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5例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3例,每晨给予厄贝沙坦150mg和氨氯地平5mg;对照组102例,每晨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12.5mg。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舒张压(DBP)、清晨、白天、夜间SBP和DBP、24h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24h舒张压变异性(DBPV)。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4h、清晨、白天、夜间SBP和DBP、SBPV均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DBPV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压达标率及晨峰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具有更佳的血压达标率、更优的晨峰控制率和更低的血压变异率,更适合于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80岁以上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变化. 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和非单纯收缩期高血压(NISH,指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升高)各10例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以及反应性充血时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NID),用于评估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并检测心脏功能.结果NISH组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均明显高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6,P<0.01),而动脉硬化指数(β)则明显小于I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反应性充血状态下NISH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亦明显高于ISH组(P=0.014).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PWS)NISH组则明显小于ISH组(P=0.031).多因素分析结果FMD、β是与肱动脉容积扩张性(VD)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论两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均降低,同时ISH组患者动脉的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明显低于NISH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非那雄胺联合治疗对非杓型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血压晨峰的改善效果。方法 190例非杓型高血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2例,试验组108例;对照组予以替米沙坦治疗,试验组予以替米沙坦+非那雄胺治疗;比较两组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d SBP、d DBP、d PP);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24 h SBP、24 h DBP、24 h PP;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n SBP、n DBP、n PP;治疗前后血压节律变化、血压晨峰、前列腺体积、夜尿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后3、6、12个月d SBP、d DBP、d PP、24 h SBP、24 h DBP、24 h PP、n SBP、n DBP、n 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晨峰值、夜尿次数、前列腺体积低于对照组,血压节律改善(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非那雄胺联合应用于非杓型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晨峰值,改善血压节律,明显减少夜间排尿次数及前列腺体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fosinopril)对原发性高血压肱动脉血液动力学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n=42)和吲哚帕胺组(indapamide,n=38)分别于治疗前、后4周和8周进行血压测量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和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作为反映动脉功能的指标.结果分别接受福辛普利和吲哚帕胺治疗的2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周后血压均得到满意控制,福辛普利组肱动脉内径、CSC和VD均增加,阻力指数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改善.结论福辛普利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肱动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晨峰现象,分析血压晨峰现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59例,其中年龄45岁~59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年组)61例,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老年组)98例。根据收缩压是否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根据血压分级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和3级高血压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集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晨峰发生率为32.65%,明显高于中年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晨峰发生率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晨峰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脉压(24 hPP)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晨峰组中,血压分级越高的病人,血压晨峰峰值越高(P0.05)。结论年龄、24 hSBP、24 hPP、血压分级是影响血压晨峰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技术在检测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例正常人应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分别对心脏和肱动脉扫查.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ross-sectional Compliance CSC)和容积扩张性(Volumic Distensibility VD)作为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相比,CSC、VD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分别为34.87±0.01 10-3mm2.mmHg-1比19.88±0.028 10-3mm2.mmHg-1,P=0.029;2.86±0.88 10-3mm2 .mmHg-1 vs 1.61±0.26 10-3mm2.mmHg-1,P=0.016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Pe/Pa),阻力指数(RI )是与CSC关系最为密切的参数.结论:超声具有直观、准确、实时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心内科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日间、夜间及24 h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变异性,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24 h平均SBP、夜间平均S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BP昼夜差值、DBP昼夜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 SBP标准差、24h日间SBP标准差、日间SBP变异系数、夜间SBP标准差、夜间SBP变异系数、夜间DBP标准差、血压晨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观察组患者血压变异性较观察组增高,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患者的血压昼夜调节影响较大,可能与血糖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肱动脉血压与主动脉根部血压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临床需要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208例,在动脉穿刺成功后冠脉造影前同步测量主动脉根部血压和肱动脉血压各3次,取平均值,造影结果由2位以上专家判断,并测量身高、体重、臂围、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WHR)、腰围/身高(WHtR)、平均血压(MBP)、主动脉根部收缩压(SBP)与肱动脉SBP的差值(S-S)、主动脉根部舒张压(DBP)与肱动脉DBP的差值(D-D)。