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TFPI-1)在肺癌鉴别诊断、病情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6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32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以及40名体检健康者血浆TFPI-1、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水平,分析三者的相关性;观察治疗前后TFPI-1与其余二者水平的变化,运用ROC曲线分析TFPI-1在肺癌鉴别诊断、并发DVT以及肺癌转移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肺癌组TFPI-1和AT水平显著低于而D-D水平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01);TFPI-1水平与AT呈高度正相关,与D-D呈高度负相关(r=0.789和-0.822,P=0.000)。并发DVT组和有转移组TFPI-1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无DVT组和无转移组(P=0.000)。TFPI-1鉴别诊断肺癌、预测并发DVT和肺癌转移的界值分别为52.3、58.2和64.3ng/m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95% CI:0.811~0.958)、0.957(95% CI:0.919~0.996)和0.856(95% CI:0.774~0.938)(P<0.05),敏感度分别为86.76%、89.5%和82.1%,特异性分别为83.33%、85.5%和82.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FPI-1、AT水平显著升高,D-D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动态观察的4例肺癌患者在治疗初期TFPI-1水平总体呈持续升高趋势,AT和D-D则在至少6天后开始升高或降低。结论 血浆TFPI-1测定在肺癌鉴别诊断、患者病情判断以及疗效观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了解肺癌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特点,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肺癌伴发肺动脉高压患者12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128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肺癌不伴发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1∶ 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在临床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伴发肺动脉高压易于发生于腺癌患者(P=0.019),肿瘤转移患者(68.75% vs 45.31%),肺内肿瘤转移患者(39.06% vs 3.91%);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0);容易表现出出血倾向(27.34% vs 1.56%);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定量升高;血小板升高(34.38% vs 15.67%);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24.22±2.59mm vs 20.75±2.09mm);肺部磨玻璃样改变;对抗癌治疗的效果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定量升高(OR=2.524,95% CI:1.171~5.441,P=0.000)及血小板计数升高(OR=3.21,95% CI:1.509~6.832,P=0.003)是危险因素,而治疗后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好转(OR=0.038,95% CI:0.014~0.107,P=0.000)是保护因素。结论 肺癌伴发肺动脉高压好发于腺癌、肿瘤细胞转移和淋巴结肿瘤细胞转移患者;易发生出血倾向、D-二聚体升高、纤维蛋白原计量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右心衰竭、肺部磨玻璃样间质改变。纤维蛋白原定量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是肺癌伴发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后呼吸困难好转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恢复期脑出血(ICH)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恢复期ICH患者126例,入院时完善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及瘫痪侧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下肢静脉彩超表现,将其分为伴DVT组(21例)和不伴DVT组(105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H并发DVT的影响因素,将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计量指标利用ROC曲线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年龄、ICH治疗方式、留置尿管、异物置入、下肢肌张力、D-二聚体(D-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肌张力升高[OR(95% CI)=7.564(1.313~43.571),P=0.024]、D-D[OR(95% CI)=1.805(1.151~2.828),P=0.010]与恢复期ICH患者DVT的发生有关;ROC曲线分析表明,恢复期ICH发生DVT时,D-D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P<0.05),相对应的95% CI为0.684~0.839。D-D的最佳截断值为0.68时,对恢复期ICH发生DVT的诊断灵敏度为95.24%,特异度为48.08%。结论 下肢肌张力升高是恢复期ICH患者发生DVT的保护性因素;D-D则是恢复期ICH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且对其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 pass grafting,简称CABG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因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按照预设的纳入标准,入选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CABG治疗的患者416例,收集患者术前的相关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并通过病历资料、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至2014年7月30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ABG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16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死亡,其他并发症74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17,95% CI:1.06~1.42,P=0.034)、糖尿病(OR=1.56,95% CI:1.21~2.08,P=0.009)、心肌梗死(OR=4.52,95% CI:2.65~7.39,P=0.000)、心功能Ⅲ级或Ⅳ级(OR=1.22,95% CI:1.17~1.40,P=0.000)、LVEF<40%(OR=2.34,95% CI:1.53~3.58,P=0.028)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平均随访时间2.1年,共有48例患者发生了联合终点事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26,95% CI:1.17~1.51,P=0.029)、糖尿病(OR=1.37,95% CI:1.12~1.76,P=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OR=1.53,95% CI:1.39~2.68,P=0.011)、心肌梗死(OR=3.48,95% CI:1.64~5.09,P=0.000)、心功能Ⅲ级或Ⅳ级(OR=1.22,95% CI:1.03~1.78,P=0.026)、LVEF<40%(OR=1.82,95% CI:1.25~2.72,P=0.000)和术后并发症(OR=2.56,95% CI:1.92~3.59,P=0.000)均是患者发生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或Ⅳ级、LVEF<40%是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级或Ⅳ级、LVEF<40%和术后并发症均是患者发生联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3年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选择笔者医院117例腺性膀胱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3年复发情况分为两组,分别为复发组(n=24)及未复发组(n=93),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再根据RDW中位数水平,分为RDW低值组组(n=61)及RDW高值组组(n=56),比较两组复发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3年复发组的RDW水平(13.1%±1.8% vs 11.7%±1.1%,P=0.001)显著高于未复发组。RDW高值组组复发率(32.1% vs 9.8%,P=0.003)显著高于RDW低值组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 (OR=2.120,95% CI:1.322~3.401,P=0.002)、慢性泌尿系炎症史(OR=7.476,95% CI:2.076~26.915,P=0.002)及泌尿系结石史(OR=5.428,95% CI:1.245~23.669,P=0.024)是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3年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RDW水平与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后3年复发关系密切,高RDW水平的腺性膀胱炎患者,其术后3年复发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汪沁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0):117-119
