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本草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医药学家对续断性味的认识各持己见,直至今日仍然存在争议。梳理续断的本草记载,从产地、滋味、效用三方面为横轴,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纵轴,考证续断的药味,分析发现,续断有苦、辛、甘、涩四种药味。此考证可为续断进一步的化学拆分组分的药味药理学研究及药味归属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中药有四气五味 ,即寒热温凉与辛甘苦咸酸淡。然寒凉清热泻火 ,温热助阳散寒 ,辛能散、甘能缓、苦能坚、咸能软、酸能收、淡能渗皆言其常。若四气五味和而用之 ,则变化无穷 ,如辛甘发散 ,苦辛通降 ,辛凉清热 ,苦温燥湿 ,苦温益气 ,甘寒养阴 ,酸甘化阴 ,辛甘化阳等等 ,经妥善配伍 ,可合病情、应四时、扬其长、避其短、制其过、去其毒 ,使药尽其用。关于“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作者曾有过浅述。今从苦味药的清泄、通降、燥湿、下行、逐瘀等作用论述其与辛甘咸酸淡诸味相伍在方剂中的应用。1 苦与辛苦辛相伍运用始于仲景 ,见《伤寒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四气为核心,分析中药药性数据中气与味、归经、毒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中医临床用药、中药实验研究、中药新资源开发等提供理论线索和数据支持.方法:在对数据等级编码基础上,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对《中华本草》中8 356味具有四气属性中药的药性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四气与辛、甘2味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苦、淡2味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脾、胃、肾三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大肠、心、膀胱、胆、小肠、肺六经(按相关性递减排序)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毒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药性越“热”则越可能具有辛、甘2味,越常入脾、胃、肾三经,其毒性更大;药性越“寒”则越可能具有苦、淡2味,越常人大肠等六经.  相似文献   

4.
中药“气味”基本内容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药性”是自古以来中医赖以处方用药的理论基础,中药“气味”是中药“药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气味和它的主治范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主治内容或者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提纲挈领性的原则概念。懂得了它,无论是在医家临床用药或是在本草学习方面,就可比较有规律地去掌握中药的性质,学习就比较方便。因此中药气味在本草学领域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名例谓:“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王海藏云,“药味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涼,气也,味则五,气则四。”都是说本草上最早  相似文献   

5.
申申 《家庭中医药》2006,13(6):13-14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提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为了与五行属性相应,常将一些味合并,如“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王好古《汤液本草》中说:“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后经李时珍、徐大椿等人的论述,“淡附于甘”逐渐发展成一种理论。涩味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如乌梅酸温平涩、何首乌味苦涩、石衣涩冷等,但在讨论药性时,常认为涩是酸的变味,如徐大椿:“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涩,亦…  相似文献   

6.
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湖南中医学院(410007)袁振仪主题词中药配伍,中药五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与辛甘苦酸咸淡。在方剂当中合而用之,变化无穷。李时珍云:“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  相似文献   

7.
“淡附于甘”一语,最早见于王好古所撰写的《汤液本草》,其日:“味有五、气有四。……本草五昧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对此,笔者有不同认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五味合化理论是由五味药性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配伍理论,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性和滋味配伍化合出新的功用。试从五味合化角度探讨张仲景组方原则,具体从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苦咸泻热、辛开苦降等几个方面探讨五味合化理论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味(某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后逐步发展成为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师试题及答案题一:试述药物四气(性)、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答:四气(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五味:酸、苦、咸属阴,辛、甘、(淡)属阳。升降浮沉:沉降属阴,浮升属阳。题二:写出下列药物(柴胡、银柴胡、茯苓、土茯苓、黄连、胡黄连)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答: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功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1)感冒发热,往来寒  相似文献   

11.
湿温是属温病湿热类疾病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症,由于病情缠绵难愈,故在治疗上须辨湿热之偏,运用化湿清热法则,选用辛开化气、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寒燥湿等不同的治法,使其湿祛热退.在  相似文献   

12.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郭洪祝  李家实 《中药材》1996,19(4):205-207
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生药鉴别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系统综述了中药菟丝子的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菟丝子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草考证、炮制研究、生药鉴别、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等方面综述了中药菟丝子的现代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菟丝子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药物性能的掌握与运用中医通过临床的生物学的探查方法,经历漫长的时间,来熟悉药物的性能。于历代的本草及各家文献,都分列各药品的味、气及主治。味分:1.酸,2.苦,3.甘,4.辛,5.咸,6.淡。气分:1.寒,2.热,3.温,4.凉,5.平。主治:首列主证,其他有疗效的证或病,依次排列,但其次序因各家经验而不同。一、对药味的作用有下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药郁金药性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森 《山西中医》2007,23(2):59-60
中药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属于活血化瘀药物,其主要功能古今认识基本一致,其药性古今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新修本草》载:“味辛,苦,寒,无毒”,《本草逢原》载:“辛苦,平,无毒”,《中药大辞典》称:“辛苦凉”,《实用中药学》载:“苦,辛甘温”,《全国中草药汇编》及五版教材《中药学》等多种书籍均为:“辛、苦,寒”。我们从峋床应用中体会,并从药源、化学成分等方面考证认为,该药性味应属辛苦温。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02-1303
目的:通过对血府逐瘀汤四气五味进行量化,运用数据分析血府逐瘀汤组方。方法:设定四气五味指数,对中药剂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即计算相对剂量;对相对剂量与四气五味指数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四气五味作用度。结果:1四气量化:偏热性中药作用度为98,偏寒性中药作用度为-28.1;2五味量化:酸4.52%、苦34.5%、甘28.9%、辛32.08%、咸0。结论:血府逐瘀汤偏于热性,且较平和;五味以苦、甘、辛为主,苦以清热坚阴,防其过于辛温;辛以行气活血,为本方主要功效;甘以滋养阴血,防其过于辛散耗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考历代本草中有关吴茱萸性和味的记载,从而厘清了吴茱萸由单独辛味到辛、苦两味的发展演变脉络。进一步分析了吴茱萸辛、苦两味与其所主功效的关系,为深入开展吴茱萸性味研究奠定本草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晓英  王秀莲 《陕西中医》2003,24(7):660-661
苦辛法是指苦、辛药物并用 ,具有辛开苦降作用的治法。《内经》最早奠定了其理论基础。《素问 ,脏气法时论》云 :“辛散、酸收、苦坚、咸软。”《本草备药 ,药性总义》指出 :“……苦者能燥能坚……辛者能润能横行”所谓“辛散”是指辛有发散 ,宣通的作用。辛“润”是指辛的行气作用促进气化 ,所谓苦“坚”是指苦通过清热泄火而达到坚阴的目的 ;苦“燥”是指苦有燥湿泄热的作用。后世称苦辛法为苦辛通降法或辛开苦降法。1 苦辛法通达上下内外重在调气机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 ,就人体而言 ,疾病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机的…  相似文献   

19.
中药菟丝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利萍  刘建  陈海丰 《中药材》2001,24(11):839-843
本文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生药鉴别、加工炮制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系统综述了中药菟丝子近十年来的现代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菟丝子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辛味药具有升、散、通、行的效用,这是现今较为一致的看法。前人认为辛还有“润”的作用,然对辛能“润”的效用,至今认识尚不一,笔者想就此略谈粗浅之见。辨辛能“润”的机制辛能“润”之说,首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历代本草和医书多爰引《素问》之说。如金代张元素云:“辛能散结润燥。”清代汪昂亦云:“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但对辛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