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1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 A、B 两组,每组各57例。A 组患者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 组患者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A 组患者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 B 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9.5%,高于 B 组患者的7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 B 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在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及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赤参壮骨汤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铁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手部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2组均于术后3 d给予赤参壮骨汤治疗,连续应用2个月,并于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手部功能恢复情况、临床指标骨代谢情况;统计随访过程中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手部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 00%、66. 67%,观察组手部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总主动屈曲度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治疗后2组血清BGP、OPG、BMP2、IGF-Ⅰ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 0. 01),但2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过程中观察组骨折延迟愈合及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克氏针内固定术术比较,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加良好,对手部功能的干扰更小;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赤参壮骨汤可显著提升患者骨形成指标水平,有利于骨折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掌指骨骨折,临床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用手术固定方法有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和开放复位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等。克氏针固定限制了手指的早期功能锻炼,使疗效受影响。故近年来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日益增多。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先后收治不稳定掌指骨骨折48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择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时段内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共74例,以随机抽签法划分为参照组(37例,克氏针内固定救治)、试验组(37例,微型钢板救治),评估患者骨折效果.结果 和参照组比较,试验组骨折愈合优良率较高,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微型螺钉与克氏针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型螺钉与克氏针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Ⅱ型、Ⅲ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克氏针固定和微型螺钉固定。对2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肌力、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例随访2~8年,平均4.1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1,P=0.08)。两组Broberg和Morrey评分比较,螺钉组优于克氏针组。与健侧相比,螺钉组肘关节伸屈度减少度数、前臂旋转减少度数、伸肘肌力减弱百分比、屈肘肌力减弱百分比、旋前肌力减弱百分比、旋后肌力减弱百分比、握力减弱百分比均小于克氏针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肘腕关节炎及明显桡骨上移;共发生骨化性肌炎7例,克氏针组5例,螺钉组2例,两组骨化性肌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3 4,P=0.535 8)。结论: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2月-2012年2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58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62例,并将上述病例按掌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分组对应比较。结果:掌骨骨折:两组在平均愈合时间及TAFS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微型钢板明显优于克氏针。近节指骨骨折:两组在平均愈合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微型钢板亦优于克氏针,但在TAFS评分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中节指骨骨折:两组在平均愈合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在TAFS评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克氏针要优于微型钢板。两组在伤口浅表感染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及近节指骨骨折优势明显,可优先选用;克氏针在治疗中节指骨骨折愈合时间与微型钢板无明显差异,但功能恢复(优良率)占优,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带螺纹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62例。结果:所有骨折愈合,无出现克氏针松脱,所有病例上肢肌力、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T形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飞  贾红伟  吕松峰 《中医正骨》2007,19(11):31-32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十分常见,占急诊骨折的17%左右〔1〕。大多数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尤其是累及桡骨关节面的骨折,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常不能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可出现桡骨短缩及骨折再移位,最终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腕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2〕。但该类骨折开放复位后,由于骨质粉碎严重,单纯应用T形钢板螺钉固定,无法为内固定物提供足够的支撑〔3〕。针对桡骨远端骨质粉碎后不易着钉的特性,作者于2004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T形钢板…  相似文献   

11.