目的 研究D-二聚体(D-D)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94例,再随机选择在笔者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对比所有人员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最后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D-D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患中3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的D-D水平以及高D-D症比例依次降低。最后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影响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2个影响因素,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HD患者D-D明显升高,并且D-D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超声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点,为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否稳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患者87例,根据回收的下腔静脉滤器内有无脱落血栓分为两组,Ⅰ组:血栓不稳定组,42例,Ⅱ组:血栓稳定组,45例。分析比较两组DVT发生部位、血栓回声特点、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生化指标等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DVT稳定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前与取出术前,两组声像图特点前后变化情况比较, DVT发生部位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DVT发生部位有变化的比率高于Ⅱ组。生化指标比较血浆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甘油三酯(TG)、脂蛋白α(Lp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G低于Ⅱ组,Ⅰ组Lpα、D-D高于Ⅱ组,Ⅰ组PT长于Ⅱ组。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D-D高、PT延长、血栓发生部位有变化、既往有血栓病史是导致血栓不稳定的危险因素。结论 两组DVT在滤器置入术前声像图特点类似;超声动态观察DVT发生部位有变化者同时结合D-D高、PT时间延长、既往有血栓病史等特点可有助于判断DVT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分析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特征、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预后,探讨其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ICU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肺部感染患者其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基础疾病、细菌耐药性、发病时APACHEⅡ评分、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依据患者28天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患者,共分离出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17株);对美罗培南(88株)、亚胺培南(80株)的耐药率较高。28天病死率54.1%;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OR=38.3,95% CI:1.81~720.10,P=0.019)、高APACHEⅡ评分(OR=3.47,95% CI:1.30~12.81,P=0.043)、高降钙素原水平(OR=2.78,95% CI:1.30~7.02,P=0.023)、APTT延长(OR=1.32,95% CI:1.03~1.71,P=0.037)为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后的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601,P=0.000);是否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未明确影响预后。结论 肺部感染并鲍曼不动杆菌分离阳性患者合并冠心病、高APACHEⅡ评分、高降钙素原水平、APTT延长为患者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合并冠心病及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决定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宋洁  夏勇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93-96
目的 分析前降支近段临界病变(ICS-PLAD)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预测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为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ICS-PLAD (最重处直径狭窄 ≥ 50%且<70%)的患者221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运用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模型对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未发生MACE组比较,发生MACE组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脉病变数 ≥ 2更常见,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更高(P均<0.05)。(2)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 (OR=2.447,P=0.000,95% CI:1.608~3.725)、LDL-C (OR=1.971,P=0.006,95% CI:1.219~3.187)及冠脉病变数 ≥ 2(OR=6.596,P=0.000,95% CI:2.995~14.526)是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危险因素模型。(3)危险因素模型预测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4(P=0.000)。结论 在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高LDL-C血症、高TG血症或多支冠脉病变的ICS-PLAD患者中MACE发生率高,TG、LDL-C及冠脉病变数 ≥ 2是ICS-PLAD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建立的危险因素模型对ICS-PLAD患者发生MAC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蓓  周娜  牟洋  翟虹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4):147-150,42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0月笔者医院经超声检查和手术病理确诊的19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相比,腋下淋巴结转移者在有无边缘毛刺特征、血管指数和腋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腋下淋巴结转移与边缘毛刺特征(r=0.351,95% CI:0.246~0.483,P=0.034)、血管分布分级(r=0.402,95% CI:0.193~0.605,P=0.003)、腋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r=0.636,95% CI:0.439~0.824,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乳腺癌腋下转移淋巴结在边缘、血管分布分级、皮质厚度等方面有典型的超声声像表现,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相似文献   

12.
