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庞宇舟教授运用解毒补虚法治疗毒虚互结型类风湿关节炎经验。庞宇舟教授推崇壮医毒虚致病理论,认为毒、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基本病机,毒为发病之因,虚为发病之本,强调以解毒为核心、以补虚为根本,治疗上当以祛邪解毒、扶正补虚为法,扶正与祛邪相互配合,注重扶正,最终实现人体"三道两路"畅通,天、地、人三气通调,以达到人体"阴阳和"的状态,并据此创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专方龙钻通痹方。  相似文献   

2.
龙运光主任医师治疗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例,临床疗效显著,疮口收敛明显,其治疗主要从"阴虚夹湿毒"出发,以青蒿鳖甲汤为主方养阴,加以各种清热解毒、清热燥湿、虫类药解毒祛湿通络,以达疮收湿毒去之功效,同时注重分期论治,早期以重祛邪轻扶正,中期扶正与祛邪兼顾,晚期重扶正轻祛邪。  相似文献   

3.
商宪敏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虚常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肾阴阳两虚为主,邪实常以痰湿中阻、水湿泛滥、浊毒蒙窍为主。治疗时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标本兼顾,以补虚扶正、化痰祛湿、活血化瘀、通腑降浊为主要治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脾瘅"范畴,病性属虚实夹杂之病,其基本病机为正虚浊实,正虚即以阴虚为主,浊实以痰、瘀为主,虚实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构成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故临床上糖尿病遣方用药应运用中医象思维,先修河道,再加以疏通,结合主证的偏重,治以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之法祛浊实,而后加施以滋阴益气之法以扶正。祛邪以扶正,扶正兼祛邪,治则应遵循本病病机演变规律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发展到4期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毒3个方面,虚证突出表现为肾阳亏虚,瘀侧重于癥瘕瘀结,毒则多为湿毒内蕴、浊毒上逆。虚为病机根本,瘀、毒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总体治疗原则为“补肾、活血、排毒”,补肾活血以治本、逐瘀排毒以治标,临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的中医临床证治研究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长津 《中医药导报》2006,12(11):8-10,21
文章将近年国内外中医药对艾滋病的临床证治和取得的成效,并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了评价和概述。认为艾滋病可归属于“伏气瘟疫”范畴;其病机为邪盛正虚;治疗大法当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而病发之初则以祛邪毒为主;后期当以扶正与祛邪并重。  相似文献   

7.
曹建春教授将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认为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机核心为气血不足,湿热夹瘀,以脾失运化为本,以湿瘀阻络为标,临床上应内治、外治相结合,针药并举,才能加速溃疡愈合。内治应根据正邪转化而变,前期以祛邪为主,以四妙勇安汤加减;后期以扶正为要,以实脾散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外治以祛湿化瘀贯穿始终,予以局部熏洗联合疮面浅刺引湿瘀之邪从表而散,促进疮面腐脱新生。  相似文献   

