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 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 。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 。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 结论 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肩胛骨安全区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解剖学研究,评估各个肩胛骨同一区域的差异,获得一个能有效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安全区,为施行和改良关节镜手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100个保存完好的干肩胛骨,测量肩胛体、关节盂和肩胛上神经的走行路径,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肩胛体纵向最长距离(A)、肩胛体横向最长距离(B)、关节盂纵向最长距离(C)、关节盂横向最长距离(D)与肩胛切迹到盂上结节的距离(E)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0.786、0.792、0.687;与冈下窝的后盂缘中线到肩胛冈嵴内侧缘的距离(F)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368、0.381、0.403、0.396。根据统计学分析,国人的安全区即盂上结节到肩胛切迹的安全距离是2.2cm,冈下窝的后盂缘中线到肩胛冈嵴内侧缘的安全距离是1.3cm。结论对肩胛骨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以便获得安全区以利于手术的进行,避免肩胛上神经的损伤;同时,线性方程预测也应该被应用于获取患者的肩胛上神经的相关解剖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原因。方法:观察人肩胛切迹的形态,肩胛上神经和肌肉的关系,同时测量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下孔处的转折角、肩胛上、下孔的横径、肩胛上、下横韧带的长度。结果:肩胛切迹U型58.82%,弧形17.65%,V型19.12%,半封闭型2.94%,全封闭型1.47%;肩胛上神经经过肩胛上孔进入冈上窝,之后经冈盂切迹进入冈下窝,此处有1个51.18°±6.93°的转折角,即肩胛上神经转折角;肩胛上孔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肩胛上孔横径(7.81±3.29)mm,韧带长(12.23±4.89)mm;肩胛下孔是由冈盂切迹和外侧的肩胛下横韧带(冈盂韧带)围成,其横径(8.79±3.96)mm,韧带长(21.26±5.45)mm。同时肩胛上神经主干主要在肌肉和肩胛骨面之间。结论:肩胛上神经自身走行的路径是其损伤的基础,肩关节反复活动对神经的牵拉是损伤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肩胛上神经阻滞穿刺点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102例成人尸体肩胛区,在肩胛冈中部上方切除一长宽约8 cm的区域,显露和观察肩胛上神经、血管及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测量肩胛上神经与肩峰内侧的距离和肩胛冈上方的距离及其深度;在肩胛骨上角与肩峰的连线上,测量肩胛上神经与肩峰内侧的距离。结果肩胛上神经距离肩峰内侧(6.29±0.71)cm、上方(1.93±0.59)cm、肩胛上神经在此点距皮肤的深度为(3.63±0.55)cm。在肩胛骨上角与肩峰连线上,肩胛上神经距离肩峰内侧(6.37±0.87)cm。结论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位于肩峰内侧6.29 cm、正上方1.93 cm、此点深度3.63 cm,或在肩胛骨上角与肩峰连线上,肩胛上神经距离肩峰内侧6.37 cm。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肩胛冈及肩峰角的定位和肩部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切迹、肩胛冈以及肩峰角的形状、走形及定位方法等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肩胛切迹宽度为(10.52±4.27)mm,深度为(6.12±2.24)mm;肩胛切迹到肩胛冈的垂线交点到肩峰角的距离为(43.12±4.82)mm,从交点至肩胛切迹的深度为(31.42±4.01)mm;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长度为(118.28±4.37)mm,基底长度为(81.12±4.56)mm,冈中隆凸宽度为(11.38±2.64)mm,冈中隆凸高度为(18.72±2.67)mm;肩峰角分为三型,肩峰角(119.9±8.53)°,其中C型占68.00%,肩峰角(124.6±6.49)°;L型占22.50%,肩峰角(104.8±5.54)°;双角型占9.50%。结论 (1)肩胛冈上缘及肩峰角走形恒定,部位表浅可作为肩部疾病的诊治定位标志。(2)从肩峰角沿肩胛冈上缘水平向内约4cm,再向前约3cm即为肩胛切迹。(3)不同类型肩峰角在定位时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7.
8.
肩胛上血管神经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6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肩胛上血管神经与肩胛上横韧带的关系,有4种类型:(1)神经在韧带的下方,血管在韧带的上方(65.0%);(2)血管、神经均在韧带下方(23.3%);(3)神经和静脉在韧带下方,动脉在韧带上方(10.0%);(4)血管和神经均在韧带上方(1.7%)。在尸体标本上摹拟了肩胛上血管神经与肩胛上横韧带和动态关系。提出肩胛上血管受压导致供血不足也可能是某些肩痛的原因之一。建议切除切除  相似文献   

