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中P2 7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及DNA末端标记法检测 5 9例喉鳞癌组织中P2 7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原位细胞凋亡。结果  5 9例喉鳞癌组织中P2 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术后 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 (均为P <0 0 5 )。并且 ,P2 7低表达组中细胞增殖较高而凋亡较低 (P <0 0 5 )。结论 ①P2 7蛋白在喉癌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②喉癌组织中P2 7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 ;③P2 7蛋白表达的减少和 (或 )缺失可用于喉癌恶性程度的判断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癌、癌旁组织、声带息肉中抑癌基因P27的表达有无差异,揭泉P27表达与喉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8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进行P27检测。结果 ①P27表达在喉癌和癌旁组织、声带息肉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之间表达无显著性差异。②P27蛋白低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有相关性(P<0.05),而与病人性别、年龄、吸咽史及 病理分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是判断喉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DNA含量变化与P53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及预后关系。方法:应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和即用型微波加热免疫组化法,对52例胃癌癌灶及癌旁组织进行细胞DNA含量和P53检测分析,并对49例进行随访。结果:癌灶处异倍体细胞为96.15%,U值平均1.614,其中高二倍体癌细胞25%,U值平均1.336。癌旁2cm处,异倍体细胞25%,其中高二倍体92.31%,U值平均1.207;癌旁5cm处异倍体细胞3.85%。癌灶、癌旁2cm、5cm处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77%、9.62%和3.85%。癌细胞分化越差,细胞DNA倍体值和P53阳性表达越高,存活期越短。离癌灶越远,异倍体细胞减少,P53阳性表达率越低。结论:细胞DNA含量和P53检测,可作为胃癌筛选 ,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7kip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肾癌及10例正常肾组织的P27kip1蛋白,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27kip1在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7.6%,在肾癌中阳性率为51.2%,P27kip1与肾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结论 P27kip1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肾癌严重程度分级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由于热休克蛋白家族Cheatshockproteins,Hsps)对细胞分化及增殖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Hsps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已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Hsps与喉癌的关系尚未见较为深入的报道。本研究采用l汀一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人喉癌组织的Hsp90、、HspT0、Hsp27的mRNA表达进行了检测。试图阐明Hsps在喉癌发病、预后及治疗等方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喉癌组织中P16的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P1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和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喉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喉粘膜中P16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喉癌组织中P1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P1 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和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6例喉癌组织 ,30例喉癌旁组织及 1 0例正常喉粘膜中 P1 6的表达进行检测 ,应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喉癌组织中 P1 6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粘膜 ( P<0 .0 5) ,喉鳞状细胞癌 级明显低于 ~ 级 ( P<0 .0 5) ,颈淋巴结转移组明显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 ( P<0 .0 5)。结论 :P1 6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常为缺失 ,说明 P1 6作为抑癌基因在喉癌的发生中起作用。 P1 6的表达程度越低 ,分化越差 ,越易于浸润和转移 ,P1 6的检测在临床上可能作为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P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珂岚  丰美芳 《广西医学》2004,26(2):176-178
目的 研究 P2 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5 0例乳腺癌组织、4 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 0例良性乳腺组织 P2 7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癌旁正常乳腺组织、良性乳腺组织阳性表达率分析为 5 4 %、6 0 %和 76 %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其在良性乳腺组织中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其乳腺癌癌旁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2 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腋淋巴结状态及临床分期相关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ER和PR的表达无关。结论  P2 7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 ,P2 7蛋白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临床进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Skp2、p27和CyclinE的表达及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0例宫颈癌中Skp2、p27和CyclinE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三者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Skp2和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和64.3%,并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增高(P〈0.05),与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癌灶大小无关(P〉0.05)。两者的高表达5年生存期明显低于其低表达(P〈0.05)。P27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与以上两者相反。②Skp2、CyclinE和P27呈负相关(P〈0.01);Skp2和CyclinE呈正相关(P〈0.01)。结论Skp2和CyclinE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组织恶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Skp2、CyclinE高表达,伴P27低表达提示肿瘤的高侵袭性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
应用枸橼酸-LSAB-微波免疫组化技术,。用P53单克隆抗体检测了30例喉鳞癌,癌旁交界处及癌旁0.1,1.0,1.5,2.0cm处粘膜和4例正常喉粘膜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P53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在癌旁交界处,癌旁0,5,1.0,1.5,2.0cm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6.7%,10%,0.0%,0.1^%;4例正常喉粘膜中无阳性表达,其间差异显著。2.P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癌组织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内膜进行了对比.结果子宫内膜癌中P27蛋白胞核高表达率为21.4%,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χ^2=5.470、12.306,P〈0.05);P27蛋白胞核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分化差者P27蛋白胞核表达率低(χ^2=12.715,P〈0.01);内膜癌中P27蛋白胞浆表达阳性率为47.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增生内膜(H=57.656,P〈0.01).结论 P27蛋白胞核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的增高有关;P27蛋白胞核定位缺失与其功能丧失有关.  相似文献   

12.
