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剂量体积直方图(DV H )参数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未经手术首次放疗的患者52例,卡氏评分(KPS)大于或等于80分。检测IMRT前、结束时、结束第1、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变化。观察RP发生率和程度,在DV H中得出V20、V30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RP发生率,V20、V30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有4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20%。49例患者中,剔除2例出现肺内复发或肺转移的患者,共47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RP 18例,RP发生率为38.30%。第3个月,FEV1.0和DLCO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FVC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0和DLCO与RP的发生均呈正相关(r=0.451、0.405、0.635,P<0.05);另外V20、V30与RP的程度呈正相关(r=0.689、0.725,P<0.05)。结论 NSCLC V20、V30值越大,RP越严重,可作为预测RP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HT)治疗NSCLC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5例中央型NSCLC和5例周围型NSCLC患者的CT图像,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分别进行HT计划和IMRT计划设计。给予肿瘤靶区(GTV、GTVnd)处方剂量70Gy/33F,临床靶区(CTV、CTVnd)处方剂量60Gy/33F。正常器官限制剂量为脊髓〈45Gy,全肺V20〈30%,心脏V50〈50%,食管V55〈50%等,比较两组患者两种治疗计划的差异。结果周围型NSCLC组的HT计划等剂量曲线能更好地包绕靶区;周围型NSCLC组肺的V5均大于60%,中央型NSCLC组肺的V5近似于60%,HT可减少周围型NSCLC组肺的V20-V30,减少中央型NSCLC组肺的V25;两组的两种计划中脊髓、食管、心脏和气管的最大量均低于IMRT组,但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计划在周围型NSCLC组较IMRT计划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及更陡峭的剂量梯度,能降低肺的中高剂量照射体积,但有可能增加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定位图像,分别设计IMRT和3D-CRT计划,给予DT:64Gy/32f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2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IMRT计划中肺的V20、V30及肺平均剂量低于3D-CRT,而V5高于3D-CRT计划(P〈0.05),V10无差异(P〉0.05)。IMRT的靶区适形指数(CI)和靶区不均匀指数(HI)显著优于3D-CRT,而靶区平均剂量(PTVDmean)无明显差异(P〉0.05),IMRT计划中脊髓的最大剂量(Dmax)较3D-CRT低(P〈0.05),而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V40和脊髓的平均剂量(Dmean)评价在IMRT及3D-CRT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相比,调强放射治疗的计划可以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肺受量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探讨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参数对中-重度放射性肺炎(≥2级RP)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术后放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共150例,记录剂量-体积参数V5、V20、V30、平均肺剂量(MLD)及≥2级RP发生率.多因素分析各个剂量学参数与≥2级RP之间的关系,并对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寻找合适的预测界值.结果:150例患者中,2级RP发生率为12%(18/150),3级RP发生率为6%(9/150),4级RP发生率为1.33%(2/150),≥2级RP总发生率为19.33%(29/150).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2级R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经ROC曲线分析,V5预测≥2级RP的合适界值为47.5%.结论:在行术后放疗的肺癌患者中,低剂量-体积参数V5对≥2级RP的发生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肺受量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探讨正常肺组织剂量-体积参数对中-重度放射性肺炎(≥2级R P)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术后放疗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共150例,记录剂量-体积参数V5、V20、V30、平均肺剂量(MLD)及≥2级RP发生率.多因素分析各个剂量学参数与≥2级RP之间的关系,并对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寻找合适的预测界值.结果:150例患者中,2级RP发生率为12%(18/150),3级RP发生率为6%(9/150),4级RP发生率为1.33%(2/150),≥2级RP总发生率为19.33%(29/150).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2级R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经ROC曲线分析,V5预测≥2级RP的合适界值为47.5%.结论:在行术后放疗的肺癌患者中,低剂量-体积参数V5对≥2级RP的发生具有独立的影响作用,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2011年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行放疗的患者,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性治疗措施,并分析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观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在放疗结束当时、放疗后6个月分别为8%、28%.评估患者肺损伤情况:0级76例,1级12例,2级8例,3级4例,无4级病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于性别、年龄、病灶位置无关,与放射治疗及其剂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了解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对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在适当情况采取药物预防,有助于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罗立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2,(9):97+99-97,99
目的探讨和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进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因素以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结果在治疗结束后和6个月后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和28%。在6个月后对本组患者进行放射性肺损伤的评估,结果显示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1例4级放射性肺损伤出现。从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等一般因素上分析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而同步治疗以及放射剂量则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严格控制放射剂量对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采取相关的药物预防手段同样有着能够减轻此类疾病的发生率和减轻放疗副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对46例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观察DVH参数中分别接受5、 10、 20及3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V5、V10、V20及V30)和全肺平均照射剂量(MLD),并对肺受照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CLC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7.0%(17/46),其中0级(无放射性肺炎组)29例(63.0%),1级12例(26.1%),2级5例(10.9%),无3、4和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 肺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3.34%、43.12%、24.15%、15.36%和16.02 Gy。放射性肺炎组患者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7.81%、48.91%、31.34%、17.83%和21.71 Gy,无放射性肺炎组患者分别为49.81%、39.78%、21.82%、13.12%和13.71 Gy,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NSCLC可以较好地保护肺组织,且DVH 中V5、V10、V20、V30和
