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炎性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ACS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并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胱抑素C(Cys-C)、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Cys-C、ET-1、vWF、VEGF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CD62p、GPⅡb/Ⅲ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ACS病人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CSF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85例(对照组),CAG示CSF者85例(慢血流组),以及CAG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者85例(狭窄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浆中NO、ET-1的水平。结果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ET-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ET-1低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N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血浆NO高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慢血流组和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1升高、NO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尿酸升高以及吸烟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吸烟可能参与CSF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病人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易患因素。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河北燕达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45例。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浆ET-1与NO水平。结果尼可地尔组较常规治疗组可显著改善CSF病人胸痛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可地尔组在治疗1个月时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内皮素-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尼可地尔组治疗1个月时一氧化氮水平较常规治疗组升高;内皮素-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F与吸烟史水平有相关性(β=1.268,OR=4.592,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症状,吸烟可能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86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观察组(n=44例)和辛伐他汀对照组(n=42例)。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变化,观察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水平明显升高,ET-1明显下降,hs-CRP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7%)显著高于观察组(2.3%)(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组患者98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hsCRP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患者血清sCD40L的浓度.结果: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微血管性心绞痛组血清hsCRP和sCD40L浓度均低于冠心病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TFC)、胸痛症状变化、血清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硫酸乙酰肝素(HS)及透明质酸(HA)、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变化及胸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FC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LAD的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LOX-1、TNF-α、hs-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糖萼损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及ET-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里克特量表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里克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可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修复血管内皮糖萼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龙通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芪龙通络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VEGF、NO、ET-1、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VEGF、NO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和NIHSS评分则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芪龙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急性期脑梗死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T细胞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10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和尼可地尔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5mg,3次/d),治疗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浆hsCRP、sCD40L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浆hs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尼可地尔组患者血浆hsCRP[(2.63±0.25)mg/L比(1.80±0.28)mg/L]、sCD40L[(71.88±3.71)pg/ml比(55.25±2.47)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01)。尼可地尔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43%比56.86%,P=0.02)。结论:尼可地尔可显著提高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而且能降低患者的血浆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T细胞CD40配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有心绞痛症状,且有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20%)的冠心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尼可地尔。两组均实施平板运动试验,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的可疑阳性率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可减轻微血管性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狭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5例颈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辛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颈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清VEGF、ET-1、NO水平及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比较,研究组病人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流速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颈动脉狭窄病人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血流,明显提高脑部供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病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拟实施PCI手术治疗的106例NSTEM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2级10例(18.87%),3级43例(81.13%),对照组TIMI 2级14例(26.42%),3级39例(7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MDA、ESM-1、ET-1、NO、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ESM-1、ET-1、vW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NO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MDA、ESM-1、ET-1、vW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CI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NSTEMI PCI后病人,在保证心肌灌注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用氯吡格雷(clopidogrel)治疗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对病人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ligand,sCD40L)的影响,了解该药对ACS斑块稳定性和免疫炎症抑制的作用。方法128例初次确诊为ACS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氯吡格雷治疗组6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CS病人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氯吡格雷治疗组66例ACS病人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从(11.8±3.1)μg/L下降至(5.7±3.0)μg/L,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早期ACS,可明显降低病人sCD40L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因可疑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患者60例,采用TMI记帧法记录各支冠状动脉的TMI帧数,冠状动脉平均的TMI帧数>27为CSF,将患者分为CSF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术24h后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测定.结果 CSF组患者血NO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F患者可能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参与CSF现象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4月因心绞痛入院后证实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运动平板试验情况、心绞痛发作频率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可改善病人症状,并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冠脉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运动对ET-1、NO和CG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冠脉重建术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降钙索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康复运动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56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0例冠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按随机原则此66例患者被分配入康复运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3例。两组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运动治疗组还接受12周康复运动治疗。观察疗程前后两组ET-1、NO及CGRP水平的变化。结果:康复运动治疗组12周疗程前、后ET-1、NO及CG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运动组与常规治疗组的ET-1、NO、CGRP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治疗组疗程前、后ET-1、NO、CGR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运动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冠脉重建术后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柔脉合剂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芪柔脉合剂。比较两组Hcy水平、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中内膜厚度、Crouse积分、血脂、炎性因子。结果两组治疗后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rouse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cy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一氧化氮(NO)较治疗前升高,内皮素-1(ET-1)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O明显高于对照组,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柔脉法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降低冠心病病人Hcy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病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显著改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他汀组(n=24)和联合用药组(n=26),他汀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联合用药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及尼可地尔5 mg,3次/d;疗程为6个月。6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及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他汀组及联合用药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优于他汀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TC、TG、LDL、hs-CRP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与他汀组治疗后相比,TC、TG、LDL-C差别无显著性,而hs-CRP及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及尼可地尔合应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进而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效果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PCI术后复发心绞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0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6 min步行试验(6MWT)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 治疗后,两组SA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MWT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可缓解PCI术后再发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78例,其中有氧运动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浓度的变化。结果试验前,两组患者NO和ET-1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周的有氧运动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的NO浓度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3.42)pg/mL vs.(10.26±2.30)pg/mL,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9±3.42)pg/mL vs.(10.28±2.32)pg/mL,P<0.05]。完成6周的有氧运动治疗后,有氧运动组患者ET-1浓度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7±4.52)pg/mL vs.(59.49±4.55)pg/mL,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7±4.52)pg/mL vs.(58.94±4.52)pg/mL,P<0.05]。结论有氧运动治疗可有效调节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NO及ET-1浓度,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解放军201医院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20 mg/d的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术后第1 d给予80 mg阿托伐他汀,第2 d起降低剂量为40 mg/d,1月后改为20 mg/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记录出院后1年内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LDL-C、TG、TC、NT-pro BNP下降,HDL-C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DL-C、TG、TC、NT-pro BNP下降,HDL-C和LVEF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18、IL-6、hs-CRP及ET-1下降,NO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75%vs.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较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ACS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左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