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和胰头癌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以提高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09年7月我院证实的30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30例胰头癌患者的CT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与胰头癌主要CT鉴别点:①肿块钙化(17例,0例);②门脉期肿块强化与正常胰腺对比,呈相对低密度(2例,30例),相对等密度(28例,0例);③胰体尾萎缩(0例,18例),胰腺假囊肿(13例,1例);④胰管扩张(18例,25例),胰管钙化(13例,0例),病灶处胰管截断(4例,12例),病灶处胰管贯通(14例,1例);⑤胆管扩张(25例,12例),病灶处胆管截断(2例,21例),病灶处胆管逐渐变细(10例,4例);⑥不相交征(0例,20例)。结论:胰头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的CT表现具备一定特征性, CT检查能够为两者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低张螺旋CT扫描在诊断壶腹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壶腹癌是少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犤1犦。尸检发生率为0.2%。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其手术切除率远高于胰腺、十二指肠肿瘤,预后好,因此壶腹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自2000年1月~2001年12月采用低张螺旋CT增强扫描研究壶腹癌病变,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5例壶腹癌,男9例,女6例。年龄34~73岁,平均51.6岁,其中50岁以上9例(占60%)。临床主要症状:渐进性黄疸15例(无痛性黄疸6例,上腹痛伴黄疸9例),上腹不适7例,乏力、纳差、体重减轻等。黄疸出现…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诊断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多层螺旋CT(MSCT)特征,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ERCP)活检确诊的35例壶腹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5例均发现肿瘤,增强扫描肿瘤本身可见不同程度强化,其中16例经图像后处理,35例均清晰显示肿瘤及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结论 MSCT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能清晰地显示壶腹部肿瘤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壶腹癌及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技术在判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中价值。方法:回顾27例手术证实的胰腺癌病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沿着胰周大血管进行曲面重组,根据横断面图像和横断面图像结合CPR图像分别对胰周血管是否受侵进行分析。结果:27例8段共216支血管中,术中发现72支有侵犯,144支无侵犯。其中用横断面图像术前诊断64支受侵(误诊6支),152支无侵犯(漏诊14支);用横断面图像结合CPR图像术前诊断69支受侵(误诊3支),147支无侵犯(漏诊6支)。横断面图像和横断面图像结合CPR图像对判断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0.6%,95.8%,90.6%,90.8%,90.7%;91.7%,97.9%,95.7%,95.9%,95.8%。结论:CPR图像易于显示胰周血管的全貌和与肿瘤的关系,横断面图像结合CPR图像,有助于提高判断胰腺癌胰周血管侵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质型肾盂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方法:76例经病理证实的肾盂癌患者,男45例,女31例,年龄50~86岁(平均73.0岁)。回顾性分析肾盂癌多层螺旋CT表现,并根据CT表现进行分型,研究实质型与肾盂型的CT表现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分为两型:实质型和肾盂型。实质型25例(33%),伴有肾局部强化减低(80%)、局部肾窦脂肪模糊(100%)、全肾强化减低(20%)、患侧肾积水(48%)、淋巴结转移(52%),静脉瘤栓(16%);肾盂型51例(67%),其中48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伴有肾局部强化减低(4%)、局部肾窦脂肪模糊(18%)、全肾强化减低(42%)、患侧肾积水(75%)、淋巴结转移(4%),静脉瘤栓(6%)。结论:实质型肾盂癌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有其特征性表现,通过增加对肾盂癌影像学分型的认识,尤其是对实质型肾盂癌CT表现的认识,可以提高肾盂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与MRI 对胰头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I在胰头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顺序抽取2002年9月-2005年3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壶腹周围病变,且在术前一周之内经本院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的病例共62例,包括胰头癌27例,壶腹癌25例,胆总管下段癌4例,胰头炎症与胆总管下段结石各3例。将62例病例分为胰头癌组(27例)和非胰头癌组(35例),由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阅片,其结果分别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①两位医师判读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828和0.894,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位医师具有良好的一致性。②取其中一位医师的CT与MRI判读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Az值分别为0.880与0.863。结论由于多层螺旋CT可以进行多期扫描,以及各种重建技术,大大提高了其对胰头癌诊断的准确性,其与MRI互相补充,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CT表现的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RCC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2例PRCC CT平扫肿瘤为均匀的等密度或不均匀的囊实性病灶;增强扫描皮髓期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高于皮髓期,病灶边界显示最清楚,可见假包膜形成;分泌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稍低于实质期。结论:PRC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其螺旋CT征象有利于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对PRCC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分析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其中包括胰头癌1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9例,胆总管下段癌6例)的影像学资料,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患者均行宝石CT能谱成像双期扫描,获得140 kVp QC图像和70 keV单能量图像,于门静脉期对病灶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相关数据,包括不同keV(40~100)水平的CT值、碘-水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能谱曲线,计算近段(50~100 keV)曲线斜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门静脉期,在低能量(50~100 keV)水平,胰头癌病灶的CT值明显低于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胆总管下段癌,而十二指肠乳头癌的CT值又低于胆总管下段癌,在CT能谱曲线上表现为近段斜率之间的差异(胰头癌平均斜率为0.75±0.18,十二指肠乳头癌为1.61±0.39,胆总管下段癌为2.22±0.41)。胰头癌的平均碘浓度((7.17±0.96) g/L)及有效原子序数(7.92±0.41)均低于十二指肠乳头癌(碘浓度(18.10±1.57) g/L,有效原子序数8.54±0.26)及胆总管下段癌(碘浓度(23.21±3.50) g/L,有效原子序数8.72±0.48)。十二指肠乳头癌的碘浓度明显低于胆总管下段癌,而两者的有效原子序数无显著差异。三者的水浓度亦无显著差异(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段癌的水浓度分别为1 024.64±16.02,1 018.92±12.16,1 013.36±12.86)。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壶腹周围癌具有各自不同的能谱特征,CT能谱成像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饮水低张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乳头型壶腹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型壶腹癌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常规CT扫描后,后行饮水低张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饮水低张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不仅能准确确定梗阻的平面,还能显示十二指肠乳头部壶腹癌强化的肿块影,对肿块的显示和定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结论:饮水低张薄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乳头型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较小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64层螺旋CT检查同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较小壶腹周围癌39例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胰头癌18例、胆总管下端癌9例、壶腹癌12例.