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军  王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11):1042-1042
膈疝是指腹内脏器经由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临床上分为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三大类,其本质是腹腔脏器等通过膈肌异位移动到胸腔内的疾病状态。胸、腹部的直接穿通伤或挤压伤均可引起膈肌破裂,多数患者伤后立即出现膈疝并伴有内脏损伤,少数伤后数个月甚至数年后才出现膈疝。我院2004年9月收治1例左季肋部刀伤3个月后出现膈疝的患者,经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慧琴 《广东医学》2003,24(9):1024-1024
自发性食管破裂多被认为由于反复剧烈呕吐等原因使腹内压升高致食管全层纵行破裂而引起 ,又称Boerhaave综合征 ,为较少见而凶险的急性胸部疾病[1]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本科收治自发性食管破裂 7例 ,经手术治疗均获痊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7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5 5岁 ,平均 4 7岁。其中 6例因酗酒后剧烈呕吐致食管破裂 ,1例因进食“扁豆”后用力咳嗽致食管破裂 ,7例均表现为呕吐或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经手术治疗 ,彻底冲洗胸腔 ,清理食管裂口 ,间断缝合、修补 ,放置低位胸腔引流管、胃肠减…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是腹内脏器中最易受伤的器官,早年脾外伤的非手术治疗死亡率几乎100%,故脾破裂一经诊断,原则上应紧急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对脾脏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多种现代诊断仪器的运用,保脾治疗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受重视.对伤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病情发展平稳,无腹内其它脏器合并伤的病人,手术已非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4.
胸腹联合伤的概念目前已趋向一致,即穿透性或钝性伤所致创伤性膈肌破裂。若胸部和腹部同时损伤但不伴膈肌破裂则相互称为合并伤。膈肌破裂口较大时,腹内脏器可嵌入胸腔,形成创伤性膈疝。闭合性膈肌破裂属胸腹联合伤,笔者临床救治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创伤性膈肌破裂在胸腹联合伤中伤情较复杂,容易漏诊,伤员在上腹和下胸部受到挤压或钝性伤时,由于反应性声门紧闭、腹压升高,再藉胸腹内压力的差异,使部分腹腔脏器被挤入胸腔,造成膈疝。近两年,我科收治的膈疝病人,有4例因遗漏诊断导致腹腔内器官的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辉 《右江医学》2000,28(3):177-178
创伤性膈肌破裂临床上不多见,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容易漏诊。膈肌破裂可因胸腔负压的吸引,腹内正压推挤,使腹部脏器疝入胸腔引起膈疝,诊治不及时可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手术修补膈肌是处理关键。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20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18岁~60岁。开放性损伤15例,均为利器刺伤,闭合性损伤5例,其中交通事故伤4例,挤压伤1例。受伤至入院时间40分钟至7小时,平均3小时。2.膈肌损伤 左侧膈肌破裂16例,右侧膈肌破…  相似文献   

7.
腹内压监测在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内压(IAP)检测在严重多发伤诊断、监测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分析比较严重和轻度多发伤的腹内压水平、病死率、比较重度和轻度腹内压升高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腹内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内压水平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MODS评分、器官功能障碍和病死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腹内压升高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入院后进行腹内压测定有助于多发伤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方法:对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1例确诊后24 h内转胸外科手术治疗;1例予胸腔冲洗和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结果:1例手术修补后治愈,另1例病情恶化家人放弃治疗。结论:高度警惕并迅速获得全面、准确的发病史是避免漏诊、误诊的关键;胸片、胸腔穿刺、食管造影和特征性的胸腔引流物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早手术修补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食管破裂较少见 ,诊断及治疗常有延误 ,可引起纵隔和胸腔感染 ,导致菌血症、循环衰竭等而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 15例患者的诊治情况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15例 ,男 13例 (86 .7% ) ,女2例 (13.3% ) ;年龄 12~ 6 9岁 ,平均 4 7岁。病史 3h~ 7d。其中外伤性食管破裂 7例 (其中车祸撞击伤3例、挤压伤 2例、高处坠落伤 1例、钢卷尺划破伤 1例 ) ,异物造成食管破裂 4例 ,酒后剧吐致自发性食管破裂 3例 ,食管癌术后放疗致食管破裂 1例。颈段食管 3例 ,胸段食管 12例。 7例外伤性食管破裂同时合并血气胸 …  相似文献   

