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取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观察其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每组34例。联合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单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PT、APTT、FIB、PLT等凝血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症状。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短期疗效优于单独用药,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观察73例冠心病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在用药前后的变化,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加用氯吡格雷组(32例)与阿司匹林组(24例)。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用氯吡格雷组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降低显著大于阿司匹林组。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降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具有协同作用,加用氯吡格雷可能进一步减轻冠脉血管炎症反应,防止痛变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呲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组和氟吡格雷组各50例,分别给予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单纯阿司匹林、单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氟吡格雷组(P0.05);阿司匹林组、氟吡格雷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氟吡格雷能够显著提高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6,(7):824-825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6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n=32)予以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n=32)则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结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减小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能有效提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小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面积,对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盐、低分子肝素及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绞痛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 2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与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用阿司匹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单位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30例资料为对照组,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36例资料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显效23例+有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显效12例+有效9例),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照组仅采用抗心肌缺血药物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观察治疗前后心肌缺血发生的次数。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国产氯吡格雷用药方法不同,将2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4组。观察4组患者临床疗效,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国产氯吡格雷组临床疗效观察,加用国产氯吡格雷组均明显优于未加用氯吡格雷组。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加用国产氯吡格雷组均明显短于未加用氯吡格雷组。PTINR及APTT用药前后比较,用药后明显优于用药前,加用国产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组均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国产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疗效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PTINR、APTT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氯毗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UAP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安全性好,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用治疗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部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选择该部同期收治的26例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静脉血栓闭塞症,采用氯吡格雷、蚓激酶及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愈心痛胶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及愈心痛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及银杏叶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情况,对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些(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愈心痛胶囊治疗不稳定心胶痛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张爱华 《中医药研究》2012,(9):1150-115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12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给予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主要供血动脉前降支的血流速度、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77 8,P=0.034 3);试验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为6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97 1,P=0.028 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前降支的血流参数改善情况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UA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情况,对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UA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是否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方法将132例ACS病人随机分为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很快被控制,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很快被改善,出院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片。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联合肌苷。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血脂情况;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程度、硝酸甘油消耗量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心可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燕  李春胜 《陕西中医》2014,(11):1486-1487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对照组给予疏血通+阿司匹林,两组均治疗14d。结果:治疗组神经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有协同、叠加作用,疗效肯定,安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