MLD等参数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不同观测参数预测急性放射肺炎和临床观测结果对照,探讨分析预测准确性。方法:45 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首次接受适形调强放疗,利用 DVH 的单纯 V20(接受 20Gy 的肺体积)预测,V5、V20、V30 预测和 V5、V20、V30、MLD 等三种方法预测不同放射肺损伤。然后它们与 2-12 个月实际临床观察结果,两两对照分析,试图找到最佳的评价标准。结果: 45 例放疗患者急性肺损伤临床观察结果:0 级 10 例、1 级 18 例、2 级 11 例、3 级 5 例、4 级 1 例。DVH 单纯 V20 预测与观察结果对照,0 级和大于 3 级两者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3 和 P=0.01)V5、V20、V30 预测和 V5、V20、V30、平均剂量两组分别与观察结果 X2检验分析,2 级以下没有统计学意义,≥3 级(X2= 6.43 P=0.001;X2= 3.87 P=0.049,)对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 DVH 预测 NSCLC适形调强放疗具有较大的准确性,但患者治疗前的体质或基础肺功能以及后续化学药物使用对放射性损伤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术后逆向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逆向调强放疗剂量学指标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系。方法将接受逆向调强放疗治疗的113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发生肺损伤组和未发生肺损伤组,对年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临床因素及肺相关的剂量学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27.5个月,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15.9%(18/113)。单因素分析显示胸壁厚度、双肺接受5 Gy(V5)、10 Gy(V10)、13 Gy(V13)、15 Gy(V15)照射剂量的肺的体积百分比在发生肺损伤组明显高于未发生肺损伤组;多因素分析显示V10、V13是判断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以V10<33%和V13<23%为分界点,对放射性肺损伤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4.4%和94.4%,特异性分别为84.2%和80.0%。结论在逆向调强计划中,V10、V13是放射性肺损伤的较佳预测因子,逆向调强放疗中较小的剂量分散到较大的体积中也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卡铂(C),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化疗加放射治疗(放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晚期NSCLC80例随机入CF 放疗和单纯放疗组,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放药,CF 放疗组放疗第1,4周给予化疗,卡铂100mg、氟尿嘧啶氧核苷500mg静脉滴注,每周连用5d。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率CF 放疗组为47.4%,单纯放疗组为23.8%,1,3年生存率CF 放疗组分别为57.9%,31.6%,较单纯放疗组的33.3%,11.9%有明显提高,CF 放疗组毒副反应主要是Ⅰ,Ⅱ度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卡铂、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化疗结合放疗及辅以中药,能提高NSCLC的疗效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功能及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NSCLC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表面分子,同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对研究组再分为肺癌死亡组和肺癌存活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9.46±31.93,41.01±12.72,116.69±13.87和16.83±4.72,对照组分别为95.98±50.27,49.60±14.87,118.11±25.00和19.15±2.32,P值分别为0.000,0.035,0.035,0.008;肺癌死亡组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4.22±28.90,36.32±8.75,93.17±49.79,14.46±3.11;存活组分别为54.05±34.62,45.93±14.01,98.45±52.20,18.90±4.98,P值分别为0.837,0.035,0.282,0.008。结论:老年NSCLC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DC功能抑制;CD80、CD86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无显著差异,CD83、CD1a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NSCLC患者CD83、CD1a低表达与患者疾病进展和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120例NSCLC患者为对象,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并分析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转移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低于非转移患者,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高于非转移组患者(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未见差异(P>0.05)。120例NSCLC患者中死亡15例(12.50%),生存105例(87.50)。其中转移组死亡率24.24%(8/33)高于非转移组死亡(8.05%(7/87),P<0.05)。死亡患者a PTT低于生存患者,D-D及Fbg水平高于生存患者;两组PT未见差异(P>0.05)。a PTT、D-D、Fbg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86(95%CI:0.816~0.937)、0.890(95%CI:0.820~0.940)、0.825(95%CI:0.745~0.888)。结论a PTT、Fbg、D-D与NSCLC患者肿瘤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进行适形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为4000。6000cGy,分次剂量400—500cGy。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适形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为48.0%(24/50),部分缓解(PR)率为38.0%(19/50),总有效率(CR+PR)为86.1%(43/50);1、2、3年生存率分别是82.0%(41/52)、52.0%(26/50)26.0%(13/50);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0%(2/50),肺纤维化发生率为20.0%(10/50),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缓解。结论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提高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