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血铅水平调查:单中心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儿童铅中毒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慢性低水平铅暴露会导致学习障碍及行为问题,如腹痛,失眠,多动,生长发育落后,听力损失,上肢无力。该研究旨在调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血铅水平,并与健康儿童作比较。方法:100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1~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含量。结果:神经系统疾病组儿童的平均血铅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113.2±47.5 μg/L vs 84.7±38.0 μg/L; P<0.01)。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4%和19%的儿童血铅超标(>100 μg/L)。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增高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建议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常规作血铅测定。[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73-87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某市幼儿园 4~ 6岁 2 11名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指端末梢血 2 0 μl,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血铅 ,以血铅水平 10 0 μg/L为界 ,分为高血铅组(≥ 10 0 μg/L)和低血铅组 (<10 0 μg/L)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及自拟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其结果运用t ,χ2 检验 ,简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铅组外向行为得分及行为异常率(13.2 8± 6 .2 6 ,18.2 6 % )显著高于低血铅组 (9.98± 5 .4 6 ,7.2 9% ) (t =4 .0 6 77,χ2 =5 .4 70 ,均P <0 .0 5 ) ,血铅值与外向行为中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显著正相关 (r =0 .316 4 ,0 .2 82 8,0 .1886 ,P <0 .0 5 ) ,血铅值≥ 15 0 μg/L时 ,行为异常率显著增加 (χ2 =13.6 95 ,P <0 .0 5 )。结论 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外向行为具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儿童铅中毒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慢性低水平铅暴露会导致学习障碍及行为问题,如腹痛,失眠,多动,生长发育落后,听力损失,上肢无力。该研究旨在调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的血铅水平,并与健康儿童作比较。方法100名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1~10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含量。结果神经系统疾病组儿童的平均血铅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113.2±47.5μg/Lvs84.7±38.0μg/L;P<0.01)。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4%和19%的儿童血铅超标(>100μg/L)。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增高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建议对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常规作血铅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对新生儿血清钙(Ca)、骨钙素(OC)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影响。方法于新生儿娩出断脐后采集脐静脉血5 ml分别检测血铅、血清钙、血清骨钙素及骨碱性磷酸酶,将新生儿以血铅值50μg/L、100μg/L为界分为低铅组(<50μg/L)、相对高铅组(50~99μg/L)和高铅组(≥100μg/L),研究脐血铅对新生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脐血铅水平与其血清骨钙素、血清钙水平呈负相关,与骨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高铅组与低铅组比较,血清骨钙素水平、血清钙几何均数水平显著降低;高铅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相对高铅组及低铅组。结论妊娠期低水平铅暴露可能干扰了新生儿骨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酶诱导剂早期干预对高危围产期新生儿(高危儿)胆红素水平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 应用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口服方法进行早期干预。 86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Ⅲ组,44例)和未干预组(Ⅱ组,42例),同时以37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Ⅰ组)。结果: ①生后96hⅡ组总胆红素[(249.0±75.2 ) μmol/L]显著高于Ⅲ组 [(181.0±54.1)μmol/L] (t =4.829,P<0.01) ,144h此差异更加显著[(308.0±93.1) μmol/Lvs (146.0±52.7) μmol/L] (t =9.985,P<0.01)。②Ⅱ,Ⅲ组BAEP异常率分别为69.1% ,18.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22.68,P<0.01)。结论: 肝酶诱导剂早期干预可明显降低高危儿胆红素水平和BAEP异常率  相似文献   

6.
