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使用Meta分析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2006~2010国内关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后疗效分析的临床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并用Rev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并纳入本次研究的文献共16篇,合计病例2687例(OPCAB组1489例,CCAB组1198例)。Meta分析结果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在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留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都明显低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P<0.05),而两组在年龄和移植血管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近期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张琭  李伟  李昌玉 《中外医疗》2013,32(2):30+32-30,32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ICU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CABG)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餐后血压和心率,回顾分析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8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6例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OCABG组),75例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CABG组)。结果显示,与CABG组比较,OCABG组总有效率显著增高(82.67% vs 95.28%); 与餐前相比,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在餐后均有不同程度变化。结果说明,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维持患者餐后血压及心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紧急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体外循环技术和管理。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518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27例紧急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体外循环方法。结果全组27例中22例顺利脱机,2例延长辅助时间后顺利脱机,3例停机困难置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后顺利停机,术后死亡2例。结论迅速建立体外循环,改良体外循环技术,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的应用等综合措施可以减少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保证体外循环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适用于多支病变,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临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护理质量。方弦:对4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进行心电图观察、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道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与观察等护理措施总结回顾。结果:本组4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掌握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90例冠心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0月15日直至2016年11月22日,并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组患者实施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带管时间(12.07±5.25)h、输血量(3.15±1.49)u、苏醒时间(2.01±0.01)h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方法,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6例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适用于多支病变,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张松华 《当代医学》2013,(23):72-7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9月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行常规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照组患者实行非体外循环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有57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心绞痛已完全消除,心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3例患者死亡。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施治疗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陈德峰 《医学综述》2014,20(20):3739-3741
对于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降低了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过程中仍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对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采取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搭桥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何降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率以及如何降低体外循环对危重冠心病患者的手术创伤,对心外科医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某些危重冠心病患者采取何种术式更为合理,要依据术前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对自己团队技术经验的评估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均采用OCTOPUSⅡ型负压心脏稳定器辅助控制局部心肌运动,阻断冠状动脉下进行血管吻合。结果:共行移植物与冠状动脉吻合192支(3.2支/例)。手术后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出现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25例患者未输入库血。结论:OPCAB有明显的优越性,若无同期矫治心内病理改变,大多数病人可应用OPCAB。术中应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冠状动脉吻合程序应先行前降支系统,狭窄最严重的血管宜先吻合。体外循环应提前准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初步临床结果和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80例该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中79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中转体外循环完成手术。除1例术后死亡外均顺利康复。结论对于选择的患者,该手术安全、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围术期经验.方法 对3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搭桥1~4支,平均搭桥(2.7±0.9)支.手术时间(151±27)min.结果 死亡9例,其余顺利出院.随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疗效的关键是提高围术期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左主干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47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7例,69例有心肌梗死史,其中55例为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手术。13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支病变1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55.6%,其中射血分数小于30%者7例。结果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33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2例。手术死亡3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异。结论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beating hear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BHCABG)对中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观察组)与20例体外循环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移植血管数、红细胞输注量、血浆冷沉淀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IABP置入率、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较少,住院总费用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缩短中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对于不适于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147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7例,69例有心肌梗死史,其中55例为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手术。13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支病变1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55.6%,其中射血分数小于30%者7例。结果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33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2例。手术死亡3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量异。结论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CABG)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10月36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i本组病例除1例死亡(病死率1.4%)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在无明显禁忌征的情况下,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心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2例术中行紧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7例预防性应用IABP.结果术后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平均搭桥3.5支,1例胸骨感染,2例2次开胸止血.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中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危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Jochen Cremef教授指出,德国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临床研究是纳入了2539例患者的GOPCABE(德国老年患者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对于75岁及以上的高危患者,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非体外循环CABG在死亡、卒中、心肌梗死以及肾衰竭等主要临床终点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体外循环CABG与非体外循环CABG的优劣争议,仍无定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6例的麻醉处理资料.结果 10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改变,仅2例患者术中出现顽固性心律失常而紧急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术后全部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带来的很多并发症,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此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流动大,对麻醉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