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胸主动脉损伤的影响,探讨其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维生素D3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S模型组、阳性药组及urantide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和Ca2+的水平;胸主动脉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形态学变化。RT-PCR方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中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S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a2+、TG、TC、HDL及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urantide组大鼠在给药后,血清中上述各项指标均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达到或接近阳性药组大鼠的水平,与AS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比较,AS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出现典型AS病变;与AS模型组比较,urantide组大鼠AS病理改变逐渐减轻。与正常组比较,AS模型组大鼠UⅡ及GPR14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P<0.01);与AS模型组比较,urantide组大鼠随给药时间的增加,UⅡ及GPR1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 urantide对AS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urantide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干预下,UⅡ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贴块法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UⅡ组(M组)、阳性药对照组(Flu组)及urantide干预组(浓度分别为1×10-10、1×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及其受体拮抗剂Urantide (UR)对培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以组织贴块法培养的大鼠PASMCs为研究对象,采用BrdU掺入实验观察不同浓度UⅡ(1×10-10~1×10-7 mol/L)及Urantide对PASMCs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PCR法,分别在蛋白和基因水平检测不同浓度UⅡ及Urantide对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UⅡ(1×10-9~1×10-7mol/L)浓度依赖性地促进PASMCs增殖(P<0.05,P<0.001,P<0.001),增加PASMCs中Ⅰ、Ⅲ型胶原基因及蛋白表达(P<0.01,P<0.001),而1×10-10 mol/L UⅡ对PASMCs增殖及Ⅰ、Ⅲ胶原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可拮抗UⅡ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 UⅡ通过与大鼠PASMCs的UⅡ受体UT结合而发生一系列诱导作用,最终引起PASMCs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合成增加,Urantide通过竞争性结合UT而阻断UⅡ与UT的结合,使UⅡ无法发挥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血管银染铺片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技术,对大鼠胸主动脉中膜肌层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胸主动脉中膜两弹力膜间,平滑肌一般我成三层,肌层间呈相互交错的网络状结构,环形、螺旋形走向的肌纤维共存,由近内膜部向近外膜部,各层平滑肌细胞的交角逐渐减小。这一构筑有助于增强动脉壁的应力张力,以适应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其防治AS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VitD3)联合高脂特制饲料饲养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同时设对照组。建模成功的150只A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Urantide 3 d组、Urantide 7 d组和Urantide 14 d组,每组30只。辛伐他汀组大鼠灌胃给予辛伐他汀,连续14 d;Urantide 3、7和14 d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Urantide,分别连续3、7和14 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学指标,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泡沫细胞形成,中膜弹性纤维断裂以及钙化形成;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Urantide组大鼠胸主动脉病理改变明显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阳性颗粒微量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时间Urantide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降低(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不同时间Urantide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不同时间Urantide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J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Urantide可改善AS大鼠胸主动脉的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olⅣ)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含量和ColⅣ在组织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肠癌(n=60)和健康人(n=20)血清中HA、ColⅣ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正常大肠粘膜(n=10)和大肠癌(n=60)及癌旁组织内(n=60)ColⅣ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HA[(202.60±159.78)ng/ml]、ColⅣ[(124.64±42.12)μg/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HA[(61.20±14.20)ng/ml]和ColⅣ[(59.9±14.60)μg/L](P<0.01)。DukesC、D期血清HA含量明显高于A、B期(P<0.01);DukesC、D期血清ColⅣ含量高于A、B期,但差异不显著(P>O.05)。血清HA、ColⅣ含量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血清HA、ColⅣ含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大肠癌患者血清HA、ColⅣ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阳性检出率。血清HA、ColⅣ含量有淋巴结转移组术前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淋巴结转移组术后HA、ColⅣ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组织ColⅣ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大肠癌Dukes分期呈负相关,有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ColⅣ的表达明显减少。