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丽 《中医临床研究》2013,(4):88-88,91
目的:探讨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为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09~2011年收治的100例采用中医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100例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其中有效50例,显效4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人性化护理实施在中医心血管疾病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在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上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11月门诊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选择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消化道反应、肌肉痉挛、贫血与营养不良、皮肤瘙痒、血管通路障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抑郁评分(SDS)与焦虑评分(SAS)改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镜 《中医临床研究》2014,(28):133-134
目的:探究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模式,为中医心血管病患提供相应的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60例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上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60例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效32例,显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治疗中医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助于增强病患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护理服务对象,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结果 本组100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全面、精心、细致护理,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临床工作中重视和加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裴小玲 《河南中医》2016,(3):557-55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及心血管中医药护理,观察组给予不同程度的中医药护理指导和饮食药物控制,主要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和临床用药。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饮食用药控制情况、运动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情志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心理变化及满意度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实施了中医情志护理后,患者情绪显著得到改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辅以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疗效,提升患者对于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麻醉术后并发症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麻醉恢复室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情志护理、穴位敷贴、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方法,解决麻醉恢复期常见的临床问题。结果:通过中医护理方法的干预,能有效改善、缓解麻醉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干预,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扶助正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及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内科护理操作,观察组60例予中医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93.3%,高于对照组(8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6.7%)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中医护理相对于常规内科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25例心血管疾病便秘患者设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主意愿选择,将选择常规护理的61例患者为对照组,将选择常规护理基础上联用中医护理的6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生活质量及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存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引入中医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效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史大卓 《中医杂志》2004,45(11):809-812
尽管传统中医药针对某个病理环节的作用强度不如化学合成药物,但在防治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疾病方面,仍显示有一定的优势.如何利用中西医两种医学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是现代中医临床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辨证与辨病、证的模糊性与证的规范化、整体观念与综合调控治疗、中药复杂成分与多途径干预及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等方面,就提高中医药临床防治心血管病疗效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周倩倩  邢枫  张雅丽  李艺 《河南中医》2021,41(4):641-644
中医护理肝硬化腹水患者从辨证施护、辨证施膳、辨证施技、情志调护、中药调护等方面着手,不仅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都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症状的改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加强调人的整体性。今后,中医护理应加强与现代医学模式相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对尚未形成统一的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质量标准和护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病证结合,因中、西医“病”的内涵不同,可分为传统病证结合及中西医病证结合。这两种病证结合模式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更为突出,体现在“病”“辨病”“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应用范围”等若干个方面。通过梳理两者的“同”与“异”,知晓病证结合模式应当秉承中医内涵,“衷中参西”,才能更有助于中医诊疗特色和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人健康长寿的常见病、多发病,90%以上患者留有后遗症。老年患者因脏腑虚衰、正气不足、故具有病程长而复杂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护理原则,除进行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及生活起居护理等一般护理的同时,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突出人文关怀,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与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晓玉 《天津中医药》2012,29(2):155-157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居高不下,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具有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观念引导下的整体调节手段、"治未病"理念指导下的早期干预等特色,优势在于平稳降压,减少危险事件;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靶器官,预防并发症;联用西药,减量减毒增效;非药物疗法,有效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中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共收治中风病患者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中风病患者而言,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呈慢性、进展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诊治中存在较大难度。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以辨西医之病和中医之证相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各有侧重,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个体化治疗,是实现中医诊治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中西药联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治愈率低,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位疾病,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西药作用靶点明确、途径单一、起效迅速,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持久温和的作用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在复杂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方面能优势互补、协同增效、减少不良反应。本文重点对中西药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中药为主、西药为辅,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西药并重"的联合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和新药研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医疾病辨证规范和辨证论治,已成为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基本依据和主攻研究方向。《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行业标准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笔者发现,此标准围绕西医疾病辨证规范,普遍存在西医疾病临床表现与所属诸证的症状差异悬殊的问题,进而导致虚拟症状大量出现,使病辖诸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分析认为,由基于中医疾病辨证转换到围绕西医疾病辨证,学术界对可能出现的深层问题估计不足,进而导致虚拟症状乃至虚拟证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