10.
<正> 小儿食管破裂,临床并不多见,病情复杂、凶险。我院近20年来共收治此类患儿1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4—12岁。食管破裂原因:异物性(菱角)3例,严重上腹部挤压伤7例。主要临床表现,全组均有不同短度呼吸困难,胸痛,其中出现紫绀、发热及恶心、呕吐7例,咽下困难3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所有病例X线检查均发现患侧不同程度液气胸表现。胸膜腔诊断性穿刺抽出带有食物残渣的液体。保守治疗3例,经食管镜取异物,确定破裂部位位于食管胸段上部,放置患侧胸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急诊一站式诊治流程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急诊一站式诊治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急诊基础生命支持治疗、病史采集、快速查体、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及急诊一站式辅助检查对诊断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的重要性。诊断明确或部分诊断不清而又高度怀疑有腹内脏器损伤者应及时手术治疗;对损伤严重无手术指征者,仅行非手术治疗。结果术前确诊51例,术中确诊14例;手术治疗64例(其中确定性手术治疗31例、损伤控制外科治疗33例)、非手术治疗1例;治愈62例,死亡3例(其中术后死亡2例,1例合并脑疝患者未手术即死亡)。结论急诊一站式辅助检查及优化的诊断、救治流程,有助于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患者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一站式诊治模式是提高重度闭合性腹部交通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窒息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创伤性窒息15例,其中12例因强大的直接暴力伤引起,故同时并有其它严重合并伤者较多,致5例死亡。本症的病理机制是胸部遭受强大挤压伤时胸内压骤然升高,迫使右心及上腔静脉的血液向上返流致面颈部末梢血管受损,故伤员除有不同程度呼吸、意识障碍外,均出现特征性的“红眼、紫面”征,这是诊断本症的重要依据。单纯型创伤性窒息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均能较快康复,但对其它严重合并伤,尤其对心、肺及腹内脏器损伤,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而正确地治疗,避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3.
卓礼先 《右江医学》2006,34(4):401-402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是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的一种腹内空腔脏器破裂伤。其诊断及治疗虽较容易,但仍有延误诊断及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者。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1月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6~66岁,平均43.5岁。致伤原因:撞击伤10例,挤压伤3例,摔伤4例,高处坠落伤5例。脏器损伤情况:小肠单处破裂15例,两处破裂4例,两处以上破裂3例。有合并伤8例,其中肢体骨折2例,骨盆骨折1例,脾破裂3例,后腹膜血肿1例,肾挫伤1例。就诊时间:伤后至入院时间1~24小时,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创伤性胃肠道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14例创伤性胃肠道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可凭临床体检和诊断性腹部X线和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灌洗及行剖腹探查确定。结果 保守治疗3例,其中胸腔闭式引流2例,胸腔穿刺1例。手术治疗7例,其中闭合伤开胸探查2例,闭合伤开腹探查1例;开放伤开胸探查1例,开放伤开腹探查1例。治愈8例,生存率80%,死亡(包括病情加重自动出院在院外死亡)2例,病死率20%。住院时间7小时至72天,平均19天。结论 创伤性胃肠道破裂应强调急救处理;体格检查、开胸探查及X线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争取时间及早手术、重视术后处理、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型暂时性腹腔关闭装置对小型猪腹部开放伤并腹内高压模型病理生理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贵州小型香猪20只,随机分为常规手术关腹组(n=10)和新装置组(n=10)。制作腹部开放伤合并腹内高压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点检测两组血流动力学、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及动脉血气等指标变化。结果常规关腹组(O组)伤后6 h心率即明显增快(P〈0.01),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及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于伤后48 h开始明显下降(P〈0.01);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随时间而持续升高,同时腹腔灌注压(abdominal perfusion pressure,APP)呈进行性下降。新装置组(N组)从伤后12 h始上述指标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关腹后随时间推移逐渐出现显著的CO2蓄积和严重的低氧血症;N组自24 h起PCO2、PO2、SO2与O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O组死亡率40%,N组在观测时间内没有动物死亡,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常规关腹组(P〈0.01)。结论新型暂时性腹腔关闭装置操作便捷,便于急救状态下应用,在腹部开放伤并腹内高压动物模型中能有效预防腹内压升高,改善腹腔灌注压、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等指标,降低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2004年5月收治的12例延迟性脾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有左侧胸、腹部外伤史,且伤后均有左上腹轻微胀痛或轻度压痛,入院时均有突然发生左上腹剧痛。8例(66.7%)伤后两次腹痛间有明显缓解期,10例(83.3%)延迟性脾破裂发生于伤后2周内,4例于伤后腹内压增加时突发左上腹剧痛;术中发现脾包膜下血肿破裂7例(58.3%);行脾切除10例(83.3%)。脾部分切除及脾修补各1例。全组无死亡。结论:延迟性脾破裂多发生于左侧胸、腹部外伤后2周内,多伴有左上腹的胀痛和左上腹的压痛,腹痛常有中间缓解期,腹压增加时可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它以脾包膜下血肿破裂最为多见,早期诊断困难,诊断的关键是要有高度的警惕性。治疗以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7.
袁明远 《中国医刊》2012,47(10):18-20
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临床上均有明确外伤史,常见挤压伤、坠落伤及刀刺伤等.临床上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伴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晚时出现感染性休克.腹部外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而掩盖症状.脑、脊髓损伤病人询问病史不详细,腹膜后或间位空腔脏器破裂时腹膜炎症状体征不明显,致临床诊断腹部空腔脏器破裂困难.  相似文献   

18.
王维忠  马奔 《黑龙江医学》2006,30(7):512-512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膈疝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以来对16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16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创伤性膈疝是因胸腹部严重损伤后发生膈肌破裂,腹腔脏器通过破裂孔疝入胸腔所致。急性创伤性膈疝往往有胸、腹内外脏器的合并伤。  相似文献   

19.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临床外科常见的主要急诊,早期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我院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员76例,手术74例.疗效满意。现将救治过程中的经验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48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7岁.平均34岁。入院时间为创伤后!0分钟至6小时。其中车祸伤引例,踢伤12例顺击伤16例,土石方压伤14例,顶伤1例,挤压伤2例。小肠破裂23例,肝破裂27例,牌破裂12例,胃破裂2例,结肠破裂3例,膀俄破裂9例,肠系膜损伤和破裂8例,肾挫伤16例.腹膜后血肿7例;单处伤17例,多处伤59…  相似文献   

20.
良性食管破裂CZES型内支架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正布  张世伟  赵峰 《四川医学》2006,27(10):1062-1063
目的探讨CZES型内支架(自膨式全部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良性食管破裂的临床效果和取出时间。方法对5例诊断明确的良性食管破裂,在电子显微胃镜下借助于X线监视系统定位放置CZES型内支架进行临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一次性放置支架取得成功,经过积极治疗4~5个月后取出支架,胃镜下见破裂口愈合和不同程度的食管是性反应,钡剂造影通畅无狭窄,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结论对于食管破裂发现较晚,合并严重的胸腔感染、手术修补失败和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