随着组织中ColⅣ表达减少,血清中ColⅣ的含量呈逐步升高趋势,两者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HA、ColⅣ含量及大肠癌组织内ColⅣ的表达对于估计大肠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在乳腺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50例乳腺癌及23例淋巴结转移灶的层粘蛋白、Ⅳ型胶原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失去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连续线状表达,表现为间线线状、条索状、碎片状或缺如。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及瘤栓之间未见相关性。在淋巴结转移灶中,除脉管对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呈阳性表达外,也见个别转移癌细胞胞浆对层粘蛋白呈阳性反应,部分转移灶癌细胞间存在着碎片状层粘蛋白表达,癌细胞巢周围没有连续的或间短的线性状表达。结论随着腺癌进展,细胞外基质表达逐渐下调,并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病理核分裂密切相关,表明分化越差,病理核分裂像赵多,转移能力越强的肿瘤破坏基底膜的能力越强。癌细胞具有产生基底膜橛物质的能力,可能与肿瘤细胞的浸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及Ⅳ型胶原的mRNA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T2 )及Ⅳ型胶原mRNA表达。同时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率 (t=9.32 ,P <0 .0 1)、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t=2 .2 7,P <0 .0 5 )及Ⅳ型胶原mRNA表达 (t =3.71,P <0 .0 1)均较单肾切组明显升高 ;而AT2 的mRNA水平却下降 (t=2 .35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肾组织AT2 受体mRNA表达的下降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增加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互作用及ox-LDL对UⅡ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ox-LDL(0.01、0.1、1、10、50μg/ml)和UⅡ(10、50nmol/L)对大鼠VSMC增殖的作用;应用竞争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试验分别从mRNA和受体功能水平分析不同浓度ox-LDL孵育下VSMC表达GPR14的变化。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ox-LDL0.01μg/ml与UⅡ10nmol/L可协同促进VSMC增殖,使MTT值增至对照的162%±29%(0.528±0.036vs0.308±0.026,P<0.01);而在0.1μg/ml时MTT值减弱为对照的153%±22%(0.461±0.017vs0.308±0.026,P<0.05);至1μg/ml时二者协同作用消失,MTT值降为对照的123%±13%(0.400±0.015vs0.308±0.026,P>0.05)。在浓度为50μg/ml时ox-LDL则表现为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增殖,MTT值下降至对照的59%(0.195±0.017vs0.308±0.026,P<0.01),而UⅡ则可部分拮抗其细胞毒性,使MTT值增至对照的68%。竞争PCR显示ox-LDL0.1μg/ml可使VSMC GPR14mRNA表达上调25%(P<0.01)。而1~50μg/ml可浓度依赖性下调GPR14mRNA表达,最大效应于50μg/ml时可使GPR14mRNA下调73%(P<0.01),此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于12h达最大效应,并持续至24h。ox-LDL0.1μg/ml孵育12h可使大鼠125I-UⅡ与VSMC最大结合力(Bmax)升高18%(P<0.01),而ox-LDL50μg/ml可使Bmax下降低69%(P<0.01)。结论UⅡ和ox-LDL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同促进VSMC增殖;低浓度ox-LDL可使VSMC表达GPR14水平上调,而高浓度则可使该受体下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钙、血脂和心肌酶学指标的影响,阐明其防治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S组、阳性药(辛伐他汀)组和urantide组(3、7和14 d组),每组30只。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VD3)和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大鼠AS模型。各组大鼠在实验前、用药前和实验结束时分别称体质量,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Ca2+、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体质量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组大鼠用药前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与AS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给药后体质量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组大鼠血清中Ca2+、TC、TG、LDL、CK和LD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而HDL水平则明显降低(P<0.01);与AS组比较,urantide组大鼠血清中Ca2+、TC、TG、LDL、CK和LD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HDL水平升高(P<0.05或P<0.01)。结论:urantide可通过下调或上调AS大鼠血清中Ca2+、血脂和心肌酶学指标水平而起到防治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IFN-γ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mad7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IFN-γ抗纤维化机制及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终浓度为10ng/mL的IFN-γ作用MsC不同时间,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MsCSmad7与Ⅳ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FN-γ可显著增加MsC Smad7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明显下调MsC ColⅣ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Smad7蛋白与ColⅣ蛋白间的变化存在高度负相关性。结论IFN-γ可能通过上调Smad7而减少MsC ColⅣ的生成,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Ⅳ型胶原在肾积水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Ⅳ型胶原在肾积水中的表达及意义 ,并探讨其沉积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P法 ) ,检测Ⅳ型胶原在 31例肾积水和 1 3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Ⅳ型胶原在积水肾肾小管胞浆和肾间质表达明显增高 ,积水肾与正常肾组织中的光密度值分别为 0 .2 2 75± 0 .0 0 1 9和0 .1 6 4 0± 0 .0 0 1 3,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Ⅳ型胶原与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r=0 .6 31 4 ,P <0 .0 5 )。