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失眠的治疗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一。对于脑卒中后不同阶段患者失眠的治疗选择尚无定论。本文就常见的失眠治疗方法根据它们在脑卒中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失眠的应用进行详细文献回顾,为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目前关于卒中相关失眠治疗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少。现有研究不支持使用苯二氮?类治疗卒中相关失眠,研究提示睡眠卫生教育和失眠认知行为治疗、非苯二氮?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H1受体药物、部分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中医疗法等有助于改善脑卒中亚急性期和恢复期后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存在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不足,对副作用评价不足。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和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两大重要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然而其潜在的发病机制及最佳治疗、预防策略尚不明确.文中总结了关于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证据文献,旨在梳理恶性肿瘤相关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及知识空白,以及解决以...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常因肢体障碍等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文中就当前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的可能发生机制、特征、影响因素、预后、诊疗标准等研究进展做综述,以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的理解,引起临床重视,进一步展开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头痛的药物研发,提高诊治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一、脑卒中新定义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突然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最近,脑卒中的新定义已经提出,强调了影像学的作用,弱化了以往分类系统中症状持续时间的作用。在以往的分类系统中,尽管脑梗死已经在CT或者MRI上表现,但症状持续时间小于24h将被定义为TIA。现代影像学技术旨在区分组织已经梗死还是低灌注尚未达到不可逆性损害,目前普遍认为时间不应该作为区分卒中和短暂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脂血症,肥胖、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睡眠呼吸暂停[2]、电子香烟[3]、脂蛋白a增高等[4]。目前,肥胖也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5],在过去几十年中肥胖人群在不断增加。传统上,它被认为是健康状况不佳的指标。但是最近在脑卒中的人群中出现了一些“肥胖悖论”  相似文献   

6.
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展性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一段时间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等非传统风险因素已成为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研究的焦点,因为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从斑块破裂到卒中事件的发生,一直到卒中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乃至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氧化应激贯穿始终.故寻找有效的氧化损伤标志物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机制、氧化损伤程度、治疗疗效及评估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卒中是发病率、死亡率高、敛残率高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它不仅导致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则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使脑卒中康复时间延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增加死亡率。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发现有53%的患者死于PSD,其死亡率比无抑郁组高3~4倍。这表明PSD对脑卒巾的病程、康复和预后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有关PSD发生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目前PSD相关因素研究已由神经生物学因素的研究转为对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模式的探讨,本文对PSD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据估计,约20%美国人(4000~7000万)受到慢性或间断性失眠的困扰[1],而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则是治疗失眠的主要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起病6h后,虽经过临床治疗在1周内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的卒中,其发生率为脑卒中患者的30%左右,没有明确的药物可以阻止进展性脑卒中的病程,其致残率、病死率均高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脑梗死患者一旦出现进展性卒中,临床医生、患者和家属均感到失望。本文围绕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全球范围内脑卒中是致残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日益增长的非传染性疾病。脑卒中最常见的亚型是缺血性脑卒中,它是指由颅内血栓形成或颅外血栓栓塞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疾病。但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其中MicroRNAs(miRNAs)近年来已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热点。在已报道的miRNAs中MicroRNA-21(miR-21)尤为重要,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它在缺血性脑卒中中表达水平升高,提示它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的失眠问题调查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失眠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国内对脑卒中患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失眠影响生活质量,可引起心理障碍、加重躯体症状和影响康复过程[1]。我们调查脑卒中患者中失眠的患病率和临床相关因素,以期为临床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522例脑卒中患者为2002年1月至2  相似文献   

13.
简述矛盾性失眠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慢性失眠是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关注较少,现对慢性失眠的诊断、病因、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首要死亡原因,且具有复发率、致死、致残率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目前再灌注是其核心治疗方法。但由于再灌注治疗具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临床实施较困难。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启动治疗的时间窗尚没有严格的限制,本文总结了高压氧治疗在抗炎症反应、抗自由基、抑制钙离子超载、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的功能恢复、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基因治疗发展迅速,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巨大突破。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目前普遍认为是受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多基因调控的复杂的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就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作一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一种由于脑动脉狭窄或血栓阻塞导致脑血供不足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损伤的疾病。心源性脑卒中占所有AIS的25%~30%,而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占所有心源性脑卒中的79%以上,心房颤动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症状更严重,致残率、致死率更高,更易复发,病死率是非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的2倍。目前,心房颤动相关AIS的治疗方法有静脉溶栓、血管内机械取栓、桥接治疗及单纯抗凝,等。文中对上述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难题。从1985~1991年统计的年发病率为116~219/100 000,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5%。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分为动脉血栓性脑梗死21.5%、栓塞性脑梗死7.5%、腔隙性脑梗死40.6%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梗死或TIA~([1])。可出现不同的功能缺失表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即使经过系统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也被定义为由脑血流紊乱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见的死亡和成人残疾的原因.脑卒中不仅可以导致躯体功能障碍等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而且还可以导致失语、失认、记忆力障碍、执行功能障碍、视空间障碍等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发展成痴呆。近年来随着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研究人员更加关注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是目前导致全球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70%。中国是世界上卒中负担最沉重的国家之一,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1990年-2017年间各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中,脑卒中超过了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人第一大死因~([1])。如何更好地防治卒中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