末梢血纸片法检测血铅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符合我国国情的血铅检测方法。方法:选用S&S 903滤纸,首先测定滤纸的铅本底,随后检测血滴在滤纸上的扩散度,并进行纸片法血铅的重复性测定和重吸收试验。结果:①以铅标准溶液为标准测得的空白滤纸铅含量为(5.2±2.1) μg/L,经背景校正后空白滤纸铅含量为(1.3±0.4) μg/L。②血滴量在30~50 μl之间时,血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度和血铅浓度较恒定,血滴量少于20 μl则血铅结果偏低(P<0.01)。③在连续4周的测定中,纸片法所测血铅浓度与静脉血比较,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91,0.9708,0.9666,0.9553,P<0.01)。④纸片法的重吸收率为95.5%~123.7%。结论:初步建立了末梢血纸片法的血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持续吸入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时肾组织自由基的变化,以探讨高氧对肾脏的损伤。 方法 采用高氧致新生鼠肺损伤的模型,将足月新生鼠生后分别在90%±5%氧气(n=140)和正常空气(n=88) 中持续暴露,于1,3,7,14,21d各处死8只,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动态测定肺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 高氧暴露3d肺组织SOD的活性开始增高,7d时明显高 于对照组(214±19KNU/gvs186±19KNU/g,P<0.01),并逐渐增高持续至14d(220±15KNU/gvs197±21 KNU/g,P<0.05)和21d(251±15KNU/gvs195±8KNU/g,P<0.01);MDA含量于高氧暴露3d开始增高并高 于对照组(28.1±2.0μmol/gvs21.1±1.3μmol/g,P<0.05),7d最高(30.8±4.2μmol/gvs19.9±2.2μmol/g, P<0.01),14d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26.3±3.8μmol/gvs22.6±2.3μmol/g,P<0.05);NO水平则于7d 时有所增高并高于对照组(99±8μmol/gvs89±8μmol/g,P<0.05),14d(128±34μmol/gvs93±17μmol/g,P <0.05)和21d(171±34μmol/gvs106±25μmol/g,P<0.01)仍高于对照组。而高氧组肾组织SOD活性的改变 与对照比较无差异,MDA和NO含量改变较肺晚,于吸高氧14d时高于对照(分别为24.1±5.0μmol/gvs16.0± 1.9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12个地区城镇学龄前儿童2 044名,男1 108名,女936名,年龄2~6岁,平均4.4±1.1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血铅水平, 并采用《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分析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湖南省学龄前儿童平均血铅值为81.9±34.5 μg/L。血铅水平≥100 μg/L者482例,占23.58%。其中血铅水平100~199 μg/L(高铅血症)472例,占23.09%,血铅水平≥200 μg/L(铅中毒)10例,占0.49%。不同年龄组间血铅异常(血铅水平≥100 μg/L)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的血铅异常率为28.99%,高于女童的 21.98% (P<0.01)。不同地区儿童血铅异常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1)。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449, P<0.01)、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OR=1.314, P<0.01)及母亲常用染发剂(OR=1.678,P<0.05)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湖南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较高。该省城镇学龄前儿童血铅异常率与儿童所在地区和年龄有关。男性、父亲从事铅暴露职业及母亲常用染发剂为儿童血铅异常的危险因素。[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8):645-649]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持续性注意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2 0 0 3年 7月至 2 0 0 4年 1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 6~ 15岁儿童 92名为研究对象 ,耳垂采血 10 0 μL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血中铅水平 ,分高血铅组 (≥ 0 4 83μmol/L)和低血铅组 (<0 4 83μmol/L)。采用视听整合持续操作评估系统 (IVA CPT)测定儿童的听觉及视觉持续注意力水平。结果 高血铅组的持续操作测验的各商数分值明显低于低血铅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血铅与综合注意力商数和视觉注意力商数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r =- 0 2 5 7,- 0 2 31,P <0 0 5 )。结论 低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的视、听觉持续注意能力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8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新生儿溶血病75例,感染52例,颅内出血32例,晚发母乳黄疸30例)及142例对照组患儿同步测定动脉化毛细血管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血清总胆红素(STB);溶血组予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测定COHb及STB,应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溶血组COHb及STB分别为(3.64±0.83)%,330.84±77.1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8±0.35)%和130.18±32.86μmol/L(P<0.01);颅内出血组COHb及STB分别为(2.48±0.53)%,184.15±29.35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24±0.32)%及112.11±17.45μmol/L(P<0.05);感染及母乳黄疸组STB分别为286.71±45.66μmol/L,299.15±44.14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6.23±31.26μmol/L及57.33±7.83μmol/L(P<0.01),而COHb为(2.36±0.50)%及(1.84±0.49)%与对照组(2.20±0.39)%及(1.67±0.4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溶血性高间胆组STB低于非溶血性高间胆组(P<0.01),而COHb显著高于后者(P<0.01)。溶血组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COHb分别为(3.64±0.83)%及(2.68±0.51)%,STB分别为330.84±77.15μmol/L及230.18±42.96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Hb测定可作为胆红素产量的指标,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病因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促酰化蛋白水平与儿童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儿童肥胖不仅是体内脂肪过度积蓄,它常延伸至成人,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增高。促酰化蛋白(ASP)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据此该文测定儿童ASP及血脂水平,并分析与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将该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分为肥胖组(n=30);正常体检儿童分为对照组(n=30),分别测定ASP及血脂水平。