P21和P2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21和P2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份正常卵巢组织、10份良性卵巢肿瘤以及30份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P21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组织P21、P2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4、0.004)。P21和P27蛋白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24、0.008),而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腹水、淋巴结有无转移无关(P=0.067~0.562)。3种组织中P21和P2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39)。结论P21和P27蛋白表达异常可直接影响细胞周期转化,促进卵巢癌的发生。联合检测P21和P27蛋白对卵巢癌的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肺癌及25例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了P53蛋白及EGFR的检测。结果:P53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50.6%(43/85)。鳞癌及大细胞癌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及小细胞癌的阳性率(P<0.05)。肺良性疾病标本均阴性。P53蛋白阳性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9.1%,34/43)显著高于P53蛋白阴性者的转移率(57.1%,24/42)(P<0.05)。提示P53蛋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EGFR在肺癌中的阳性率为72.9%(62/85),而在肺良性病变中为12%(3/25),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EGFR过度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及是否发生转移均无相关性。肺癌癌旁组织EGFR阳性率65.3%(62/95)。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81.0%,47/58)显著高于无增生组阳性率(40.5%,15/37)(P<0.05),无增生组癌旁组织阳性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阳性率(P<0.05)。提示EGFR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的增生密切相关,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在肺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蛋白及EGFR共同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85.3%,29/34)显著高于非共同阳性者的转移率(48.8%,21/43)(P<0.01)。因此,P53蛋白及EGFR共同阳性提示肺癌具有高度转移潜能,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喉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0例喉癌和 10例正常粘膜VEGF的表达及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结果 VEGF蛋白表达 :①正常喉粘膜组与喉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0 .0 % ( 2 / 10 )和 71.7% ( 4 3/ 60 ) (P<0 .0 1)。②喉癌Ⅰ级组与Ⅱ、Ⅲ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7.1% ( 12 / 2 1)和 92 .3% ( 36/ 39) (P <0 .0 1)。③喉癌生存组与死亡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0 % ( 6/ 2 0 ) ,80 .0 % ( 8/ 10 ) (P <0 .0 5)。MVD( χ±s表示 ) :①喉癌Ⅰ级组与Ⅱ、Ⅲ级组分别为 2 1.33± 14.16,4 3.67± 2 5.2 3(P <0 .0 1)。②喉癌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为2 1 77± 11 74 ,4 0 71± 2 6 4 1(P <0 .0 5)。③喉癌VEGF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分别为 37 4 5± 2 4 4 5,18 88± 11 2 7(P <0 .0 1)。结论 VEGF蛋白表达和MVD和喉癌分级、预后相关 ,VEGF蛋白是喉癌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针对VEGF蛋白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望成为喉癌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27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27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临床病理资料,男46例,女38例,年龄6~12岁,按术后生存期3、5、10年,分为A、B、C三组,每组病例数各为42例、27例和15例.应用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检测肿瘤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中,P27阳性表达率为22.35%~98.63%,平均为62.12%.A、B、C三组P2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1%,64.46%,96.53%(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显示P27在肿瘤细胞质中平均阳性表达率为40.48%,而A、B、C三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42%、70.08%和48.02%,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27低表达,P27在细胞质中阳性表达是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不良因素(相对危险度和95%CI分别是10.3及2.3~6.7和3.9及1.6~4.1).结论:P27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低表达及在细胞质中高表达是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膀胱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及3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16及nm23-H1的表达。结果:p16在正常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16/18),47.4%(18/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性(P<0.01)。nm23-H1在正常膀胱组织、膀胱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5/18),44.7%(17/38),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p16,nm23-H1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临床分级、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密切关系。结论:p16、nm23-H1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对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测转移和预后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27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物异而敏感的S-P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P^27蛋白在肝癌组织表达为61.84%(47/76);癌旁肝硬化组织为21.13%,正常肝组织为11.76%;(2)在肝癌组内小肝癌表达低于后块型和结节型。Ⅰ、Ⅱ级肝癌表达低于Ⅲ、Ⅳ级;有包膜者表达低于无包膜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肝癌组织中可能存在突变型P^27蛋白,此蛋白有望成为肝癌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p16、p53突变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病变中的表达,以探讨抑癌基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和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免疫组化(SP)法。结果 p16蛋白在胃癌、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53蛋白的表达则呈递减趋势。结论 p16蛋白的缺乏和p53蛋白的突变与细胞异型性和生物学行为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PTEN和p27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PTEN及p2 7在大肠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了 5 8例大肠癌 ,15例腺瘤性息肉及 11例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和 p2 7的蛋白表达。分析PTEN和 p2 7的表达情况及与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在癌旁正常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中PTEN表达率分别为 (97.3± 4 .3) % ,(85 .2± 16 .8) % ,(13.8± 17.6 ) % ,呈递减趋势。大肠癌DukesA/B期组PTEN蛋白的高表达率为 88.9% ,明显高于DukesC/D期组中的 5 1.6 %。PTEN的高表达率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2 7主要表达在细胞核 ,也有少量表达在细胞浆。在癌旁正常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中p2 7高表达率分别为 (98.8± 1.0 8) % ,(86 .0± 13.6 ) % ,(5 6 .8± 2 6 .0 ) % ,呈递减趋势。在大肠癌高、中分化组中 p2 7蛋白的表达率为 71.4 % ,明显高于低分化组中的 2 3.1%。p2 7的高表达率与患者的Dukes分期、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部位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在大肠癌组织中 ,PTEN与 p2 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6 4 2 )。结论 :PTEN及p2 7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组织中均呈递减趋势 ,提示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喉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与12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1例喉癌组织中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9.2%,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7%,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病人的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吸烟、饮酒、肿瘤部位和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关(P>0.05)。在喉癌组织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间p16基因蛋白的阳性除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16基因在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可作为判断喉癌恶性程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