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不同病因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评估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5例,重症肺炎组15例,心源性肺水肿组15例,重症哮喘组15例,观察4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P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缓解,其中慢性阻寒性肺疾病组、心源性肺水肿组、重症哮喘组气管捅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肺炎、心源性肺水肿、重症哮喘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治疗效果肯定,但最终预后因呼吸衰竭病理不同,重症肺炎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评估BiPAP在ARF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0例,其中心源性肺水肿组26例,重症肺炎组2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心源性肺水肿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5436±1210)mmHg,(8356±1706)mmHg;(81±7)%,(98±6)%]。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SaO2分别为[(4931±1230)mmHg,(6916±1638)mmHg;(82±6)%,(92±5)%]。两组患者的PaO2和SaO2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心源性肺水肿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BiPAP治疗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组。结论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气道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较为肯定,尤其对常规治疗无效的心源性肺水肿不失为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6例急性心源肺水肿患者(SpO2<9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其中24例早期用BiPAP呼吸机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与12例常规面罩吸氧治疗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治疗前后各项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BiPAP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只有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有明显改善(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BiPAP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pH值、氧分压较常规治疗组显著改善(P<0.05);BiPAP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血乳酸增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同病因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挑选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8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因的不同,分成对照组(重症肺炎)与观察组(心源性肺水肿),每组40例。两组都执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时间、症状改善时长、住院时长、气管插管出现机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由心源性肺水肿与重症肺炎所引发的急性呼吸衰竭,有明显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患者的pH、PaCO2、PaO2。结果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25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PaO2和PaO2/Fi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BiPAP正压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时照组23例在传统常规治疗上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结果 BiPAP组通气治疗后,23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92.0%,避免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结论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可作为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接受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两组同时使用抗感染化痰解痉支持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心率、呼吸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防止并发症产生,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6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BiPAP鼻/面罩式无创通气前、后血气、呼吸和心率的变化。结果62例患者经无创通气好转出院54例(87·1%),无创通气4h及无创通气治疗结束时较通气前的血气和体征明显改善(P<0·05),另外8例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后好转。结论BiPAP无创通气可有效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减少有创通气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无创BiPAP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3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无创正压组(常规治疗 无创BiPAP机械通气)分析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并与同期常规治疗的32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比较。结果:31例无创正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小时、72小时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降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BiPAP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正压通气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无创正压通气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VPAPⅢ),经口鼻面罩通气治疗.通气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急救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积极治疗,37例患者治疗有效好转出院,其余3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在救治过程中,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地降低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使用不同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通气后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无创呼吸机在综合监护室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BiPAP)在综合监护室对呼吸衰竭和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5 4例呼吸衰竭和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 ,分为A、B两组 (无创和有创组 ) ,分别予以相应治疗3d后比较其氧合指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有明显改善(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无创组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ICU病死率明显低于有创组(P <0 .0 5 )。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用于综合监护室的呼吸衰竭患者和早期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8例,以同期同样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作为常规治疗组,动态观察两组患者通气、氧合、心率、呼吸频率等改善情况.结果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同期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病愈出院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安全,减轻症状,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并发严重低氧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在吸氧与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20例)给予初始EPAP 4-6 cm H2O及IPAP 6-8 cm H2O的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照组(20例)为吸氧与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1h后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应用Bi PAP通气1h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PaO2、PaCO2、pH值改变等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以迅速提高患者的氧合,短期疗效优于单纯吸氧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血pH、PaCO2、SaO2及PaO2/Fi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心功能,有效缓解症状,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选用BiPAP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通气结束时作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后2小时、24小时及治疗结束时,pH值改善(P<0.05),PaO2上升(P<0.01),PaCO2下降(P<0.01)。28例患者好转出院。4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鼻(面)罩而改用气管插管治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避免了气管插管,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给予低流量氧疗、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对提高PH值、Pa02、降低PaC02,改善呼吸的疗效显著.结论: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即提高PH值、Pa02,降低PaC02,进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