ASP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SP水平,试剂盒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中心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心血管研究室提供,血脂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 结果:肥胖组血浆ASP、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依次为 73.87 ± 24.04 g/L , 5.71 ±0.61 mmol/L, 1.77±0.30 mmol/L,0.98±0.20 mmol/L;对照组为 39.47±13.68 g/L,4.29±0.49 mmol/L,1.02±0.25 mmol/L,0.85±0.11 mmol/L。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ASP与体重指数(BMI)、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3,0.48,0.68,分别P<0.05,P<0.05,P<0.01);肥胖组中有肥胖家族史患儿血浆ASP水平比无家族史患儿增高更明显 103.4±10.57 g/L vs71.15±24.9 g/L,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血浆ASP水平可作为脂质代谢检测的一种新指标,对判断儿童肥胖发展趋势和肥胖儿童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度作出初步估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15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对照组)及25例足月HIE新生儿(HIE组)在生后24h内、3d和7~10d血清NSE和TNF水平。结果:HIE组在生后24h内、3d和7~ 10d的血清NSE浓度分别为(13.93± 2.71) μg/L ,(12.46±2.36 )μg/L和(8.41± 1.44 )μg/L ,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8.04±1.53)μg/L,(7.92±1.73) μg/L和 (7.56±1.02 )μg/L ;HIE组血清TNF浓度分别为(0 .401±0.183)μg/L ,(0.339±0.126)μg/L和(0.183±0.076) μg/L ,对照组TNF浓度分别为(0 .170± 0.085) μg/L ,(0 .179± 0 .116 ) μg/L和 (0 .16 5± 0 .0 5 2 ) μg/L。HIE组在生后 3d内血清NSE水平和TN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7~ 10d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NSE和TNF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正确认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状态,该研究检测了MPP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旨在探讨MPP患儿免疫功能的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CM)检测了3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并与28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MP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分别为57.30±6.21个/μL,32.70±6.52个/μL,24.9±2.41个/μL,1.31±0.33,恢复期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分别为58.20±6.10个/μL,34.92±5.93个/μL,25.87±4.72个/μL,1.39±0.42,CD4,CD4/CD8较对照组低,P<0.05。MPP患儿外周血急性期IgG,IgA,IgM分别为9.93±2.67g/L,1.63±0.69g/L,1.73±0.83g/L,恢复期分别为11.45±2.97g/L,1.94±0.84g/L,2.17±1.23g/L,IgG,IgM较对照组高,P<0.01。IgA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时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该研究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窒息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相关性,探讨NSE对早期了解窒息患儿听神经损害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选择该院窒息足月新生儿52例作为研究组,根据Apgar评分以及是否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为单纯轻度窒息组23例、单纯重度窒息组15例和窒息合并HIE组14例。采用双盲试验在生后7 d同一时间检测BAEP和NSE,初次BAEP检测异常者在生后3个月同一时间进行第2次BAEP和NSE检测。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窒息患儿两次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为50.0%,21.2%。BAEP两次检出异常率,重度窒息组(63.3%,26.3%)与轻度窒息组(36.9%,5.9%)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IE组(57.1%,31.3%)与重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各研究组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为26.70±2.34 μg/L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的17.18±3.16 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IE组为27.00±2.01 μg/L,与重度窒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AEP异常组NSE水平为25.69±4.12 μg/L高于BAEP正常组的17.15±3.09 μg/L(P<0.01),NSE水平随着V波反应阈值的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血清NSE水平与BAEP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估窒息患儿听神经损害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检出率较低,尤其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时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已证实血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有重要价值,但在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方面与CRP、血沉比较孰优孰劣未见报道,另外诊断化脓性脑膜炎时PCT临界值的确定也未见报道。该文通过血PCT测定并与CRP、血沉比较探讨其对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了41例急性脑膜炎患儿血PCT(其中化脓性脑膜炎18例,病毒性脑膜炎23例),同时测定血CRP、血沉。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PCT,CRP及血沉分别为51.73±30.75μg/L,182.36±54.5mg/L和50.44±8.95mm/h;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0.84±0.99μg/L,8.90±10.66mg/L和16.75±13.23mm/h(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PCT为0.984(95%可信区间0.953~1.013),而CRP为0.983(95%可信区间0.954~1.012),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2例病毒性脑膜炎PCT值高于0.5μg/L,而化脓性脑膜炎病人均高于此值。