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如何提高老龄化人群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肠道微生物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影响着机体的衰老状态。肠道微生物群被称为"第二基因组",大量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性。在老年人中,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降低。肠道生理功能、饮食结构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肠道菌群也发生相应改变,肠道菌群与免疫、促炎和抗炎因子平衡等相关,肠道菌群失调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相关。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也可能引发衰老型相关疾病,本文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的研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排便不尽、粪质干硬、腹痛等[1].研究显示,我国功能性便秘的发病率占总患病率的8.2%,并与年龄呈正相关[2-3].本病至今未发现确切的病因,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情志不畅等因素均可诱发疾病.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观念已经从使用泻药及手术治疗等逐渐转向改善机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菌群成为了新的关注点.研究表明,便秘的发病机制与水通道蛋白[4]、肠神经系统病变[5]、Cajal间质细胞功能异常以及肠神经递质[6-7]等物质密切相关.故本文从肠道菌群方面对功能性便秘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清稀如水为主证的中医病证,现代研究已证实其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泄泻尤其注重把握证候的准确性.泄泻证候研究对制订泄泻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基于中医理论与微生态理论存在许多共同的认知基础,以及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  相似文献   

4.
肠道菌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不仅与营养、免疫、代谢有着重要关系,而且与疾病存在一定联系。虽然宿主-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研究描述了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尽管二者之间的关系仍在发展中。本文基于“肠-肾轴”理念,对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此外还介绍了潜在的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重建二者共生关系,希望对肾脏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长,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尤其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诱发因素众多且发病机制复杂,对骨质疏松的阐释一直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如何更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亦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吸收、肾脏排泌和骨骼调控的钙、磷平衡和稳态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体内钙、磷平衡和稳态是正常骨稳态的关键。同时作为寄居在胃肠道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多种影响代谢的调节物,间接或直接且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防治骨质疏松被广泛证实。因此,进一步探索肠-肾-骨骼轴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起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进行了大量探索,发现中医药能干预肠道菌群表达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该文从“肠-肾-骨骼轴”为基础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对肾与骨质疏松、肠与骨质疏松、肠-肾轴的中西医结合论述及从肠论治肾、肠与骨质疏松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生态系统存在于人体的不同区域,而超过70%的微生物群生活在胃肠道中,与宿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我们将这些与人类消化道相关的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2].肠道菌群可参与糖脂平衡、饱腹感、能量的调节,并有抗炎、抗癌等作用,因此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引起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1,3].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治疗成本将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增加[4].因此,关注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而调节肠道菌群则是防治糖尿病治疗成本的一种新途径.目前关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行疾病干预的研究越来越多,如通过益生菌[5]、粪便移植[6]、Roux-en-Y胃旁路术(RYGB)[7]等重塑肠道菌群.中医药不论是单味、复方中药,还是针灸及拔罐等特色疗法在防治代谢性疾病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8].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肥胖、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衰老,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目前老年痴呆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口服益生菌,增加菌群的粘附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8.
肥胖已成为威胁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作为一种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相互作用 等影响的复杂疾病,肠道菌群在该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肠道菌群改变与肥胖的作用机 制角度,综述肠道菌群在肥胖发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药干预肠道菌群对肥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陈秀琴  黄小洁  石达友  郭世宁 《中草药》2014,45(7):1031-1036
肠道菌群对人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中药多数是以口服的形式进入消化道,因此肠道内的微生物对中药的代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产生影响。从疾病与肠道菌群状态的关系,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对中药代谢的影响以及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66-668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肠道菌群失调导致FC发病的机制可能为益生菌减少、肠-脑轴失调;运用益生菌治疗FC的机制可能为改善肠道微环境、缩短结肠传输时间。结论:笔者从正常肠道菌群与FC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出发,说明肠道菌群属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并进一步说明其内在机制及益生菌对于FC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回顾及评论,以期为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由一千多种不同的物种组成,其结构和代谢产物随宿主年龄、饮食结构及肠道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人类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已被证明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影响骨关节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其中包括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几种常见...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是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自闭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影响范围广的疾病,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对自闭症的发病和治疗可能存在影响。因此,文章从肠道菌群切入,探索肠道菌群与自闭症相关性,以期对自闭症的防治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单纯性肥胖最为常见,是造成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学认为肥胖多因饮食无度,嗜食膏粱厚味,影响脾之运化所致。脾虚导致脾不布津,精微物质不能为脏腑功能活动利用,郁滞于体内而形成痰湿,痰浊膏脂瘀积,继而产生肥胖。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从而发生肥胖。若长期食用大量的高能量、高脂肪食物,肠道中的厚壁菌门细菌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系统生物学的背景下,肠道菌群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热点话题。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状况关系密切,中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中药有效成分,使其更易被机体吸收,还有增强药效、减毒或者增毒的作用。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多组学技术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中药及中药复方发挥药效的作用物质基础及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实现中药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齐  高霞  耿婷  黄文哲  刘丽芳  王振中 《中草药》2017,48(17):3629-3635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内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联。其特点是数量大、种类多,一旦失调,将会引发各种疾病。中药对肠道菌群的稳态具有调节作用,同时肠道菌群对中药成分具有代谢转化作用,中药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研究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无明显胃肠道结构改变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得出明确定论。目前有相关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是IBS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IBS可通过微生态制剂、粪菌移植、三氧疗法、中医药疗法等缓解IBS引起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对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运用中医药、西药治疗IB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系统阐明该病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探讨中医药治疗肠道菌群紊乱的可能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4家医疗、研究机构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经过近3年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对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7位成员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人体代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鉴定出肠道内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一些重要细菌。研究论文目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肠道菌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引起低度炎症、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诱发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加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对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肠道菌群与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为主要发病特征且与免疫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免疫疾病有密切关系,尤其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系密切。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紊乱的机制有相似之处。通过中医辨治对肠道菌群维持稳态的研究,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角度进行探索,为调节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对目前关于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西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与调节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1)将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HFD(high-fat diet)组和APS低中高(在高脂饮食中添加分别添加2%,4%,或8%的APS)剂量组。利用高脂饮食连续喂养8周诱导出小鼠肥胖模型,给药组同步喂养,每周进行称重。实验周期结束后,收集各组粪便样本,利用基于细菌16S r DNA测序的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了APS对于高脂喂养小鼠肠道菌的影响。2)将1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n=5),分别为HFD_R组(HFD_Receptor)和APS_R组(APS_Receptor),每天分别灌胃来自HFD组和APS低剂量组(2%APS)小鼠的新鲜粪便提取液进行肠道菌移植,前八周给予正常饮食,后四周更换为HFD。结果:APS能够明显抑制高脂喂养小鼠肥胖的形成、减轻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脏TG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恢复高脂喂养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增加拟杆菌(Bacteroidetes)与厚壁门(Firmicutes)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的相对丰度,并且,APS的减肥效应能够通过肠道菌移植转移给高脂喂养受体小鼠。结论:APS对高脂喂养小鼠具有减肥作用,且APS的减肥作用与调节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