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刺按摩综合治疗痉挛型脑瘫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按摩综合治疗痉挛型脑瘫58例临床观察310003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周雪娟,陈彤,江克文,庄妮霞痉挛型脑瘫占脑瘫总数的60~70%,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1990年来采用针刺按摩综合治疗5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8例均按照1988...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抗痉挛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普通头针治疗,对照2组采用靳三针头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靳三针头针加抗痉挛体针治疗,每组同时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3组患儿下肢肌张力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儿治疗后的腓肠肌、腘绳肌以及内收肌的肌张力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改善优于对照1、2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患儿的下肢髋关节(内收度、外展度以及屈伸ROM)、膝关节(屈曲度、伸展度以及屈伸ROM)、踝关节(背伸度、跖曲度以及屈伸ROM)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儿的下肢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1、2组(P<0.05或P<0.01)。结论:靳三针头针加抗痉挛体针能较好改善痉挛型患儿下肢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王宇飚  李志远  俞火木 《光明中医》2014,29(11):2479-248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2~7岁具有站立(扶站或独站)功能但不能独立行走的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针刺康复组和单纯康复组,每组20例。针刺康复组及单纯康复组均接受以综合康复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针刺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针刺采用头针和体针相结合。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均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一次,连续治疗半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采用GMFM-88中的D区(站立)及E区(走、跑、跳)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结果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儿童站立和走、跑、跳两大运动功能的提高均有效,前者优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案。方法将120例符合脑性瘫痪诊断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按摩疗法、Bobath手法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TX-A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结果2组患儿分别在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的1周、2周、1个月应用改良Ashworth分级、GMFM评分及iEMG进行评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双下肢痉挛型小儿脑瘫,且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5.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探讨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儿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措施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进行单独MOTOmed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做头部针刺辅助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PADL)和粗大运动功能(GMFM)系统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进行评定,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血清中NGF、ET含量。结果 2组治疗前GMFM、PADL分值以及NGF、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0周后试验组GMFM、PADL分值以及NGF水平明显提高(P 0. 05),而E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头部针刺配合进行MOTOmed训练模式对脑瘫儿下肢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其机制与血清中N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头针留针结合运动疗法(易化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对15例脑瘫患儿(双瘫11例,偏瘫4例)予以头针治疗,留针的同时采用运动疗法进行训练,每日1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GMFM-88项"走、跑、跳(E能区)百分比,运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观测比较治疗前后步态时空参数的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比较"GMFM-88项"走、跑、跳(E能区)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比较,患儿步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比较,患儿步速、步频均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动相亦有改善性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撑相下降幅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留针结合运动疗法(易化技术)可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痉挛症状,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尤其站和走)及痉挛步态,增强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揿针埋针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脑瘫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靳三针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脾俞、肾俞、肝俞、太冲、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揿针埋针治疗。治疗前后各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orth积分、Gesell发育量表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余亚兰  宋虎杰  任晓慧 《陕西中医》2014,(11):1463-1464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经络导平推拿,简称导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依入院时间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45例: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治疗;第Ⅱ组42例: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第Ⅲ组43例:采用药物导推治疗;然后将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的肌张力评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组总有效率93.3%;中药熏蒸组总有效率66.7%;药物导推组总有效率74.4%,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中药熏蒸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药物导推组比较(P<0.05),中药熏蒸组与药物导推组比较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药物导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无痛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统海 《光明中医》2021,36(2):256-258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结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推拿疗法,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19年6月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13个病例;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改善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MD=5.06,95%CI=4.01~6.10,P<0.01),改善粗大运动功能(GMFM D区MD=3.75,95%CI=2.75~4.75,P<0.01;GMFM E区MD=6.04,95%CI=4.82~7.26,P<0.01),改善腓肠肌痉挛程度(MD=5.19,95%CI=-0.52^-0.39,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所纳入研究的方法有局限性,还需更严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进行治疗的76例患儿作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获得3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配合炎琥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穴位敷贴配合推拿治疗。观察疗效;观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疗效较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早,平均住院时间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和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针灸联合点穴推拿对小儿脑性瘫痪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性瘫痪小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A组、B组、C组,每组30例。基础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点穴推拿,B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醒脑开窍法针灸治疗,C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点穴推拿+醒脑开窍法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4组患儿智力、运动功能发育和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4组患儿动作能DQ、语言能DQ、应物能DQ、应人能DQ、总DQ评分、GMFM-88、FMFM评分均显著升高(P 0. 05),治疗后C组动作能DQ、语言能DQ、应物能DQ、应人能DQ、总DQ评分、GMFM-88、FMFM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P 0. 05),A组和B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基础组(均P 0. 05),A组与B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4组康复效果分布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组总有效率为86. 67%,明显高于其余3组(P 0. 01),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P 0. 01),A组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醒脑开窍法针灸联合点穴推拿能够显著改善小儿脑性瘫痪的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增强康复效果,其作用明显优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单纯应用醒脑开窍法针灸或点穴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舌针联合廉泉穴点穴治疗脑性瘫痪合并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舌针联合廉泉穴点穴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所有入选患儿进行教师流涎分级法(TDS)测定评定流涎程度,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流涎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联合点穴治疗脑瘫合并流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6例,随机分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联合穴位按摩,2组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变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皮内针疗法的处方用穴规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更好的使用皮内针。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皮内针""穴位埋针""耳穴埋针""皮下埋针"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3个数据库有关皮内针疗法的所有临床研究文献,分析皮内针疗法在临床各科疾病中的处方规律。结果:纳入的文献研究中,穴位使用以耳穴最多;按经络分则以膀胱经、胃经和任脉居多;总结了皮内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常用腧穴、耳穴及其使用频次;纳入文献中,选用处方用穴不一,有的单用耳穴、有的单用体穴,有的则耳穴及体穴并用。结论:皮内针疗法可选用的腧穴范围很广,几乎所有常用的腧穴均可以作为埋针的选穴,在选穴方面,以耳穴选用最多。  相似文献   

16.
杨江 《河南中医》2013,(12):2091-2093
目的:观察针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1例患者均采用头针、体针针刺配合推拿治疗,并以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21例患者A、B、C、D区量表积分都有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E区积分虽有增加,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推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妊娠剧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妊娠剧吐的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0例喘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喘可治注射液穴位注射及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穴位注射及穴位按摩治疗喘病,有利于缓解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合西医常规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1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95%CI=86.72%~99.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95%CI=55.80%~82.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025 6,P=0.004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在化痰、平喘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0.05),且缩短哮鸣音、哆音消失时间(P0.01),改善全血黏度比、MCV参数(P0.01,P0.05),纠正pH、PaO_2(P均0.01)。结论:在抗感染、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干预肺心病患者优于单纯抗感染、对症治疗的收益为,OR=0.06(95%CI=0.01~0.49),NNT=4(95%CI=2.29~8.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