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46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进行有效的结肠减压及清洁灌洗,术后观察疗效.结果 有31例患者左半结肠恶性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肠梗阻缓解改限期手术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其余15例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经全结肠灌洗后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8例(17.4%),吻合口漏4例(8.7%),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62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并梗阻23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39例。结果显示,6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一期切除吻合45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16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9例)。回横结肠吻合7例.Hartmann术4例,单纯造瘘手术2例,Miles术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例。肺部感染3例,创口感染5例(其中切口裂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4%。死亡2例,1例(3.2%)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心力衰竭。除死亡2例外,其他病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治愈。结果表明,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症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231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外科治疗方法。结果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的手术病死率为5.1%,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7%。结论对左半结肠癌、直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病人进行综合判定,掌握好适应证,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患者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无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液化感染7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对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正确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有效肠道减压,正确的吻合技术及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24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4例中,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裂开1例,切口感染2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探讨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笔者回顾性分析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6例临床资料。结果示,全组Duckes A期4例,B期28例,C期14例,D期10例。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32例,右半结肠切除吻合术21例。 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中并发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各2例,均治愈;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治愈20例,死亡1例,并发吻合口瘘1例, 切口感染4例和腹腔感染2例,均治愈。提示充分术前准备,有效的肠道减压,合理围术期处理,无论右半结肠癌还是左半结肠癌所致急性肠梗阻,绝大部份患者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7月至2003年7月间297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急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癌并梗阻103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并梗阻194例。其中一期切除吻合126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98例,左半结直肠一期切除吻合28例),全结肠切除或次全切除吻合者108例,Hartmann手术36例,Dixon手术9例,回乙状结肠或回直肠吻合捷径11例,肿瘤近端肠管造瘘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3例(17.8%),为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肠瘘;死亡17例;280例(94.3%)痊愈出院。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和结肠次全切除及全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总结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吲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2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资料,其中右半结肠癌30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42例。结果显示,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8例(一期吻合18例,二期吻合10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1例,行短路手术1例;42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29例(一期吻合10例,二期吻合19例),行Hartmann术4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9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感染、脓肿形成3例,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各1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脑血管并发症2例,吻合口漏3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26.4%(19/72),其中一期切除者中一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5.7%(10/28),二期吻合者5年生存率为31.0%(9/2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应根据其自身情况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术中给予结肠灌洗的40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资料(观察组),片与同期于术前肠道准备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的40例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告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尤吻合门漏发生。观察组手术效果良好37例,欠佳3例(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手术效果良好38例,欠佳2例(切口感染1例。肠瘘1例)。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天、第3天肠蠕功频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第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应用术中结畅灌洗法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可达到与非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一期手术相同的疗效,证明在半结肠癌致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结肠灌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其中(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4例;(2)行肿瘤切除、结肠远端封闭、近端造瘘术16例;(3)肿瘤未能切除,行结肠造瘘术3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术后死亡4例(7日内)。结论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术式,术中充分的结肠灌洗、减压、完善围手术期治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