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4月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40例,根据是否发生迟发性脑病分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A组)70例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非迟发性脑病组(B组)27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表现等),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合并疾病、一氧化碳接触时间、脑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压氧治疗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大于B组,昏迷时间、假愈期时间长于B组(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乳酸水平高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0.432,95% CI(0.111,0.389)〕、昏迷持续时间10 h〔OR=0.689,95% CI(0.294,0.782)〕、假愈期时间4 h〔OR=0.277,95% CI(0.111,0.892)〕和血乳酸水平5 mmol/L〔OR=0.289,95% CI(0.211,0.833)〕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保护因素(P0.05)。A组患者痴呆、大小便失禁、运动失控、反应迟钝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易发生迟发性脑病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年龄、昏迷持续时间、假愈期时间和血乳酸水平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智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普通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再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口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智功能障碍的评分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认智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并发迟发型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247例,对可疑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昏迷绝对时间病例组(18.35±1.75)h,高于对照组(10.98±3.3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昏迷时间以12h和24h为界进行等级划分后,分布也存在差异,其中病例组昏迷时间以12h~24h所占比例高,而对照组则以少于12h比例高。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压氧治疗次数分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昏迷超过24h是危险因子(OR=3.285);高压氧治疗次数超过10次则为并发迟发型脑损伤的保护因素(OR=0.334)。初步TNF-α308和TYK-rs 10876994基因多态性分析未发现,各基因型分布差异以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论中毒昏迷时间长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并发迟发型脑病的危险因素,而急诊治疗中高压氧治疗次数多是发生迟发型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痴呆病人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对不同程度影像学病变的影响。方法选2010年1月—2015年12月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经过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筛选,评分小于15分的痴呆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研究组),选一氧化碳中毒病人6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对年龄、血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进行分析,将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痴呆病人根据影像学分为轻中度和重度,并比较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20±16.52)μmol/L,高于对照组(16.42±12.23)μmol/L(P0.05)。研究组年龄为(60.50±12.20)岁,高于对照组的(44.10±15.85)岁(P0.05)。两组胱抑素、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0例中,有头颅MRI异常53例(88.3%),对照组60例异常者7例(11.7%),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影像学表现为重度病人血同型半胱氨酸为(29.59±18.36)μmol/L,高于轻中度病人(21.00±13.73)μmol/L(P0.05)。结论高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头颅MRI检查有助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痴呆病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1月间选取该院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丁苯酞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6例,比较神经功能、空腹血糖值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与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与神经功能低,治疗效果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能控制血糖,改善预后与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仅予以高压氧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死率、昏迷时间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17/18),高于对照组的72.2%(13/18)(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7%(3/18)(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19.7±6.0)h比(26.3±6.4)h(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2.2%(4/18)(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良好,且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认知功能障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患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口服,并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分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6.67%(P〈o.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CRP。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CRP均显著下降,且丁苯酞组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病人脑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亚低温治疗组(45例)。对照组只进行心肺复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亚低温以及冰毯冰帽全身降温治疗方法。评价两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测定血糖、血乳酸水平,观察并发症,评价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亚低温治疗组GCS评分、血糖、血乳酸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方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脓毒血症性休克病人血乳酸和血浆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科的脓毒血症性休克病人126例,男85例,女41例,年龄58岁~78岁,对照组60例,治疗组66例。两组均给予6 h内液体复苏、去甲肾上腺素、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即刻、6h、12 h、24 h血乳酸和血浆炎症因子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即刻、6 h血乳酸水平、血浆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4 h血乳酸水平、血浆PCT和CRP,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降低脓毒血症性休克病人血乳酸,抑制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不同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呼吸道护理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一氧化碳中毒12 h内就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一氧化碳中毒12 h后进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0天后的临床疗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碳氧血红蛋白(HBCO)、TNF-ɑ、IL-6及治疗后相关后遗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OD、HBCO、TNF-ɑ、IL-6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HBCO、TNF-ɑ、IL-6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种临床指标均显著好转;治疗后两组间SOD、HBCO、TNF-ɑ、IL-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平均昏迷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12 h内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以探讨其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4±2.6)分,高于研究组的(8.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结合了两药各自的优势,配合互补,从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组织供血、清除自由基等多个方面改善了患者病情,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迟发性脑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20例(观察组)和未经高压氧治疗患者86例(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并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窗高压氧治疗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不同时间窗临床总有效率、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有显著疗效,且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卒中后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相近,选取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98例,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RP、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及炎症控制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未增加,是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MICU进行治疗的28例重度CO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观察组(高压氧联合机械通气组)各14例,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预防感染、防治脑水肿、促进脑细胞代谢等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 h,24 h观察组的血氧分压(PaO2)、碱剩余增加高于对照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CRP、TNF-α、心肌酶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明显减轻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应用洋地黄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研究组患者在再灌注后早期给予洋地黄类治疗,对照组再灌注后未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结果用药后3 h,研究组心率开始下降(P0.05),对照组心率在再通后24 h内无明显改善(P0.05)。在用药后3 h、12 h与24 h,研究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h及24 h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开始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 h及24 h,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给予洋地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清B型利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BNP、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过性胸闷、躯干轻微皮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NIHSS评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改善血清BNP、D-D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尤瑞克林注射液,记录两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仅获得71.1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P0.05);研究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虽略高于对照组(8.89%),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尤瑞克林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有利于保障其预后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14 d后改为丁苯酞胶囊口服,累计疗程满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变化,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mRS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及Mo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Cys-C和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非痴呆型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不仅可减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治疗后改良Rankin(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