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寻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希冀后学领会仲师针灸立法之精微,以供临证参考。[方法]从《伤寒论》针灸条文中总结其针灸治疗的特点与规律。[结果]《伤寒论》中对针灸疗法的记载简要,其中论述针刺者10条,论火灸法者7条,论火逆证者18条,体现出针与灸的使用范围、针药并用、灸药并用、针法治未病,治病求本等思想。[结论]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对指导后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不无裨益,其在针灸史上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为依据,分析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 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摘录有关条文,分析、归纳、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 书中直接涉及针灸的条文48条。结论 张仲景提出了“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针灸治疗原则,在辩证的基础上,将针灸用于发散表邪、疏通经脉、清泻瘀热、温阳散寒、通阳行痹等方面,并将针灸后病人的反应作为判断及病愈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4.
杜雨茂是一位现代以研究《伤寒论》而著称的医家,他学术严谨、思维活跃、深入浅出,对《伤寒论》学术理论主要在六经辨证、理法方药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阐释,见解颇多而独特.对《伤寒论》六经实质内容注重整体观,六经与气化学说应该本着既不可弃离,又不可拘泥的的原则,从实践论六经辨证、六经传变理论,从广义角度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伤寒论》的理法方药也适应于温病,且善于治疗危重急证、疑难病症等.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金氏医案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论述了金氏临旆重视阴阳五行、挈中气机要领、把握升降关键、擅调先天后天的治疗特点,阐述了其临床重视四诊合参、炮制遗药注重实效的治学精神和求实作用。  相似文献   

6.
章楠在《伤寒论本旨》中对仲景诸方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循经发挥,阐释方义;注解质疑,剖析药性;煎服方法,深入阐发;详辨服药后症状。这些对于深入研究《伤寒论》经旨起到了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两个方面论述仲景脾胃学术思想。(1)阳道实,阴道虚:阳明胃病多实多热,或有形实邪结滞、或无形邪热内扰、又或热伤胃津,仲景以寒凉来清降胃腑;太阴脾病多虚多寒,或中阳虚弱、或火不生土,通过温运脾阳或温补肾阳,以复脾之健运。(2)调气机,复升降:脾胃枢机不利,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仲景或升清、或降浊使清浊归于常道;若清浊相混、寒热错杂于中,则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开中焦之郁结,复脾胃气机之升降。  相似文献   

8.
王朴庄及其学术思想研究石学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北京100094)关键词:王朴庄;学术思想;伤寒论;伤寒学派王朴庄,清代著名医家,以研究《伤寒论》而名噪一时。其生平事迹、著述及学术思想,在《清史稿》、《中国医学源流论》等著作中有所记载。但由...  相似文献   

9.
郭元峰,广东南海人,清代岭南名医,医术精湛,学术颇丰,崇经典,深研仲景伤寒之说,提出许多创见。郭氏对伤寒及治疗次第的认识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对六经本证述之简当,紧扣临床,辨证从实际需要出发,辨证手段丰富,师古而不泥古,活用经方,参以时方,是岭南经方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0.
清热法是用来清除人体内部热象的基本法则,经曰:“热者寒之”是也。仲景清热法涉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汤证条文颇多,治法亦不少。从总体看来,大抵可分为热扰胸膈,热燥阳明、胃热炽盛,脏腑失衡、邪热内郁,湿热疫毒、侵淫于内影响于外等。研读仲景有关原文汤证,应深究清热证中法外有法,方外有方。临证必须认真揣摩,仔细体会,方能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现就仲景清脏腑热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6):i003-i004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伤寒学专家,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陈亦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4年8月24日18时逝世,享年81岁。  相似文献   

12.
13.
柯雪帆教授长期专注于《伤寒论》的教学与研究,且善于总结《伤寒论》的临床经验,提出新见解;同时认为《伤寒论》编次顺序应尊重宋版,要重视《伤寒论》经典价值,提倡逐字体会《伤寒论》。在研究中,发掘出了《伤寒论》中医腹诊体系和仲景药物剂量换算规律,还于细微之处解读出仲景医德观,并进行了仲景学说与日本汉方医观点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之论述,《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进一步发挥、完善。论中反复 (10余次 )提及胃气,并以脾胃所派生出的营卫之盛衰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以能食与否 (胃气的弱 )作为疾病发展 (传变 )和转归 (预后 )的辨证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保胃气之秘旨贯穿通篇。试从疾病的发生、传变、预后、治疗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伤寒论》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5.
程国彭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学心悟》一书的研究,探析程国彭的学术思想.发现其学术思想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在医德方面的贡献,二是在中医方剂方面的创新,三是在掌握中医理论方面强调执简驭繁.  相似文献   

16.
虞抟(1438~1517),浙江义乌人,明代著名医家,宗朱丹溪之学,博采众家之长。主要医著有七部,《医学正传》为其代表作。反对偏门异端邪说,主张医以《素问》、《灵枢》为本,端本澄源,医学正传。临证研究从实际出发,大胆阐发医理,创立新说,发明医术,如“两肾总号命门”之说和“器械灌肠”之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虞抟,浙江义乌人,明代著名医家,宗朱丹溪之学,博采众家之长。主要医著有七部,《医学正传》为其代表作,反对偏门异端说,主张医以《素问》、《灵枢》为本,端本澄源,医学正传。临证研究从实际出发,大胆阐发医理,创立新说,发明医术,如“两肾总号命门”之说和“器械灌肠”之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郭士魁先生是中国现代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是张仲景与王清任等医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郭老创造性地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疗效,使活血化瘀法从此成为冠心病治疗最重要的治法。文章对郭老活血化瘀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希望能对中医临床活血化瘀法用药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九、十两卷中对仲景《伤寒论》进行了收载研究,其中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研究可以概括为以方类证、明治脾胃诸方适用范围,总结病状、明脾胃病证临床病证治疗,伤寒宜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等三个方面。通过孙思邈的归类总结,阐扬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为后世继承运用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便捷的门径;也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承淡安先生为近代中医针灸大师,一生致力于发扬针术,甚至把复兴针灸事业和民族复兴放在等同的高度来躬耕实践。《伤寒论新注———附针灸治疗法》一书,是承淡安先生临床针药并用思想的代表作。该书开针灸补注伤寒条文之先河,使后学者有准则可循,是一本难得的经典著作。笔者研究了"伤寒六经病"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规律,总结提炼了《伤寒论》部分症状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