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悸是临床常见病证,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病势缠绵,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徐浩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在心悸的临证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灵活运用方证辨证、证素辨证、病因辨证、病时辨证、病证结合辨证等辨证方法,善于借鉴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和非药物调护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悸辨证论治思路,临证诊疗每获良效。主要对徐浩教授辨治心悸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特色进行探析,以期为心悸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卢健棋教授诊治痰浊型胸痹病人的特点及舌象处于痰浊型胸痹的不同证型中的变化,以期对痰浊型胸痹病人的诊疗、预后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头痛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冼绍祥教授门诊中113例高血压头痛病病人基本情况、临床症状及中医辨证分型,并总结中医辨证分型的基本规律。结果痰浊头痛在高血压头痛病中居首位(35.4%),其次为肝阳上亢(20.4%)、肝肾阴虚(12.4%);复合证型中气虚痰凝证比例较高(14.2%),其次为痰瘀互结证(13.3%);女性较男性更易患痰浊证及肝肾不足证头痛病。结论冼绍祥教授门诊中痰浊头痛为高血压头痛病的多发证类,年龄、性别与高血压头痛病的中医证类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血脂异常为临床常见疾病,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中医认为血脂异常主要与痰浊有关,温胆汤作为血脂异常痰浊内阻证的主方,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近年来温胆汤加减方调控血脂异常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温胆汤加减方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抑制肠道外源性胆固醇吸收、减少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调节胆固醇转运、促进胆固醇排泄、干扰三酰甘油的吸收与合成、干预三酰甘油分解代谢等机制调节血脂。因其多靶点整合起效、无肝肾功能损伤的特点,在血脂异常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为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究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进而分析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冼绍祥教授门诊治疗冠心病的病历处方,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clementine等工具,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Apriori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配伍规律及方药与病症的联系。结果对321个门诊病历的证型分类及处方用药进行分析,"痰浊证"是冠心病的主要证型之一,化痰降浊法成为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法则。结论数据挖掘技术适用于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冼绍祥教授基于岭南人群体质特点,补虚泻实,寒温共用,主以化痰降浊,温阳通络,健脾益气,行气活血等为法,体现了冼绍祥教授从"痰浊"论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反映了冼绍祥教授诊疗冠心病的临床用药特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及与年龄、肥胖及血脂异常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本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病人657例,分析证素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的关系。结果 657例病人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为主,阳虚组年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呈现阳虚气虚血虚风阳阴虚瘀血痰浊阳亢之规律;痰浊、瘀血组BMI显著大于血虚组,阳亢、痰浊、瘀血组腰围显著大于风阳、气虚、血虚组,肥胖、腹型肥胖发生率均以痰浊组最高(P0.05);痰浊组总胆固醇显著高于阳虚组,痰浊、阳虚组三酰甘油显著高于血虚组,风阳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阳亢、痰浊、气虚、阴虚、血虚组,瘀血组亦低于血虚组(P0.05);血脂异常以风阳、痰浊、瘀血组发生率最高。结论高血压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阳虚组年龄最高;肥胖、腹型肥胖以痰浊、瘀血多见;血脂异常发生率以风阳、痰浊、瘀血组为高。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血瘀证的发生发展具有依时性、依空性,其依时性体现在以正气亏虚为始,痰浊内聚、营血瘀滞为时间推移之产物,分阶段、渐次形成心血瘀阻证;依空性指在痰瘀互结等病理产物的影响下促使冠心病血瘀证不断发生病位的传变,从而导致血瘀证不同亚型的衍生。在缺乏对血瘀证起始、转归整个过程的研究时,这种孤立存在、缺乏联系的病理学现象并不能诠释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病机变化的特点。本文以中医时空医学理论为指导,详细阐述了冠心病血瘀证的证型演变过程,并从现代基础医学的角度出发,以自噬为切入点探讨了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演变机制,从整体上把握冠心病血瘀证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以期为中医冠心病血瘀证的精准诊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优势,徐浩教授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张病证结合,辨证强调首辨虚实,再辨寒热、痰瘀,辨病则善于针对心律失常不同类型抓核心病机;遣方用药既强调针对不同证候要素,辨证选方以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又主张在辨证指导下应用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中药,伍以祛风、安神法,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型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采用大样本筛查的方法,利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的400例VCIND患者进行筛查。结果 400例VCIND的患者中,脾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在VCIND 7种单一证型中所占比例最高。复合证型中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型所占比例最高。对脾肾亏虚、痰浊蒙窍证复合证型与神经心理量表的研究显示,患者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分项得分中分数比例较低的前三位是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结论 VCIND患者以脾肾亏虚、痰浊蒙窍复合证候所占比例最大;通过对证候要素与神经心理量表MMSE量表各个认知域的分析,脾肾亏虚、痰浊蒙窍证复合证型患者在计算力方面损害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以期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京津地区9家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院1 07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病史及中西医诊断信息,并将中医诊断复合证型拆分为寒凝、火热、气滞、痰浊、痰热、血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水饮11个证候要素,分析冠心病不同亚型及合并不同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最常见证候要素为血瘀(81.4%),其次为气虚(56.8%)、痰浊(48.5%)、阴虚(25.1%)。冠心病各亚型及冠心病合并不同疾病患者之间证候分布特点有所差异,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气阴两虚、痰热较其他病种常见,心律失常患者阳虚、痰热比例较高,心功能不全患者以阳虚、痰浊、水饮为特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气虚、痰浊较多,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辨证属阴虚者较多。