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但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6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100例)采用阿司匹林常规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216例)在阿司匹林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近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治疗后14 d和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入院时,治疗后第90天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第90天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联合治疗组脑卒中复发明显少于阿司匹林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患者均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促进脑卒中恢复。  相似文献   

3.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以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予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检测两组血液中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等差异,从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血液中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幅度较大(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伯格平衡量表(BBS)评分、量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康复训练,更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方法 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CAS斑块及炎症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BI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硬化斑块指数评分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1β、同型半胱氨酸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IL-4、IL-13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ACI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延缓CAS进展,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络之功效,是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疗效、治疗后改良Rankin(mRS)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疗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包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18 (IL-18)和白介素6 (IL-6)]、凝血状态指标[包括血小板分子标志物1 (PAC-1)和D-二聚体(D-D)]及血清对氧磷脂酶1 (PON-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S100B蛋白、VEGF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S100B水平及NIHSS评分降低,血清VEGF水平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IL-6、PAC-1、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8、IL-6、PAC-1、D-D水平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O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ON-1水平升高(P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9/46),对照组患者为17.4%(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型)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及高凝状态,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脑钠肽、血清脂肪细胞因子(Chemerin)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丹参川芎嗪+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各46例。持续治疗2 w,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Ang)Ⅱ、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hemerin水平,全血血流变仪分析患者的血流变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全血血流变学中低/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及血浆BNP、AngⅡ、IL-8、TNF-α、MDA、Chemerin水平等结果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效果较好,这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BNP、MDA及Chemerin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机体抗氧化能力,加快血液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脑梗死方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1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VEGF、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血管新生,减轻自由基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微栓子清除机制的影响。方法采取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11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丁苯酞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丁苯酞组给予基础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微栓子清除机制的影响,比较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脑灌注水平,微栓子阳性率,微栓子个数,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PAI)表达水平及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丁苯酞组微栓子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PA均显著上升,且以丁苯酞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PAI均显著下降,且以丁苯酞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BF和CBV水平明显提升,但丁苯酞组水平提升更加明显,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卒中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中丁苯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微栓子清除机制为溶栓机制降解和血流动力学洗脱,同时其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汤联合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尿酸(UA)、内皮素-1(ET-1)、正五聚体蛋白-3(PTX-3)、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UA、ET-1、PTX-3、sICAM-1、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UA、ET-1、PTX-3、sICAM-1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UA、ET-1、PTX-3、sICAM-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应用益气活血汤联合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病人神经缺损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其内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UA、ET-1、PTX-3、sICAM-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利钠肽(BNP)和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CK-MB、BNP、NPY水平、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每搏输出量(SV)和心排出量(CO)。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清CK-MB、BNP、NP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LVFS、LVEF、SV、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实施参麦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清CK-MB、BNP、NP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2014)》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静脉输液)治疗,治疗前后两组进行比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I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对照组[(4.61±0.96)分]显著高于治疗组[(1.77±1.34)分,t=14.316,P0.001],治疗组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其可能是通过改善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自由基等发挥药理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疗效及对血清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PARK7)、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趋化因子(CXCL) 12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PARK7、GFAP、CXCL12和s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ARK7、GFAP、CXCL12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6.8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PARK7、GFAP、CXCL12和sVCAM-1水平,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杏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运用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丁苯酞注射液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2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指数(BI)量表和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SS-QOL)评分,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和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和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高于治疗前,而波动指数(P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卒中后肺炎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相近,选取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病人98例,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静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RP、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并发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及炎症控制具有良好效果,且不良反应未增加,是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对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两组均治疗8 w。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Fugl-meyer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oCA评分的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Hcy、FIB及D-D水平均明显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各血清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老年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有助于神经缺损、机体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s-CRP、Hcy、FIB及D-D水平有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7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23.4±3.9)分,(34.6±10.1)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23.3±4.1)分,(35.0±9.8)分,观察组治疗后为(8.4±4.0)分,(85.3±10.0)分,对照组治疗后为(13.2±3.7)分,(71.2±7.8)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75.6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VD)疗效及对认知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VD病人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8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5%,χ~2=5.15,P=0.02);治疗后,研究组氧化应激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PF)、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VD病人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优化病人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