”或“四性”。它同药物的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一样。作为中药的独特性能之一,对指导中医药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对此加以正确认识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围绕中药“四气”的定性问题,历来说法不一且各有所据。笔者就此浅析如下,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性味,即寒、热、温、凉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中药的四气即四性,说是四性,我认为实际只有两性,就是寒、热之性。本文就经典论据对中药性味的论述,中药临床应用与中医疾病辩证的相互关系作初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性味新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有自己的理论。中药学的理论主要有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以及七情等等。中药的性味理论指“四气五味”(有时也称“四性五味)。”“四气”是根据阴阳理论将药物分成寒、热两类,再根据程度差异进一步分为寒、凉、温、热四类。“五味”是根据五行理论将药物分成辛、苦、酸、咸、甘五种。那  相似文献   

6.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7.
邰长利 《光明中医》2011,26(11):2186-2188
凡药寒、热、温、凉为四气,也称四性;酸、苦、甘、辛、咸为五味。自古有神农尝百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是中药性味的起源。历经数千年传承,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已被赋予更广、更深的内涵,已成为中药理论的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对中药药性气味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药性理论,所指范围认识尚不一致,多数则将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作为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拟首先对气味理论作一些探讨。气味,或称性味,常称四气五味。《神农本草经》即有“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之说。即每个药物有其气和味,以标志其功效和主治。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今许多书籍对药物性味之记载不尽一致,尤其是对某些药物的味的记载,很不相同。如以当归为例,《纲目》谓其苦,《别录》谓其辛,李杲《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治疗是祛除病邪、清除病因,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衰的病理现象。中药也有偏性,是指以药物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这些均由于中药的药性,中医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均为它的药性。中药的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也叫四性:寒、热、温、凉,能治疗寒证的药为热(温)药,能治热证的药为寒凉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味。中医认为,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是一般用于表证的药物;甘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  相似文献   

10.
中药“气味”基本内容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赖以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气味和它的主治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主治内容或者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原则概念。懂得了它,无论是在医家临床用药或是在本草学习方面,就可比较有规律地去掌握中药的性质,学习就比较方便。因此中药气味在本草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名例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王海藏云,“药味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涼,气也,味则五,气则四。”都是说本草上最早  相似文献   

11.
蒙医药学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药用主要取自野生植物。下面从蒙医、中医对药物认识的基础理论、用药部位与方法、药物剂型、功能等方面作简单的对比说明。1 蒙医中医对药物认识的理论基础之别中医药学论述药物的理论基础有四气 (寒、热、温、凉 ) ;五味 (辛、甘、酸、苦、咸 ) ;升降浮沉 ;脏腑归经 ;有毒无毒。蒙医药则讲述药物六味 (甘、酸、咸、苦、辛、温 )及六味的功效 ;药力 (即药物所具备的寒、热性能 ) ;药性 (重、腻、寒、钝、轻、涩、锐等八性 ) ;药能 (柔、重、温、腻、固、寒、钝、凉、和、稀、燥、淡、热、轻、锐、涩、动等十七功能 )。中医药性五味与蒙药六味相似而且功效基本相同。如 :中药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之功 ,用于治疗虚证以滋补强壮为主 ,如党参。蒙药甘味药清热解毒 ,调和气血 ,滋养强身等。不同点是蒙医还论复合味 ,如二味复合味有 15种 ,三味复合味有 2 0种 ,四味复合味有 15种 ,五味复合味有 6种 ,六味复合味有 1种。2 用药的部位与方法功能之别用药部位之别 :如草乌 ,中蒙医皆认为辛热有毒 ,用于风寒湿痹。中医多用乌头 ;蒙医不仅用乌头 ,...  相似文献   

12.
陈红霞 《江苏中医药》2010,42(12):64-65
"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一样也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的不同,如能遵循中医辨证择食原则,则可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达到防治疾病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等多种目的,这就是中医的食养疗法。饮食营养在肝病防治中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在护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发现,如能巧妙运用中医的食养疗法,  相似文献   

13.
《亚太传统医药》2006,(6):49-49
<正>历代药典中凡谈及药物的功效,没有不说其性、味的。药性分寒、热、温、凉四性,药味则分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滋味的药有不同的功效。味苦的一般有“泻”的作用,如黄连、莲子心可以用来泻火;甘味药具滋补、缓急的作用,如甘草、饴糖可用来补中、缓急止痛。古人认为,不同的滋味入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性味是中药理论的基础,分为温、寒、热(熟)、凉(平)四性,甘、苦、辛、酸、咸五味。通过研究中药性味,结合现代药学研究可有效治疗各类疾病,补充完善现代药学理论基础,对于中药的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药寒、热、温、凉四种特性 ,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指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 (性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则指出了以病证寒热作为用药依据的基本治疗原则。《本草纲目》中“酸咸无升 ,甘辛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其性然也”则阐明了中药的性味与作用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现代对中药四性的研究与探讨更为细致与深入 ,主要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五味的关系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 (淡 )、苦、酸 (涩 )、咸五种味道 ,是由中药的多种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四性则是这些成分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强调了设计与中药新药质量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应以中药药性理论为指导,例如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从临床方入手进行方药筛选,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药效结论,精简药味;其次应在粉碎、提取、分离等方面引用新技术,选择合理剂型,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7.
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云:"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中药以五味配四气,性味相同,功效相近;性味不同,则功效亦异。苦寒药物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有医家谓苦寒伤阴,有医家谓苦寒坚阴,众说纷纭,说法不一,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观历代医家之方书,细思探究,始悟其奥妙。通过探讨苦寒药物的功效及临床运用,阐明其伤阴、坚阴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 《本草纲目》的药物气味,是用以“明性”的内容,李时珍在序例中说,气即是性,指寒、热、温、凉四性;味即是药物的味道,指酸、苦、甘、辛、咸五味。作为药物性能的主要指标,李时珍对药物气味是非常重视的,在《本草纲目》中设“气味”专目加以论述,在“集解”“发明”等栏目中亦粹论迭出。本文对书中广博的气味内容作概要探析,供同道参考。 1 《本草纲目》气味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强调了设计与中药新药质量的密切关系。作者认为应以中药药性理论为指导,例如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从临床方入手进行方药筛选,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药效结论,精简药味;其次应在粉碎、提取、分离等方面引用新技术,选择合理剂型,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男性不育有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既往医家多凭临床治验而处方用药,笔者在多年临床治验基础上,注意到对中药性味归经的认识,是取得男性不育治疗成功的关键。这一认识既符合中医中药的传统概念,又意外的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药物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只有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