多种后处理方法相结合可清楚显示十二指肠壶腹周围部的解剖结构、病灶位置、形状、大小及胰胆管扩张情况.38例CT表现低位胆道梗阻,32例表现胆总管截断征,6例表现胆总管下端不规则偏心性或向心性狭窄;36例表现双管征;病灶全部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不均匀强化18例,实心圆强化15例,环状强化6例.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较小壶腹周围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能更加直观显示较小壶腹周围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头癌与壶腹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胰头癌及壶腹癌的超声鉴别诊断符合率。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胰头癌和36例壶腹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对比,观察并比较胰头癌与壶腹癌肿块位置、大小,胆总管和胰管扩张情况及手术切除方式。结果38例(38/39)胰头癌和30例(30/36)壶腹癌术前超声可探及肿块,但肿块的位置不同,且肿块的最大径也有明显差异(P<0.01)。胰头癌手术切除14例(14/39),壶腹癌手术切除34例(34/36),两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头癌与壶腹癌的声像特征不同,提高术前超声鉴别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的肿瘤灌注软件,对胰腺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方法:①分组:2005-01/2006-1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确诊胰腺癌患者20例为胰腺癌组,30例正常胰腺(健康查体或胰外病变)为对照组。②扫描方法:所有受试者均用GELightspeed16排螺旋CT机行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轴扫方式,120kV,60mA,5mm层厚×4层,矩阵512×512,成像速度1帧/s。扫描前肘部静脉埋置20G留置针,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每毫升含300mgI),注射速率4.0mL/s,延迟6s,总扫描时间60s。③评估指标:所得数据传输至GEAW4.2工作站,利用Perfusion3中的胰腺灌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测量达峰时间、峰值高度、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的平均值。结果: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胰腺癌组的达峰时间较对照组长[(27.75±9.87),(22.12±4.26)s,P<0.05],峰值高度小于对照组[(23.12±7.03),(69.47±14.46)Hu,P<0.01]。②胰腺癌组的血流量、血容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平均通过时间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定量分析胰腺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②胰腺癌组织血流量和血容量减少,灌注峰值降低,毛细血管同头性增高,灌注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在胰腺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结果15例胰腺损伤中,手术探查证实胰腺挫伤6例,裂伤9例;CT检查明确提示胰腺损伤12例,漏诊3例。结论螺旋CT扫描是诊断闭合性胰腺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钟蕊  刘白鹭 《临床荟萃》2012,27(21):1869-1871
目的 探讨多排CT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区分功能性与非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胰腺内分泌肿瘤(功能性16例,非功能性5例)的CT表现,21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1例均为单发,除2例CT平扫及增强均未显示外,其余19例4例发生在胰头、钩突,在胰颈2例,在胰体、胰尾13例;平扫呈等密度(12例)低(4例)及混杂密度(3例);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16例),门脉期持续强化(13例)或呈等密度(3例).结论 胰腺内分泌肿瘤有较为典型的多排CT表现,结合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能够为术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丽  时高峰  许茜  李如迅  王琦  王亚宁  李月考 《临床荟萃》2012,27(23):2053-2055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和MSCT影像资料.患者均于术前行MS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剂量1.5 ml/kg,速率3.0 ml/s,延迟时间分别为30秒、70秒.结果 14例胰岛细胞瘤均被检出,其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5例,直径均≤2 cm,平扫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于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平扫表现为较大肿瘤,直径3~12 cm,平均8.6 cm;其中7例可见囊变坏死,内可见分隔及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囊壁呈中度至明显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岛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在术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病因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扫、动脉期(28秒)、静脉期(60秒)对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多期扫描,分析其形态学及动态扫描CT表现。结果坏死型9例,水肿型12例;伴胆道结石或胆囊炎13例,伴肝脓肿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例,腹部外伤2例,分裂胰腺1例;并发症中,假性动脉瘤1例,静脉栓塞1例,胰性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4例,右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动态扫描能准确区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及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能全面观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并发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临床及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PMEC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33例PMEC中,低级别18例(男7例、女11例),高级别15例(男12例、女3例)。CT表现:周围型17例(低级别6例、高级别11例),中央型16例(低级别12例、高级别4例);24例肿块长径与所属肺叶或肺段支气管平行;肿块密度欠均匀,18例肿块内见低密度区;阻塞性表现14例,5例见“空气新月征”,钙化3例;对29例行增强扫描,其中轻度强化19例,中度及显著强化各5例。高、低级别PMEC的好发性别、分布和淋巴结肿大表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级别PMEC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低级别PME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理级别PMEC在好发性别上有一定倾向性。CT图像上PMEC呈边界清晰的类圆形或分叶状,阻塞性表现及钙化常见,多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高级别PMEC多为外周型,淋巴结转移较常见,低级别PMEC多为中央型,淋巴结转移少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在胰头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胰腺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获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65例胰头癌患者,原发灶SUVmax、MTV、TLG分别为7.9(5.6,10.4)、13.1(7.3,22.5)cm3和68.6(32.2,95.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UVmax、MTV、TLG、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第8版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分期、手术和化疗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化疗、MTV、TLG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指标MTV、TLG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评估胰头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