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针刺疗法产程镇痛效果。方法:89例分为两组,参照组43例给予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方式,研究组46例给予穴位贴敷和针刺配合镇痛方式。结果:参照组第1产程、第2产程及第3产程时间均比研究组长(P<0.05)。研究组镇痛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针刺配合可缩短第1、第2产程,并缓解宫缩疼痛和减少缩宫素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疗法促进脑积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50例,采用男女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Hensson脑室指数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 d、7 d、14 d 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室缩小例数明显增多(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可促进脑积水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且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痔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的100例痔术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予以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口服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主要症状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痔术后患者应用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痔术后便秘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应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干预。对两组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瘘口内径、血流均高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9%(4/46),低于对照组患者为26.09%(12/46)(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47%(43/46),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6.09%(35/46)(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联合穴位贴敷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瘘口内径和血流量,加快患者的内瘘成熟时间,降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磨汤配合排气方穴位贴敷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四磨汤配合排气方穴位贴敷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腹胀人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15.88±5.33)h,明显短于对照组(19.74±4.72)h,P0.05;首次排气时间为(24.96±7.52)h,明显短于对照组(30.89±7.39)h,P0.05;首次排便时间为(57.49±9.62)h,明显短于对照组(65.82±9.58)h,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3.3%(1/30),明显低于的20.0%(6/30),χ2=4.043,P=0.044。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肠梗阻等严重性并发症。结论:四磨汤配合排气方穴位贴敷应用于剖宫产术后患者中可有助于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腹胀发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的退热时间(0.79±0.61)d、咳嗽消失时间(4.02±0.63)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16±1.51)d、住院时间(6.10±1.3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何淑斌  林俊  姜仙荣 《新中医》2021,53(3):184-186
目的:观察胃舒贴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胃癌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胃癌根治术后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穴位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舒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舒贴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推拿能明显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全麻术后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2020年8月全麻术后肠麻痹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54例给予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30例行西药治疗。记录两组恶心呕吐、腹胀情况、术后首次排便时间、进食后无不适症状时间、术后至出院时间,比较观察两组经不同处理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在总体有效率上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医治疗组在促进全麻术后肠麻痹患者早期排便、早期进食、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上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吴茱萸热敷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全麻术后肠麻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蓝智玲 《新中医》2015,47(5):303-30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护理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予热敷小腹部、听流水声、按摩小腹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五苓散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的方法,2组均观察3天。彩超检测膀胱内残余尿量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采用导尿术患者尿管留置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85.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尿管留置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护理肛肠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次主要对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分析。方法:100例剖宫产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取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两组患者疼痛减轻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研究得出,参照组患者术后12h、1d以及2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患者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贴敷可使其疼痛减轻,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西医联合中医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0例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加味承气汤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d之后的疗效,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5.25±0.58)d,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为(5.66±1.17)d,观察组排气时间为(2.16±0.47)d,腹胀腹痛缓解时间(2.94±0.8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足穴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足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进行治疗,统计相关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刺足穴疗法疗效显著优于β受体阻滞剂疗法。结论:针刺足穴疗法疗效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上疗效显著,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急性肾绞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补液、解痉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主观疼痛评估以及短时间内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主观疼痛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短时间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黄体酮能快速有效缓解急性肾绞痛,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桂枝葛根汤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针灸疗法,观察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桂枝葛根汤(药方组成主要为黄芪、丹参、鸡血藤、葛根、桂枝、当归、牛膝、桑寄生、白芍、川芎、炙甘草、红花),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92.68%(38/41)VS 73.17%(30/41)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21±0.66)分、(2.12±0.18)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生活质量评分(76.47±5.66)分、(92.27±8.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6.21±0.52)d、颈椎恢复正常时间(7.98±0.94)d均低于对照组(9.79±1.69)d和(12.47±1.8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疗法联合中药汤剂桂枝葛根汤,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发挥明显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胡振霞  李伟  谢金霞  杨帆  王燕 《光明中医》2016,(15):2234-2236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疗效,探讨该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胸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在改善胸痹心痛病各项症状如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舌脉改善较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胸痹心痛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吕氏对穴法选穴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有效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尿酸含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方法,设为观察组,与同期41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5.61%,对照组治愈率为41.46%;观察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及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二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蒋霞 《陕西中医》2022,(7):950-953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干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LVA)、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RVA)、基底动脉血流速度(BA)、平均血流速度(Vm)]、中医症候积分、眩晕状况[月眩晕发生次数、眩晕持续时间、眩晕残障调查量表(DHI)]。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LVA、RVA、BA、Vm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 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月眩晕发生次数、眩晕持续时间、DH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灸结合穴位贴敷可以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眩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治疗,参考组芬必得、氯唑沙宗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3.3%,参考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7.8%,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遗留疼痛,促进患者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