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发布说明我国中药材产业进入新的、高水平的发展机遇期;另一方面,"屠呦呦"效应不仅助推了该产业的发展,也预示着该产业的国际竞争日渐剧烈。在机遇与竞争高位并存的新"形势"下,中药材产业现代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成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前沿课程,分子生药学是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对培养现代中药材产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显得尤为重要。分子生药学不仅继承传统生药学的观念,弥补其不足,还处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不断地推陈出新,进而促进生药学的发展。这些也是分子生药学的教学难点,很难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因此,该文从全国分子生药学教学的现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社会认同、课程自我理论和实践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阐述可能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级中药材产业人才,满足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分子生药学是分子生物学和生药学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学科课程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均有其重要意义。各大院校在分子生药学实验课程设置中的首选为"中药分子鉴定",普遍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而分子生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极强前瞻性的学科,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了解这门学科,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最新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宽度,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该文对分子生药学学科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平台建设、师资培养、学术交流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希望实验教材内容制定由易到难、由验证性实验到综合性实验,建设合理规范、高效利用的实验平台,实验课程涉及多领域时可由多专业老师共同完成,鼓励积极开展和参与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期促进分子生药学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药学课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勇  刘春生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7):2450-2452
作者从教学的角度,针对分子生药学课程在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结合分子生药学的学科特点,总结分析了分子生药学课程总体概况,详细剖析和归纳了分子生药学课程的三大特点、基本研究内容与任务、学习方法等,展望了分子生药学的发展方向和态势;其目的是简明扼要的让学生对分子生药学课程有一个明晰的、总体的认识,以期达到分子生药学课程教学推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1):643-645
分析了分子生物学与生药学结合的理论基础,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其在药材鉴定、生产和有效成分获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提出了分子生药学(Mole-cularPharmacognosy)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深入研究的工具[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的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校开设的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选修课有着15年的历史,在本校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品质,提高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贡献度,我们在选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86例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需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临床科学研究及宽口径就业背景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既需要扎实的临床医治能力又需要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单分子生物学作为当前生命科学前沿学科,已成为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因此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此门课程显得尤为必要。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深入探讨首次对本科生开设单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必要性、意义、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及评价,不仅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课程建设提供启发和借鉴,也为其他高等中医药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DNA分子标识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肖小河  刘峰群  袁海龙  贺承山  史成和 《中草药》2000,31(8):561-564,65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药学中应用研究方兴未艾。综述了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近缘易混淆生药鉴定、药材道地性研究、中药质量标准化、中医药古迹考证、药材种子种苗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及偏隍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问卷的形式对我国28所机构的分子生药学教学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开课时间、专业、学时、课程性质、授课方式方法、理论和实践课内容、考核方式、教材选用、教学成果以及师资状况等,并用SPSS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调研结果显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至少已有20所院校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分子生药学课程,分子生药学教育在我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为促进该学科的纵深发展,应增加对该学科的投入并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药学在蒙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生药学为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通过联系分子生药学的理论和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分析了分子生药学在蒙药中的应用研究方向,认为它在蒙药的鉴定、蒙药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的评估及保存、蒙药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调控,以及蒙药材的道地性及分子机制等研究方面具有新的指导意义,并为蒙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淳  井欢  王艳杰  贾连群  刘春英 《中医教育》2012,31(1):59-60,73
基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跨学科视野下创建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该课程着重突出学科交叉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的理念,通过融合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中西医结合基础课程,开设系列性综合实验,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因此,开设综合性实验技术课程,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良好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I0001-I0001
中药生药学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胡世林,学科带头人黄璐琦,后备学科带头人邵爱娟、郭兰萍。学科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3个明确、稳定、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方向;中药材品种考证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中药材道地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子生药学研究。本学科研究方向突出了中医药特色(中药材品种考证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体现了国家重大需求(中药材道地性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抓住了学科研究的前沿(分子生药学研究)。中药生药学学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中药鉴定学、植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通过形态性状、粉末显微,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及遗传物质的分析,对中药材的基原、品种古今演变,药材品质等进行真伪优劣研究。学科外延是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本学科目前在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18项,市级1项,局级4项;主持17项《国家级12项,市局级5项),参加6项(均为国家级项目),经费总计2171万元。本学科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5家单位建立了协作共建关系。与国内外多家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积极开展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与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巴基斯坦HEJ、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建有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学科人员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目前共计24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3人,大学本科9人,其余8人。中医院校毕业  相似文献   

12.
主题:资源、鉴定、质量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分类与鉴定、栽培与保护及有效成分生产的一门科学,是生药学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分支。随着近年来本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中药资源和中药鉴定研究领域的作用已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识。2012年分子生药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培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中药学科评议组通过半数同意增设"分子生药学"为二级学科。迄今为止,全国已有不少中医药  相似文献   

13.
从《分子生药学》的课程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设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思考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该门课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中医院校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成就斐然,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医药人才.与此同时,"中医人才异化"、"中医从业者众,中医事业后继乏人"的现象,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医教育与管理者所认识和忧虑[1].究其原因有多种,但中医人文教育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众多中医教育家从调整中医院校中西医学课程开课比例和顺序、加强中医经典教学、中医思维培养等多种角度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征,以区域性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可有效加强和改进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与方法已广泛地应用于生药学的各个领域,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中的SCIE数据库为文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从论文年代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研究影响力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分子水平生药学研究的国际发展态势和我国的影响力,并采用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为基础.初步绘制国际分子水平生药学研究热点。1995年之后国际生药学分子水平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美国、中国、日本等合作紧密,研究热点集中在分子鉴定研究、遗传多样性等方面。我国科学家研究的高影响因子期刊发文量和引用次数等均位于国际前列。国际分子水平生药学研究发展迅速,我国研究具有明显的影响力,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研究技术、建立初步科研思路,根据学生知识背景和学科自身特点,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从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选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反思。通过教学改革既让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原理、技能和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系统的科研思路,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教学方法改革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用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我校自1996年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以来,选课需求逐年增加,建立符合中医院校办学特色的医用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将介绍多年来我们不断进行的医用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速中医药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型后备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分子生药学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概况 ,以国内近年来的有关论文为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分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在植物药材、动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及其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全国2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并分析不足之处。结果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专业设置课程名称不规范,中西医课程比例相差较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现象普遍存在,选修与必修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结论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亟需制订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专业认证标准与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生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行创建生药学课程多方位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以课堂主导教学为主,结合课外及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生药学课程多方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