李成 《中医临床研究》2013,(18):118-118
探究我院用克氏针复位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尺骨鹰嘴骨折是涉及肘关节的骨折,其治疗要求达到骨折解剖复位。若治疗不当可致骨折迟缓愈合或畸形愈合,易遗留肘关节创作性关节炎致肘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3~68岁,中位数45岁。C3~C5狭窄16例,C3~C6狭窄9例。发育型狭窄18例,退行性狭窄7例。病程1~7年,中位数4年。均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测定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评价颈肩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型颈椎病评分量表(17分法)评价颈髓功能,采用Odom评级标准评价整体疗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时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增大(5.25°±3.05°,8.02°±3.13°,t=3.169,P=0.003;38.48°±13.60°,56.12°±12.90°,t=4.705,P=0.000),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和ODI均减小[(7.69±0.53)分,(3.14±0.21)分,t=39.906,P=0.000;(21.75±5.48)分,(10.13±2.12)分,t=9.888,P=0.000]。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2±1.51)分,(14.75±3.32)分,(16.53±3.52)分,(16.78±3.66)分,F=41.001,P=0.000];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P=0.000;P=0.000;P=0.000)。术后12个月时,按照Odom评级标准评定,优12例、良10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评定为差的1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控制。1例患者术后出现背部疼痛,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均未出现吞咽困难、脊髓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减轻颈肩部疼痛症状、改善颈髓功能,总体疗效较好,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术后3天进行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防2~12个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8~12周,无1例出现骨不连及钢板螺丝松动等并发症,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5.7%。结论:微型钢板内同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2~88岁,中位数43岁。左侧10例,右侧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股骨中段骨折2例,股骨干延长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股骨近端或远端多段骨折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 d,中位数5 d。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中位数13周。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94~98分,中位数96分,优15例;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0~97分,中位数89分,优14例、良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股骨骨折,骨折愈合率高、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后加用自拟活血补骨汤,对照组仅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各项指标差异,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结果术后1周、2周时2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治疗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治疗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骨痂出现时间、住院时间及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自拟活血补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病程,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plate,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5例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患者的病例资料。37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28例采用PFLP内固定治疗(PFLP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①一般指标。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小于PFLP组[(8.05±1.75)cm,(15.05±6.36)cm,t=15.254,P=0.000;(124.50±8.50)mL,(315.50±6.50)mL,t=76.652,P=0.000],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PFLP组[(53.50±5.50)min,(74.50±7.60)min,t=27.652,P=0.000;(38.50±1.85)d,(64.50±3.35)d,t=30.746,P=0.000;(11.24±1.22)周,(14.06±1.53)周,t=1.620,P=0.026]。②Harris髋关节评分。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6.352,P=0.109);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214,P=0.038);术后不同时间点之间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6.836,P=0.016);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2组的升高趋势一致[(67.45±4.30)分,(80.35±3.00)分,(88.65±4.20)分,F=4.251,P=0.041;(56.26±2.40)分,(68.25±4.60)分,(78.37±3.30)分,F=7.528,P=0.012];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FNA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PFLP组(t=1.763,P=0.031;t=1.635,P=0.035;t=1.586,P=0.046)。结论:PFNA内固定与PFLP内固定治疗A2.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大转子外侧壁冠状面破损,均能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前者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患者术后可以较早开始负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LCP钢板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2008年期间治疗的3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病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评定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肩关节的功能.结果: LCP钢板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38例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0个月,其中优21例,良11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为86.8﹪.结论:运用LCP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具有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患者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8~52岁,中位数3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AO分型,A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3例,B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C2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4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1型舟骨骨折5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B2型舟骨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 d,中位数5 d。术中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再根据舟骨骨折情况,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舟骨骨折。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中位数16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8~16周(中位数11周),舟骨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中位数4个月)。末次随访时,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范围为120°~180°,中位数138°;Mayo腕关节评分(88.44±7.98)分,优10例、良6例、可2例。均无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损伤及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和舟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舟骨骨折,骨折愈合好,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者23例(A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者27例(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同时比较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0.74±10.16) min]、术中出血量[(192.96±50.29) mL]、术后引流量[(52.78±10.59) mL]及住院时间[(9.78±2.14) d]均少于A组[(92.17±11.66) min,(242.61±63.48) mL,(74.35±20.91) mL,(14.22±4.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46,P=0.000;t =3.085,P=0.003;t =4.705,P=0.000;t =4.733,P=0.000).②Constant-Murley评分.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12.65±1.92)分,(13.19±1.59)分]、日常生活能力[(15.73±2.20)分,(15.93±2.25)分]、肩关节活动度[(28.70±7.71)分,(30.59±7.72)分]、上肢肌力评分[(13.48±3.37)分,(13.30±3.18)分]及Constant-Murley总分[(70.57±9.31)分,(73.00±7.61)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2,P=0.289;t=-0.295,P=0.769;t=-0.866,P=0.391;t=0.196,P=0.845;t=-1.018,P=0.314).③安全性.2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 ~72个月,中位数51.5个月.A组1例患者出现肩关节僵硬,1例发生肱骨头无菌性坏死,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B组1例患者出现关节不稳,未发生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1,P=0.886) 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因此,对于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合并重度骨质疏松者,建议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