9.
10.
肩胛骨关节盂的位置数据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肩胛骨上较为明显的3个点获得关节盂的位置数据,从而分析出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的力传递关系,为肩部运动障碍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干燥的标本68例,经过测量,计算出肩胛骨上3个可触及的点所决定的平面与关节盂中心和前两个点所决定的平面所形成的角(临界角θ),这个临界角θ可以让我们从肩胛骨上3个明显的点获得关节盂的位置数据。 结果 经过测量,计算得到θ值的范围为(31.36±4.65)°。结论 可利用已知的θ和肩胛骨上3个较为明显的点来计算跨肩关节的力,从而为肩部运动障碍的患者优化加强锻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三边孔的形态,为临床制作旋肩胛血管蒂肩胛骨骨皮瓣、肌瓣和肌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32侧成尸肩胛区三边孔的形态及经过三边孔的旋肩胛动、静脉的外径及其位置毗邻关系。结果:三边孔外侧壁长(15.51±1.8)mm,上壁长(25.1±5.4)mm,,下壁长(25.7±4.5)mm。旋肩胛动脉宽径(2.6±0.7)mm;旋肩胛静脉上支宽径(2.6±0.7)mm,下支宽径(2.4±0.7)mm。肩胛下神经宽径(2.1±0.6)mm。旋肩胛动、静脉在入三边孔前与肩胛下神经伴行。结论:旋肩胛动脉在三边孔内的投影点,对手术寻找该血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腋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臂部后方腋神经与肱骨相关结构的关系 ,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和肩关节脱位寻找安全入路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 6 3例成人 (男 38例、女 2 5例 )防腐上肢标本 ,确认腋神经在肱骨后方的走行 ,分别测量各相应距离 ,并计算其与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结果 :(1)肱骨最大长 :男左 312 .5 1mm、男右 315 .5 7mm、女左 2 85 .2 0mm、女右 2 88.4 0mm ;(2 )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的平均距离 :男左 5 9.0 3mm、男右 6 1.6 5mm、女左5 0 .4 6mm、女右 5 4 .6 2mm ;(3)肱骨最近端至腋神经的平均距离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 :男左 18.89%、男右 19.5 4 %、女左 17.6 9%、女右 18.94 % ,均小于 2 0 % ;(4 )腋神经至肱骨肌管入口的平均距离占肱骨最大长的百分比 :男左 2 0 .13%、男右 18.16 %、女左 2 0 .78%、女右 19.30 % ,平均 19.5 4 % ,小于 2 0 %。结论 :肱骨的上 1 5区为相对危险区 ,而中上 1 5区 (CD段 )无大血管和神经走行 ,属相对安全区。  相似文献   

13.
肩胛上神经嵌压症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62例成人上肢标本上测量了肩胛上神经,肩胛切迹,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等结构,观察了肩胛上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并根据摹拟观察,分析了引起肩胛上神经嵌压的原因,认为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和肩胛上神经转折角处受嵌压性损伤的可能性最大,并提出了预防和手术治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观测了肩胛上神经肩关节支的数目、起始、走行和分布,其中肩关节支数为2~4支;在上关节支中有66.6±8.6%穿过肩胛上孔,下关节支中有93.3±4.6%穿过肩胛下孔.根据结果探讨了引起肩周炎疼痛的原因与肩关节支受压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过不同水平的尺神经压迫 ,如 :正中肌间隔、臂后区及肘管的软组织和骨异常。在一些罕见的病例中 ,在尺侧腕屈肌与髁上肌间存在 1 0cm长管道的压迫 ,远端到Osborne韧带。仅有少数文献提及这种压迫是普通手术治疗后症状复发的因素之一。但是 ,我们的临床经验却表明肘管远端病理改变是神经压迫的唯一原因。为寻找在尺神经远段压迫的原因对该区域的结构进行了特殊的解剖。在 1 3具尸体的 2 4侧防腐上肢肘部进行了解剖和结构分类。此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从内上髁下1 0厘米范围内找出解剖的纤维结构。解剖结构分为 5型 :在尺侧腕屈肌与髁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寰椎因素致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病机制及手术切开横突孔减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5 0例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上 ,对具有临床意义的数据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 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左侧为(6 7 87± 5 39)°,右侧为 (6 9 84± 4 5 5 )° ;椎动脉沟绕寰椎侧块成角 :左侧为 (6 2 4 6± 4 6 6 )°,右侧为 (6 3 6 1± 2 31)°。寰椎横突孔前壁厚度 :左侧为 (2 96± 0 5 4 )mm ,右侧为 (3 2 1± 0 4 0 )mm。横突孔后壁厚度 :左侧为 (2 2 8± 0 5 7)mm ,右侧为 (2 0 2± 0 2 6 )mm。以上数据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椎动脉行经在寰椎横突孔与椎动脉沟内时 ,在骨性结构上有明显的两个成角 ,即横突孔与椎动脉沟的成角和椎动脉沟绕过侧块的成角 ,椎动脉的这两个成角增加了血液循环的阻力 ,同时在头颈部旋转运动时 ,椎动脉与骨性成角间更加贴近 ,这两个成角与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有关。寰椎横突孔后壁较前壁薄 ,此数据可作炒寰椎横突孔后壁切开减压时手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纳入200例健康志愿者,在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中点、后缘高度,椎间隙横径,椎间隙矢状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椎间盘角。分别计算各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结果 纳入男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志愿者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 结论 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可获得设计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国人数据。  相似文献   

20.
肩袖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原因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原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44侧经常规防腐处理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肩袖和肩胛上神经,观测肩胛上神经及其分支的数目、直径、起始、走行、分布以及与肩袖的解剖关系。结果:肩胛上神经行程迂曲,有起点、入肌点两个固定点,另有肩胛上孔、肩胛下孔两个约束点,在冈盂切迹处形成大约50°左右的转折角,发出冈上肌支44支、冈下肌支44支、上关节支42支、下关节支53支、感觉支37支,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等处。肩胛上神经分别在肩胛上、下孔处贴近肩胛上韧带、肩胛下韧带,活动余地较小,肩部外展活动时神经张力增大,肩袖和肩胛上神经干之间有筋膜相隔。结论:肩胛上神经内在的解剖因素是肩袖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的基础,肩袖的牵拉是其受伤的直接原因,肩袖损伤时可合并肩胛上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