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哲学概念。“行,即运也,动也”。它不是研究精神和物质关系的,而是研究事物运动规律,阐述事物及事物不同方面动态关系的学说。王强同志认为五行学说“基本上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内涵,另一方面是由于替换了哲学概念,混淆了哲学范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五行”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学中的“五行”却具有特定的科学含义,并且已经与中医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理论融为一体,成为研究生命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五行学说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思华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1 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医五行学说的耗散结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医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当于负熵流入、相克相当于非平衡态、相乘与相侮相当于涨落机制;但是,耗散结构理论的协同作用原则弥补了五行规律运用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张燕平 《中医研究》2007,20(6):60-62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中医五行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五行学说是阐述和探讨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学说。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用于阐述人体的生理机能和自然物候的消长循环之间的气机感应的诱发关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指代和诠释疾病与患者的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关系、不同病患的关系,以及人体各部位的相互关系.是一种高品位的哲理。  相似文献   

7.
中医五行学说的哲学,改造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中医五行学说的演变(着重在哲学思维方面)和现代改造的意义及可行性作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8.
五行学说与稳态内蒙古太仆寺旗万寿滩乡爱国村(027018)杨军伟关键词五行学说稳态五行学说,尹始于先民,迨至战国,思想家邹衍将其与阴阳学说结合后,一些进步的医家将其合理部分引入到中医学中,成为中医的元科学。其实质及生克乘侮和亢害承制的科学价值,笔者认...  相似文献   

9.
10.
李利清 《陕西中医》2003,24(11):1019-1020
中医学要发展 ,基础虞坚尔指导 :本文试从五行学说入手 ,浅谈愚见。五行学说的精华在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五行生克制化是对辨证唯物主义中普遍联系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的原始朴素认识。五行关系在时间上呈螺旋状曲折前进 ,在空间上有无限可分性及层次性 ,理论上可以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无限地拓展。向微观至基因层次 ,我们可以发现 ,如果将阴阳五行综合 ,并润之以若干个拷备 ,就是阴阳五行双环 ,这与 DNA双链结构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样 ,我们就可以把五行学说推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张树生 《中医杂志》2016,(5):370-374
对中医五行学说从生命哲学观、运动观、象数观、信息观四个方面探其本源、究其内涵,宏扬特色,彰显这一学说的科学性、生命力。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中医五行学说不仅有历史意义,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有学者对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持否定态度,认为其是简单的循环论和机械论,甚至主张在教学上废弃中医五行学说,这些观点对中医教学界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正确看待此问题,陆家龙导师认为中医五行学说的实质在于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14.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的思想与机体生命科学相结合,建立了中医五行学说,从中医五行学说源流及运用中发现五行具有时空、功能、关系、精神等根本属性。因此,中医五行不是一个构成论概念,其本质是5种事物的“象”,是对5种事物性质、功能、时空状态、彼此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5.
五行学说与客观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庄建西 《河南中医》1995,15(4):202-203
历史性地纵向研究现代控制论和古代五行学说,发现现代控制论是一种主观控制系统,是人的大脑产生以后的产物。在此之前应存在一种客观控制系统,五行学说就是其基本模式。这种客观控制系统与人脑产生的主观控制系统相融合而产生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系统,这是更高层次的控制系统。生物机体是由客观控制逐渐进化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电子计算机是从主观控制逐渐发展为主观和客观协同控制,当它们发展至完善的境地之后,都可以在一定  相似文献   

16.
17.
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其理论的形成则始于《内经》。虽然《内经》主要以药物气味作用于人体的特点进行阐述,但是,由于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亦渗透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中,对药味用五行进行了归属,而且还用五行生克(因只有药味作用于人体,故不存在五行乘侮)学说对药味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论述。直至后世的张元素、吴仪洛、汪昂等医家,企图找出药物作用于人体理论的实质,更加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是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基础。那么,五行学说能否作为药味作用于人体的理论依据呢?下面,我们根据《内经》对药味作用的理论,用辨证的观点对五行的物质归属及生克学说进行一下  相似文献   

18.
维医四大物质与中医五行学说浅析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844000)罗金声维吾尔医药基础理论一《四大物质》学说产生《四津液》学说又形成了《四种气质》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区分人的体液性质与性格类型;《吐特艾尔坎》有“吾特”阿瓦”、酥”、“吐普拉...  相似文献   

19.
五行学说在针灸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而形成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五行学说深刻的影响,它同阴阳学说一样,已成为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五行学说对中医养生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遂山 《河南中医》2010,30(6):530-533
五行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就是用五行归类推演法则和生克乘侮原理,具体阐释自然界的方位地域,季节气候及其影响,指导人们顺应四季自然法时,结合自身体质进行食疗养生保健,达到防病治病,增强体质,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