董燕  黄亚雪  崔妍 《安徽医学》2022,43(3):295-298
目的 探讨妊高症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4例妊高症产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常规组给予下肢气压治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踝泵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静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因素与胃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为肿瘤患者术后血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的25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人数,分析肿瘤相关因素对下肢DVT的影响。结果 135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下肢DVT 60例(44.4%),其中左下肢19例(14.1%),右下肢11例(8.1%),双侧下肢30例(22.2%)。根据术后下肢DVT情况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两组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后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CA125水平升高超过5 u/ml[R=3.227(95% CI:1.181,8.812)]是术后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后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8),非血栓组缓解率更高。结论 术后CA125水平较术前升高超过5 u/ml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人数明显增加;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性充气压力系统(IPC)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9例宫颈癌ⅠB1~ⅡA1期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6例。观察组于术后6 h使用IPC,术后24 h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给予一般性预防措施。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高危因素和卧床时间,并分别检测2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等指标,并常规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卧床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及术后高危因素人数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前PLT、PT、APTT和FIB、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2组病人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5天,观察组PT和APTT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下肢DVT总发生率为1.52%(1/66),低于对照组的11.11%(7/63)(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IPC可降低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MMTV-PyMT小鼠为乳腺癌模型探讨枸杞多糖对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方法 扩群鉴定转基因自发乳腺癌MMTV-PyMT小鼠,将阳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LBP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小鼠8周龄时给药,LBP组给予LBP(50 mg/kg,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2 d给药一次测量肿瘤体积一次,4周后脱臼处死,肺Bouin’s溶液固定后观察肺表面转移结节数目,肿瘤组织固定包埋后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及血管密度。结果 MMTV-PyMT阳性小鼠成瘤率100%,与对照组相比,LBP组的肿瘤重量(4.208±0.4463 g)明显地比对照组(6.477±0.3724 g)轻,肿瘤体积也明显比对照组小;LBP组肺表面结节数目(12±1.155个)明显比对照组(20±2.745个)少,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LBP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增殖数目及微血管密度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 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MMTV-PyMT小鼠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MMTV-PyMT小鼠可作为乳腺癌肺转移模型运用于抗肿瘤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研究组)术前及术后第3 d进行血清FIB和D-D检测,并根据彩超结果分为DVT组10例和非DVT组7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FIB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中的FIB和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VT组术后第3 d FIB和D-D均高于术前(P<0.05),非DVT组术前和术后第3 d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DVT组与非DVT组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 d DVT组FIB和D-D均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DVT组FIB和D-D水平呈正相关,r=0.834,t=14.020,P<0.01。结论 FIB和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阳  田君  姚学权  周亮  刘学敏  顾瑞香 《安徽医学》2020,41(9):1022-102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乳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5%,对照组为3.39%,治疗组患者手术保乳率为31.19%,对照组为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患者出现病情进展,两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22.64%)高于对照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3.77%vs 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但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思考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