结论 :Ⅳ型胶原沉积可能造成小管功能改变 ,是梗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Urantide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心脏UⅡ和GPCR14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维生素D3及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辛伐他汀组、Urantide组(3、7和14?d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脏UⅡ、GPCR1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AS组大鼠心脏血管及病变部位UⅡ及GPCR14阳性表达增加(P?<0.05),UⅡ及GPCR14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AS组比较,Urantide各给药组大鼠心脏血管及病变部位的UⅡ及GPCR14阳性表达减少(P?<0.05),UⅡ及GPCR14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Urantide对AS大鼠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下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和Ⅳ型胶原(Col 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Cs,分成对照组,TGF-β1组,TGF-β1加不同浓度Flu诱导组,采用MTT法检测MCs增殖,ELISA法检测Col Ⅳ表达.结果:在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1 μmol/LFlu即可明显抑制MCs增殖,P<0.01.TGF-β1诱导下的MCs Col Ⅳ的表达随着Flu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0.1 μmol/L Flu即能明显抑制Col Ⅳ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GF-β1诱导下MCs的增殖及MCs Col Ⅳ蛋内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岗  彭丽媛  巩守平  魏瑾  吴海琴 《西部医学》2012,24(6):1045-1049
目的研究MHP 36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经Ⅳ型胶原诱导向平滑肌细胞的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培养MHP 36神经干细胞,采用Ⅳ型胶原在37℃培养箱促分化,在分化第1、2、4天分别收获细胞并通过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分别检测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MαA,SMMHC,SM22,Myocardin)基因和蛋白表达。最后对分化第4天的细胞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来鉴定SMαA、SMMHC的表达。结果 MHP36神经干细胞在37℃培养条件下从第2天开始逐渐变长、呈梭形,并在培养基中形成螺旋状结构。PCR及免疫印迹证实SMαA,SMMHC,SM22,Myocard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从分化第1天到第4天显著增加(P<0.05)。此外,分化第4天的细胞表达成熟的SMαA,SMMHC胞浆蛋白。结论 MHP36神经干细胞在体外经Ⅳ型胶原诱导可向平滑肌细胞分化,并表达平滑肌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是否能影响Ⅱa型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 Ⅱa)的表达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sPLA2 Ⅱa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的表达.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疏血通组3组(n=10).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疏血通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kg·d)]静脉注射,持续12周.监测血糖、血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大鼠主动脉中sPLA2 Ⅱa的表达.结果 在高脂模型组、疏血通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明显可见sPLA2 Ⅱa的表达.高脂模型组大鼠的主动脉壁中sPLA2 Ⅱ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疏血通组大鼠主动脉壁的sPLA2 Ⅱa表达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 sPLA2 Ⅱa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疏血通注射液可抑制sPLA2 Ⅱa在主动脉的表达,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FN-γ对Thy1肾炎模型大鼠肾组织Smad7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从而为阐明IFN-γ抗肾纤维化机制及治疗肾纤维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制备大鼠抗胸腺细胞血清(antithymocyte serum,ATS)肾炎模型,经尾静脉一次注射IFN-γ 15万IU/kg,采用Northern blot及免疫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蛋白和Ⅳ型胶原(Col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氟伐他汀对AT1R和Col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BZY-1细胞分为3组:①阴性对照组;②不同浓度(0.1,1.0,10μmol/L)AngⅡ刺激组;③1.0μmol/L AngⅡ加不同浓度(0.1,1.0,10μmol/L)氟伐他汀干预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AT1R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各组ColⅣ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刺激后,HBZY-1细胞AT1R及ColⅣ的表达随AngⅡ浓度增加而增强;氟伐他汀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T1R和ColⅣ的表达。结论:氟伐他汀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HBZY-1细胞AT1R和ColⅣ的表达,同时AT1R和ColⅣ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推断氟伐他汀可能通过下调AT1R影响ColⅣ的表达,进而改善高血压肾脏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Ⅳ型受体(AT4R)过表达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ApoE-/-小鼠60只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随机分为AT4R过表达组(Ad-AT4R组)、空载体组(Ad-EGFP组)和PBS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有AT4R的腺病毒、腺病毒空载体及PBS溶液。继续高脂饮食4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样及血管组织。检测血糖及血脂各项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百分比。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Ad-EGFP组相比,Ad-AT4R组体质量、血糖及血脂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斑块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 结论 AT4R过表达可抑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且不依赖于对血糖、血脂水平的调节。因此,AT4R可能存在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