结果:肱动脉血压与主动脉根部血压明显相关,SBP、MBP、DBP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6、0.58(P<0.01)。以血压正常和冠脉正常者肱动脉血压与主动脉根部血压相关性更高,SBP、MBP、DBP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0、0.64和0.92、0.84、0.68(P<0.01)。血压异常、冠脉狭窄、女性SBP相关性好,而DBP相关性较差,分别为0.52、0.48、0.49(P<0.01)。主动脉根部血压测值总体上高于肱动脉血压测值[S-S:-39~40(6.35±12.50)mmHg;D-D:-47~55(5.63±11.17)mmH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S-S与年龄、性别、臂围、WHR、WHtR、腰围、臀围均无关,D-D与WHR、WHtR、腰围、臀围、年龄相关,回归方程式为:D-D=329.74 76.88WHR 3.62腰围-3.42臀围-0.17年龄-375.82WHtR。结论:①主动脉根部血压与肱动脉血压有明显相关性;②WHR、WHtR、腰围、臀围、年龄影响主动脉根部与肱动脉DBP测值的差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及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晨峰是否超过23.58mmHg分为晨峰组(60例)与非晨峰组(60例),均予以替米沙坦80~160mg/d治疗6月,治疗前后行动态血压、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与血压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左室肥厚发生率(36.7%比51.6%)、左房内径扩大率(26.7%比41.7%)明显升高(P均〈0.01);与治疗前比较,晨峰组经替米沙坦治疗6月后收缩压(SBP)差值[(32.7±4.2)mmHg比(21.2±6.7)mmHg]、舒张压(DBP)差值[(20.3±3.6)mmHg比(13.5±7.4)mmHg]明显降低(P〈0.01),而非晨峰组SBP、DBP差值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两组替米沙坦治疗6月后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程度与心脏重构密切相关,替米沙坦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晨峰血压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对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测价值。方法:126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AMBP)检查,分为晨峰血压阳性组(61例),晨峰血压阴性组(65例);检测每个患者的血清Cys-C。预计随访24个月,观察终点AMI。用Partial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晨峰血压和Cys-C与AMI的相关性。结果:与晨峰血压阴性组比较,晨峰血压阳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清Cys-C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HDL明显减低(P0.05)。全部患者随访中位数16.5个月(5~28个月)。总共发生AMI7例(5.56%),晨峰血压阳性组5例(8.19%)晨峰血压阴性组2例(3.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tial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糖等因素后,晨峰血压阳性组SBP和DBP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5);晨峰血压阳性组血清Cys-C与AMI发生呈正相关(P0.012)。结论:晨峰血压(SBP、DBP)和血清Cys-C高水平具有预测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发生AMI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治疗12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平均血压、血压变异性、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间收缩压均数(d SBP)、日间舒张压均数(d DBP)、夜间收缩压均数(n SBP)、夜间舒张压均数(n DBP)、24 h SBP、24 h DBP、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 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 DSD)、24 h SSD、24 h DSD、ET-1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研究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d SBP、d DBP、n SBP、n DBP、24 h SBP、24 h DBP、d SSD、d DSD、n SSD、n DSD、24 h SSD、24 h DSD、TC、TG、LDL-C、ET-1显著降低,HDL-C、NO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奥美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且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压变异性,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人晨峰高血压现象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晨峰现象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两组病人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在24h平均收缩压(24hA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ASBP)、醒后2h平均SBP、醒后平均DBP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晨峰血压控制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降压疗效相近(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人晨峰现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和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入选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3例,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单纯高血压组97例与高血压伴MS组8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分析两组的BPV和血压晨峰指标。结果合并MS的高血压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 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24h收缩压标准差(24h S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 S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 SBPSD)、血压晨峰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结论代谢综合征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BPV以及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动能和内皮调节功能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的损害,为临床选择敏感反映高血压患者预后危险性的指标。对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6例正常人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测定仪进行检测,颈动脉-股动脉PWV(CPWV)作为反映动脉扩张性(Distensibility)的参数,并能敏感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二维超声分别测定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SC),容积扩张性(VD)和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用于评价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CPWV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P=0.0483),CSC,VD高血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02,P=0.0196),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在高血压组显著降低(P=0.013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D是与内皮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r=0.3995,P=0.0011)。结论为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的损害,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缓冲功能降低的原因。