8.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 ,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吴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 ,扶正不忘祛邪 ;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 ,即治上然 ,祛邪为主 ,预护其虚 ;治中焦 ,扶正与祛邪并重 ;治下焦 ,以扶正为主 ,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9.
总结王希胜基于对恶性肿瘤"虚、瘀、结、毒"病机的认识,以"扶、化、固、调"为治则辨治恶性肿瘤的经验。"扶"即扶助正气,培益本源;"化"涵盖活血化瘀、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固"即养胃气、助胃用;"调"即调和气血、平秘阴阳、调理脏腑及调畅情志。临证以健脾补肾、扶正抗癌为根本,常选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因"虚""毒""瘀"所致。研究"缓中补虚"理论,从补劳极之虚损、祛邪扶正、祛瘀生新3个方面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虚"当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毒"当祛邪扶正,先攻后补;"瘀"当缓消瘀血,祛瘀生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机辨证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雷云霞  刘新 《中医药学刊》2002,20(4):470-470
《温病条辨》中的邪正合治观,贯穿于温病治疗的整个过程。呈鞠通组方常邪正兼顾,扶正不忘祛邪;祛邪不忘扶正。邪正合治观,即治上然,祛邪为主,预护基虚;治中焦,扶正与祛邪并重;治下焦,以扶正为主,兼顾余邪。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毒、瘀、虚"三者交互作用密不可分,基本病机为毒瘀交阻,虚实错杂。治疗上基于固护脾胃为关键、解毒祛邪为基础、活血化瘀贯始终、疏肝健脾为辅助四大理论,将消化性溃疡从"毒、瘀、虚"辨证分为脾胃阳虚型、胃阴不足型、湿热蕴结型、毒瘀交阻型、脾虚气滞型五大证型。并将西医微观表现、抗HP治疗及中医分体质论治与中医分型论治相结合,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章永红老师提出,肺之正气不足,兼以脾肾两虚为肺癌发生的基础,痰、瘀、毒为肺癌的致病要因。临床治疗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在扶正时注重"保胃气"及气(阳)精、血(阴)精同补,而祛邪时又以化痰毒、化瘀毒为主。调补脾胃为前提,扶正保肺为根本,解毒祛邪为关键,为治疗的3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贾英杰教授认为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以"正气亏虚,毒瘀并存"为基本病机,治疗时擅用"扶正解毒祛瘀法"为基本治疗思路,黜浊培本,时时关注祛邪与扶正的关系,并重视调畅三焦气机,谨守病机,四诊合参,动态辨治,充分体现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5.
总结刘嘉湘扶正治疗恶性肿瘤及攻邪法度的实践经验。认为恶性肿瘤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恶性疾病,其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要原则,但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辩证关系,即顾护正气与攻癌祛邪需有机结合,且适度攻伐有助于正气的恢复。因攻毒祛邪类药物多为峻烈有毒之品,故提出以“毒性”疗积时还应注意防药毒为害,具体应用攻毒药物时总以不耗伤胃气、祛邪不伤正为度。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气阴两伤,其基本病理特点是毒、瘀、虚。祛邪扶正为本病的基本大法,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泄热、利水祛湿等为主,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增液等为主。因此,我们以清营泻热、凉血解毒、益气养阴为总的治疗大法,结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亦可防止其他肝硬化并发症的出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贾冕  刘春芳  侯丕华 《中医杂志》2013,54(3):195-196
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和外感邪毒深伏骨髓,髓虚毒盛可促使疾病进展,脾肾亏虚、髓血乏源是发病之本;在治疗方面强调健脾补肾治其本,解毒祛邪以祛除病因,辨证辨病相参,扶正解毒结合,且因病重毒深,用药当重剂强效,汤药与中成药结合,分清疾病阶段,扶正与解毒不同侧重,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儿肺脓肿不同时期的疾病变化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脓未成时治以清肺解毒,化痰通络,兼以疏散表邪;脓欲成时仍以清肺解毒,化痰通络为主;脓成未溃时治以托毒排脓;痈脓已溃溃处不敛,治以补气扶正,祛腐生新。在辨治过程中从痰、热、毒、瘀、虚立论,根据各期病性以及病位的不同辨证选用特定的中药。疾病初期邪气盛时以祛邪治肺为主,疾病后期气阴两虚则佐以扶正,兼顾脾肾。  相似文献   

19.
辨治乙型肝炎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河北中医》2004,26(11):838-838
乙型肝炎病机复杂,容易反复,难于根治。其根源在于既有肝损而正虚一面,又有病毒潜伏而邪实的一面,并贯彻整个病程中。辨治过程中,又因祛邪解毒、祛湿活血易伤正气,补益扶正又易恋邪,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体会,辨治该病应清热利湿为要,扶正补益为先,活血化瘀贯彻始终,灵活用药慎防偏差。  相似文献   

20.
贾英杰教授将肺癌咳嗽的基本病机概括为"气机阻滞,肺失宣降",认为有形实邪(肿块)或病理产物"痰、毒、瘀"于胸中积聚,壅遏肺气,气之壅塞不通,滞留不畅,则气机阻滞,肺气上逆成咳;又因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癌毒扰肺,肺脏失司,正气内虚,则肃降无力,肺气上逆,故而成咳。治疗当以"气阻"为重点,结合辨治节点,以动态辨治思维,针对可逆性因素"痰、毒、瘀、虚",将宽胸降气、涤痰散结作为主要治法,并注重祛邪与扶正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