结论冠心病不同亚型或合并不同疾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不同特点,为中医辨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房颤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其病机复杂,但无外乎虚、实两大类,虚证中以气虚、阴虚多见,实证以痰浊、瘀血、内热多见。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纯实证和纯虚证很少见,往往是虚实夹杂之证,这就为初学者辨证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初学者因首先掌握房颤基本的证候要素,即气虚证、阴虚证、痰浊证、瘀血证、内热证。虚实夹杂证无非是上述五大证候要素的不同组合,临证中单证候要素者少见,往往以双证候要素者多见,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地位和作用。方法采用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对21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建立慢性心力衰竭证候信息数据库,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候的病性要素以气虚、阳虚、痰浊、血瘀为主,病位要素与心、脾、肺、肾、肝相关,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病性要素与病位的结合。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五脏相关,痰瘀相关。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及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临床表现,冠心病心绞痛当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其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之虚、五脏亏虚.标实为瘀血、痰浊、寒凝、气滞,病位在心.可因虚致实,亦可因实致虚,故临床上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挟杂之证常见.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分型包括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痰浊闭阻、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和寒凝血脉.其中血瘀证、痰浊证、寒凝证、阳脱证和气滞证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险证型,应根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进行辨证分析,"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先祛邪后补虚、或补中有通、或通中寓补、或通补兼施.在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方面,应注重病证结合,以病为系统,病下系证,证下列方,方随证出.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中医证候特点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近10余年冠心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冠心病 AND 证"为关键词就1994年-2008年在国内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冠心病辨证治疗及辨证分型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证候要素分析研究冠心病的证候特点.结果 符合入选要求文献95篇,入选病例14 210例.冠心病总体证候及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分布涉及8个证候要素,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其中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6个证候要素检出率大于10%.南方、北方患者主要证候要素(包括痰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近10余年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寒凝、热蕴,反映了冠心病本虚标实的病机,南方、北方患者未见明显差异.与上一10年间比较,痰浊、热蕴患者有所增加.今后应加强对冠心病不同人群的证候分布比较分析及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持续发展的“最后战场”。现代医学治疗CHF主要以去除诱因、改善症状为主,用药多为利尿、强心、减慢心率药物,以及从扩张血管、延缓心室重构等方面入手。中医学对CHF病人全身症状的整体治疗和疾病的长期预后改善都具有优势。CHF归属中医学“心衰病”的疾病范畴,徐浩教授治疗时以“虚、瘀、水”为心衰病基本病机,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兼顾心、肺、脾、肾,注意补虚、活血、利水在治疗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以期减慢心衰病的发展进程,改善病人的整体机能及生活质量。现将徐浩教授辨治心衰病经验介绍如下,结合运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心衰病验案1则,总结其辨证思路,挖掘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理论探讨、实验与临床的研究资料整理,探讨早发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各家精典理论、与脂质代谢、血管活性物质、凝血因子的关系,以及早发冠心病的现代诊断及与血瘀证、痰浊证的关系,明确早发冠心病的现状与对策,提出早发冠心病与易患基因、血瘀证、痰浊证的相关性研究,是取得临床进展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医理论为根基,关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成果颇多,其常见学说有血瘀学说、瘀毒从化说、阳虚血瘀说、痰瘀学说、络病学说,心脾痰瘀相关说、热毒说及络风说等。冠心病病因病机观点阐发的角度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痰浊、瘀血、毒、虚等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心、心脉,与肝、脾、肾、肺四脏相关,脏腑气血阴阳亏损,心气血阴阳亏损为本,血瘀、痰浊、热毒为标,血瘀、痰浊阻塞心脉,热毒损伤心脉,致史心脉不通或心脉不荣而病。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标本互为因果,可因虚致实,因实亦可致虚。  相似文献   

18.
周华教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多年对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治疗经验,提出痰瘀阻络为冠心病合并失眠症的基本病机。临证多以化痰祛瘀法作为冠心病合并失眠症的基本法则,兼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交通心肾,并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肥胖与非肥胖高脂血症病人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辨证论治高脂血症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3月6日—2016年1月19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病人160例,对血脂异常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四诊信息收集,探讨肥胖与非肥胖血脂异常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按体质指数(BMI)水平进行分组,其中BMI≥25 kg/m^2为肥胖组,BMI<25 kg/m^2为非肥胖组。结果中医证型分布,肥胖组:痰浊阻遏>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虚阳亢>气滞血瘀;非肥胖组: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虚阳亢>痰浊阻遏>气滞血瘀。两组病人痰浊阻遏、脾肾阳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所占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病人中,肥胖病人以痰浊阻遏实证为主,而非肥胖病人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虚阳亢虚损型证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血脂异常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的治疗除了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干预外,药物治疗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但研究显示,在合并多种疾病或联合用药等情况下,存在引发其他疾病等重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安全性受到质疑〔1〕。中医学中血脂异常,属"气血津液病"范畴,与痰浊、瘀血病证相似。中医辨证论治、组方配伍的特点能对血脂异常进行多途径、多靶点、个体化的综合治疗。1血脂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