结论:血PCT同CRP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优于血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肾病综合征(NS)患儿尿中丢失白蛋白的同时也伴有转铁蛋白的丢失,测定血清铁及转铁蛋白等铁代谢相关指标以及尿转铁蛋白,了解其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NS患儿37例,测定其治疗前和恢复期铁代谢相关指标(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以及外周血红细胞参数)及尿转铁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在NS治疗前血清铁为18.8±3.8μmol/L,分别与恢复期的21.0±3.5μmol/L,及对照组的22.2±3.8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铁蛋白为1.9±0.3g/L,分别与恢复期的2.9±0.6g/L和对照组的3.1±0.5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铁结合力为56.4±9.2μmol/L,分别与恢复期的51.9±7.7μmol/L和对照组的50.7±6.8μmol/L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为(55.7±9.2)%,与NS恢复期及对照组的(47.4±13.3)%,(46.4±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呈正相关(r=0.609,P<0.01)。③血清转铁蛋白浓度与尿转铁蛋白呈负相关(r=-0.550,P<0.01)。结论:NS患儿血清铁及转铁蛋白明显降低,可能与转铁蛋白从尿中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人体内重要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参与机体众多的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但其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重症肺炎的关系,则未见系统的研究。该研究探讨血清sICAM-1在重症肺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重症肺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重症肺炎患儿和56例普通肺炎患儿不同病程中的血清sICAM-1水平,以及52例健康对照组小儿血清sICAM-1水平。结果:重症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为402.36±31.24 μg/L,明显高于其恢复期水平的198.56±12.63 μg/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普通肺炎急性期的278.86±36.24 μg/L及健康对照组 180.74±21.46 μg/L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重症肺炎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与普通肺炎恢复期的193.42±23.65 μg/L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 >0.05);重症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性肺炎急性期血清sICAM-1分别为412.15±18.36 μg/L、386.25±31.62 μg/L、398.41±16.83 μg/L、389.76±24.88 μg/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症肺炎经治疗后痊愈病例及好转病例急性期血清sICAM-1分别为396.18±22.31 μg/L,392.79±37.43 μg/L,差异也无显著性(P >0.05)。结论:sICAM-1可能参与了重症肺炎的炎症过程,其水平变化可以作为重症肺炎的诊断及病情轻重的判断指标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37-539]  相似文献   

18.
儿茶素对肾病综合征TGF-β1表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儿茶素对肾病综合征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肾病组、激素组、儿茶素治疗组共4组。实验末应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BUN、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分别应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肾固有细胞中TGF-β1与TGF-β1mRNA的表达,并应用半定量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病理改变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儿茶素治疗组大鼠血清中总TGF-β1 [(59.40±8.12) μg/L]、活性TGF-β1 [(47.56±9.88) μg/L],肾组织中TGF-β1 [(45.1±2.0)%]、TGF-β1 mRNA 表达水平[(51.6±3.19)%]均明显低于肾病组[分别为(127.78±16.11) μg/L,(93.79±12.45) μg/L,(56.9±3.5)%,(60.4±4.8)%](P<0.01);与肾病组相比,儿茶素治疗组血清Alb明显增高,TG含量明显下降[(11.28±4.18) g/L vs (1.46±0.71) g/L;(2.89±0.64) mmol/L vs (6.02±0.90) mmol/L;P<0.01];与肾病组相比,儿茶素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P<0.05)。结论:儿茶素可通过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降低肾脏局部及血清中活性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减轻肾脏损伤,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脏病理慢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表皮生长因子与胎儿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早产儿窒息及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10例足月新生儿和35例早产儿生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35~37周和28~34周早产儿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含量0.617±0.22μg/L,0.540±0.31μg/L明显低于足月新生儿0.723±0.18μg/L,差异有显著性(P<0.01);窒息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更为明显0.446±0.24μg/Lvs0.723±0.18μg/L;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与足月儿比较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浓度没有明显降低0.771±0.44μg/Lvs0.723±0.18μg/L,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胎龄有关;窒息可使表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栓素B2 (TXB2 )、循环内皮细胞(CEC)在小儿哮喘及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检测36例小儿哮喘、40例MP肺炎患儿及15例健康体检儿血NO,LPO,TXB2及CEC水平。结果: 小儿哮喘及MP肺炎急性期血NO,LPO,TXB2,CEC4项指标分别为:哮喘组(162 .27±36.12) μmol/L ,(8.62± 0.87)nmol/ml,(22 9.11± 64.75) pg/ml,(6.13± 1.15)n/0.9μl;MP肺炎组(95.52±33.84)μmol/L ,(5.76± 0 .53)nmol/ml,(388.72±80 .09) pg/ml,(6.36±1.02)n/0 .9μl,分别与对照组 [(68.57±13.80 ) μmol/L ,(4.62± 1.80 )nmol/ml,(105.76±20.10)pg/ml,(4.40±1.04)n/0 .9μl]相比,均增高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哮喘组血中NO ,LPO较MP肺炎组增高显著(P<0.01);MP肺炎组TXB2 较哮喘组增高明显 (P<0.01)。恢复期两种疾病所有指标均降低,TXB2,LPO已降至正常范围,而NO ,CEC在两周后[哮喘组(82.64±20.56)μmol/L,(5.41±1.29)n/0.9μl,MP肺炎组 (86.12±21.34)μmol/L,(5.57±1.12 )n/0 .9μ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