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65例突聋患者分为耳后注射组(32例)和鼓室给药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经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0.5 mg,1次/3 d,疗程14 d。结果耳后注射组和鼓室给药组听力改善分别为(13.2±8.6)dB 和(14.6±11.1)d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突聋患者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不良反应低,可作为鼓室给药有禁忌时的备选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疗效. 方法: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患侧耳后骨膜下注射,隔日1次,共注射4次,总剂量20mg;对照组鼓膜穿刺注药,隔日 1 次,共 4 次,总剂量 10mg. 疗效评估:以 500、1000、2000、4000HZ气导纯音听阈的平均值(PTA)下降>10dB 为有效. 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PTA 平均值差别很小,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检验效率(1-β)为0.9656(uβ=1.8217,β=0.0344),治疗后检验效率(1-β)为0.9738(uβ=1.93689,β=0.0262). 结论:突聋伴糖尿病患者耳后骨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可取得与鼓膜穿刺注药同等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强龙全身应用及全身加耳后注射局部应用对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影响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至2013年的全身使用激素及2015年至2016年全身加局部耳后使用激素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疗效。结果:全身激素组纳入患者56例,治愈率7.4%,有效率69.6%。全身加局部耳后激素组纳入患者78例,治愈率14.1%,有效率85.9%。两组间的有效率经χ2检验,听阈提高幅度绝对值经t检验,分别χ2=4.96,t=6.0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加局部耳后激素的应用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率和听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对突聋患者进行耳后注射治疗甲强龙+利多卡因联合巴曲酶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突聋患者中选择 42 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抽签的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患者分别 21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甲强龙+利多卡因耳后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巴曲酶进行治疗, 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且 P< 0.05。 结论 将甲强龙+利多卡因联合巴曲酶治疗措施应用于临床治疗突聋患者,其就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突聋122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9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突聋病因可能是病毒性正理为或听神经炎,患者年龄,治疗方法在疗效上无差别,有眩晕症状、原有一耳突聋未恢复,重度聋、全聋、脑干电位反应测听无反应者预后差,中度聋平坦型听力曲线者预后及疗效较好,脑干电位反应测听值可作为预测患者听力恢复或突聋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58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对照组使用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高压氧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耳后注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听力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耳后注射曲安奈德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制剂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用2.5%醋酸氢化泼尼松混悬液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充分混合液,从不同角度多点注入皮损中,可反复多次直至皮损萎缩消退。结果:68例患者217个皮损经1—8次(平均3.1次)治疗,痊愈:138个(63.59%);显效:56个(25.80%);无效:23个(10.59)。结论:皮质类固醇制剂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有效率89.40%,无副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聋患者36例,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法注入地塞米松2.5 mg·次-1,隔日1次,连续应用5∽7次。比较鼓室注射前后0.5∽4 k Hz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差异,下降10 db以上为有效。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鼓室内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全组病例气导平均听阈分别为(62.36±19.09)d BHL;和(52.94±17.29)d BHL,治疗前后平均听阈差异明显(P〈0.01);其中9例有效,总有效率为25%。无鼓膜穿孔及眩晕、听力下降的病例。结论:耳内镜下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难治性突聋安全有效,可以作为经全身系统治疗无效突聋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一般治疗无效者,应尽早采用本疗法。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即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至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内耳血流障碍和病毒感染是本病的主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耳血流障碍和病毒感染均可造成内耳组织血流循环的障碍,血栓形成,管腔狭窄,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内耳组织缺血缺氧,致使内耳受损,听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院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急、慢性腰腿疼痛性疾病共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互~般资料本组30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31例;急性腰扭伤35例;腰腿风湿性肌炎48例;慢性腰肌劳损47例;腰椎管狭窄28例;梨状肌综合征和腰5推滑脱各1例;其它腰腿痛9例。年龄18~60岁。1.2冶疗硬膜外腔注射常用的有醋酸强的松龙、他塞米松、2%利多卡因,维生素BI、BZ等。处方l:醋酸强的松龙75~125mg,地塞米松10rug,2/利多卡因35ml;处方2:醋酸强的松龙75~125mg,地塞米松10mg,O.25%布比卡因sml,维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类固醇等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照组采用银杏达莫、辅酶A、肌苷、维生素B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46.66%)。结论: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耳聋临床上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采用地塞米松耳周穴位辨证施治注射治疗难治性特发性突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特发性突聋患者分成两组,在高压氧、腺苷钴胺和银杏达莫注射液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耳周穴位辨证施治注射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临床症状指标、不同频率听力阈值指标、不同听力曲线指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耳鸣障碍评估量表(THI)、眩晕评估量表(DARS)评分以及0.25kHz、1kHz和4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不同听力曲线指标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耳周穴位辨证施治注射治疗的中医适宜技术,能有效改善难治性特发性突聋患者的听觉感受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听力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后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32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所有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耳后注射进行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门诊地塞米松耳后注射治疗后痊愈,2例显效,2例无效。结论经耳后注射地塞米松辅助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疗效分析Therapeuticeffectsofhyperbaricoxygenationcombinedwithdrugsonldiopathicsuddendeafness王湘渝,王强,张香菊(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2007年1月-2012年1月5年来我科与高压氧科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02例,取得良好疗效,探讨积极的医疗方法及时实施有效治疗,以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听力,降低该群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资料与方法根据临床资料突发性耳聋患者102例(108耳)治疗观察.诊断符合突聋的诊断标准,男65例(67耳),女37例(41耳);年龄19~63岁,平均42岁,病程3小时~180天;左58耳,右50耳.结果 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并配合药物治疗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论 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医疗对策,可促使突发性耳聋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突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药物对突发性聋(突聋)的治疗疗效。方法 对160例(165耳)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力源溶栓酶(A组),疏血通(B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C组),凯时(D组)治疗,互为对照。结果 各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效率+痊愈率,A组与B、C、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液流变学检查87例为高血粘滞症(54.4%87/160例),对血纤维蛋白原值〉400mg/dI患者79例疗效观察显示A组有效率为84.2%(16/19),明显优于B、C、D组。结论 对早期突发性聋采用不同抗凝药物治疗对听力改善程度是有差别的。力源溶栓酶对治疗突聋伴高血滞症患者疗效显著,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比较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257例,按类型不同分成双耳突聋组(n=31)与单耳突聋组(n=226),均给予扩张脑血管、能量合剂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耳突聋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双耳突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平均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单耳突聋组的平均听阈值好于双耳突聋组患者;听力增益单耳突聋组显著优于双耳突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耳突聋患者的听力损伤情况比单耳突聋患者更加严重,单耳突聋患者通过静脉滴注扩张脑血管、能量合剂与地塞米松后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听力增益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