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后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比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前(2018年1月-5月)与参与管理后(2018年6-12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指标以及不合理医嘱的变化情况。结果:参与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增长率较参与管理前下降了45.7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增长率下降了13.39%,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的微生物送检率的增长率分别增加了23.72 %和9.95%。参与管理前后的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率明显减少,其中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疗程不合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法用量不合理、给药时机不合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科室抗菌药物管理有助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指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作为干预前,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作为干预后,并选择干预前后本院5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本院实施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下降、预防性用药例数增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缩短,同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1.40%,明显低于干预前4.40%的不合理使用率(P0.05)。结论针对住院患者,临床医师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通过合理用药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DDDs)排名,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等。结果:与2012年相比,2013年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DDDs下降了14.73%;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控制目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2012年的55.02%下降至25.85%,用药指征、用药种类、给药时机及给药时间的合理性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近两年临床各科室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还未达到专项整治的目标要求,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仍然存在,有待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促进临庆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门诊2451人处方分析。结果全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57.11%,其中儿科系列使用率70.20%,妇产科系列使用率41.50%。预防用药占6.14%,治疗用药占93.86%;一线用药占77.21%,二线用药占22.07%,无三线用药和一线+二线用药;一联用药占97.29%,二联用药占2.64%,无三联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次为指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疗程不合理。结论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次为指证不明确、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指导与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在治疗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留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52例,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用药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87.3%,其中头孢类药物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给药频次错误、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病原学送检率低等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动态监测实践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门诊处方随机抽查,掌握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动态,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每月底抽查门诊处方,按照设计的表格逐一登记,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析点评。结果:2008年1~4月共抽查门诊处方5000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255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51.08%,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29.6%。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用法不正确、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通过抗菌药物应用动态监测,每月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有所下降,但还需不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刘日升  任少琳 《海南医学》2011,22(21):115-116
目的了解我院非手术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0年非手术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病历,就其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检测、联合用药、抗菌药种类、合理性评价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51.7%,病原学检测率为44.4%,联合用药使用率为48.4%,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为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用药不合理病历有24例。结论我院非手术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以促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师在促进感染病科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6月的住院患者作为干预前的对照组,2018年7~12月为持续干预阶段,2019年1~6月的住院患者为干预后的观察组。比较两组住院患者在药师干预前后的抗菌药物金额占比和使用强度、药占比和保肝药物人均使用数量、基本药物金额占比。结果经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金额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药占比、保肝药物人均使用数量等指标均低于干预前,且基本药物金额占比也较干预前有所升高。结论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过程,能够促进临床医生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管理的模式.方法 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线、分级管理,对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全程提醒,各种数据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和分析.结果 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9%下降至4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9%下降至18%,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由85%下降至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5 DDD下降至39 DDD,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学送检率由25%提高至60%,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由60%下降至0,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由30%提高至90%,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下降至90%.结论 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本院干预前、后的全部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对其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经过药学部的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下降,预防给药时机在0.5~1 h内的例数明显增多,预防用药总时间<24 h的比例有所上升,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的7种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选择正确率明显增加。[结论]对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方面的宣教、整治措施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应用现象及原因,并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管理前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在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抗生素使用率,无指征联合用药率及Ⅲ联以上用药率,选药不当,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均低于管理前组;剖宫产产妇无指征联合用药及Ⅲ联以上用药率,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低于管理前组;两组围手术抗生素使用率均显上升,新生儿组抗生素使用及无指征用药率明显低于管理前组。结论:加强产科抗生素管理有助于产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及降低不合理用药率。  相似文献   

12.
2003-2009年102家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科学评估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统计描述和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003-2009年间某省102家医院24.02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03-2009年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70.07%,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给药途径以注射为主(92.16%),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平均使用2.66种抗菌药物.2003-2009年人均使用种类呈下降趋势.一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73.15%),而细菌培养率最低(3.84%).抗菌药物费用占使用了抗菌药物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的17.53%,占西药费用的41.17%,这两个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3-2009年抗菌药物使用率略有下降,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给药种类、联合用药、细菌培养情况都有不同程度好转,但仍存在过度或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6月门诊处方60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所选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1906张,使用率为31.76%,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482张,占25.28%.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率高的现象,需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联合抗菌药用药管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一联用药使用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患者(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三联用药使用率为0.00%,低于对照组患者(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时机不合理率为2.00%,给药方法不合理率为4.00%,剂量不合理率为4.00%,用药种类不合理率为2.00%,联合用药不合理率为2.00%,均低于对照组的(18.00%、20.00%、24.00%、14.00%、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应用抗菌药用药管理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我院临床用药的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31日的病历和处方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国家规定,滥用抗生素;临床医生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选药不合理;药物禁忌掌握不准确,配伍不正确;超剂量用药、长时间用药现象普遍等。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临床医生应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药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我院1333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09年4月15日至5月15日1个月内我院临床各科室1333例住院患者的医嘱信息及电子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52%:DDDs捧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到了6个品种,使用率最高:DDDs排序前三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依替米星、奥硝唑、头孢甲肟: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DUI≤1有7种,占7096,DUI>1有3种,占30%;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主要以单一用药为主,使用率为83.43%,联合用药主要集中在二联用药,使用率为63.2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总体使用率偏高,大多数品种药物利用指数(DUI)基本合理,联合用药情况基本合理,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处方信息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940张门诊处方中,人均每次药费为48.78元,平均用药2.25种,通用名使用率为99.70%,针剂使用率为13.24%,中西药联用处方占18.83%,口服、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33%,不合理用药处方占1.44%。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抗菌药、中成药、抗变态反应药等存在不合理使用,应加强监管,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儿科患者419例,对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合理性等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7%,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使用次数最多者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合理用药率达21.38%。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遵循安全、有效原则,但仍存在抗菌药物选用不当、药费过高、频繁换药等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戴剑霞 《求医问药》2014,(3X):78-80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设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分析8家基层医院1493例出院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计算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并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其使用抗菌药物的强度(AUD)。结果:这8家基层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在88%左右,AUD一般>80DDD,在优化调整给药方案后其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可降到60%左右,AUD可达到40DDD左右。结论:这8家基层院均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但只要对其院内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监管就能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和监管方式,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015年,门诊处方31828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634张;住院病历514本,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历245本,占病历总数47.66%,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联用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类别和抗菌药物适用人群进行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我院门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几率为1.99%,住院病历使用抗菌药物几率为47.66%。精神科医生使用抗菌药物大多单一用药,少数联用或交替使用,严格控制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一般体现在用药剂量不合理以及无适应症用药中,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类别包括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以及喹诺酮类,应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分别为头孢拉定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以及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结论: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比较合理,但是结合精神科患者的特点和精神科用药的特殊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依旧存在不合理现象,同时要加强对于抗菌药物的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