二维超声检测动脉扩张性的改变能敏感反映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的损害,为临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无创指标,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42例肥胖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观察组,118例)和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组(对照组,12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血压晨峰、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 (1)两组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h平均舒张压(diastole blood pressure,DBP)、白昼SBP、白昼DBP、夜间SBP、夜间DBP、晨峰SBP、晨峰DBP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24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e blood pressure vriability,DBPV)、夜间DBPV无改善(P0.05),余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平均SBP、白昼SBP、夜间SBP、夜间DBP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4)血压变异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4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9.47±2.04)%vs(10.40±2.76)%]、白昼SBPV[(10.62±2.41)%vs(11.28±2.31)%]、夜间SBPV[(8.34±2.53)%vs(10.55±2.63)%]、夜间DBPV[(10.37±2.12)%vs(12.68±2.64)%];昼夜节律[(9.54±1.24)%vs(6.25±1.1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改善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但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效果更佳,尤其在降低夜间血压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分级与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之间的关系和影响baPWV的危险因素.方法 测定252例EH患者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血生化指标,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患者baPWV,进行不同血压水平和baPWV之间比较.结果 1)高血压3级组的baP-WV显著高于高血压1级组(P<0.05);高血压3级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1级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3级组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高于1级、2级高血压组(P<0.05).2)baPWV与24 h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脉压(PP)、白昼SBP、白昼PP、白昼及夜间SBP负荷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3)baPWV增高者的年龄、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4)baPWV与年龄、SBP、PP、FPG、2 h PG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年龄与FPG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3级患者动脉僵硬程度显著增加;24 h平均SBP及PP、白昼及夜间SBP负荷越高,baPWV越高;年龄、FPG升高是影响baPWV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23例,按照年龄患者被分为低龄组(60~79岁)137例、高龄组(≥80岁)86例。同时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血压正常老年人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情况。结果:动态血压比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低龄组、高龄组的血压24h均值[24hSBP:(117.63±11.53)mmHg比(132.04±11.23)mmHg比(144.26±12.87)mmHg]、日间均值[dSBP:(119.85±13.20)mmHg比(134.26±13.52)mmHg比(146.83±10.64)mmHg]、夜间均值[nSBP:(115.48±9.74)mmHg比(128.76±10.85)mmHg比(141.67±13.42)mmHg]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与低龄组比较,高龄组DBP的24h均值、日间均值和夜间均值显著降低,SBP、PP的24h均值、日间均值和夜间均值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有效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异常波动,且年龄越大,其血压波动越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院体检者120例,根据体检者血压分为对照组(血压正常者75例)和研究组(隐形高血压者45例),检测入选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MAU及硬化系数β值。结果研究组自测收缩压(SBP)、自测舒张压(DBP)、DBP变异性及SBP变异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MT、MAU以及硬化系数β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自测SBP变异性和自测DBP变异性均与IMT、MAU及硬化系数β值呈正相关(P0.05);隐性高血压患者SBP变异性是IMT、MAU以及硬化系数β值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较大,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调节功能的损害 ,为临床选择敏感反映高血压患者预后危险性的指标。对 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16例正常人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 (PulsewavevelocityPWV)测定仪进行检测 ,颈动脉 -股动脉PWV(CPWV)作为反映动脉扩张性 (Distensibility)的参数 ,并能敏感反映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二维超声分别测定肱动脉横断面顺应性 (CSC) ,容积扩张性 (VD)和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用于评价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CPWV在高血压组显著升高 (P =0 .0 4 83) ,CSC ,VD高血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30 2 ,P =0 .0 196 ) ,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在高血压组显著降低 (P =0 .0 130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VD是与内皮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 (r =0 .3995,P =0 .0 0 11)。结论为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的损害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缓冲功能降低的原因。二维超声检测动脉扩张性的改变能敏感反映高血压患者动脉缓冲功能和内皮功能的损害 ,为临床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无创指标 ,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7例,其中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6例(观察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1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性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患者血脂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24 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血压变异性〔收缩压变异性(SBPV)和舒张压变异性(DBPV)〕。结果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 SBP和DBP、日间SBP和DBP、夜间SBP和DBP及SBPV、DBP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较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高,血压变异性升高可能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