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昊  杜亚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352-2353
目的探讨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居民400例,所有受试者均为≥60岁的老年人群,详细记录所有受试者的基本信息、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男性、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血脂病史、教育程度(≥12年)、锻炼史、生活规律、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均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教育程度(≥12年)、锻炼史及生活规律与高血压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年龄≥70岁、男性、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血脂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均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男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病史及吸烟史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男性、糖尿病史、高血压家族史、高血脂病史及吸烟史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0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2型糖尿病病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动态血压监测,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形组(n=120)和非杓形组(n=180).以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解剖分布计算Gensini评分.结果 非杓形组Gensini评分(34.25±10.15)显著高于杓形组(25.13±7.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年龄≥80岁的95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23例)和非杓型血压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ABPM及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情况;对影响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95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患者72例占75.8%,杓型血压患者23例占24.2%。非杓型血压组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患者,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 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系数(24h-SBP BPV)小于杓型血压组患者,吸烟比例高于杓型血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杓型血压组患者合并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的比例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患者,服用ACEI、ARB类药物的比例显著低于杓型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糖尿病是影响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使其表现为非杓型血压的危险因素,而服用ARB类药物则是维持杓型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非杓型血压为主,夜间血压水平较高,变异系数下降,靶器官损害比较明显;吸烟和糖尿病是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服用ARB类药物则是维持杓型血压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220例,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依据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和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持续性房颤、血液黏度及体重指数水平;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分析上述资料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中的影响作用。结果2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正常78例,占35.4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142例,占64.55%,其中超杓形59例(26.82%),非杓形34例(15.45%),反杓形49例(22.27%),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主要以超杓形、反杓形为主。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在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等方面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在糖尿病、持续性房颤、血液黏度、体重指数等方面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持续性房颤、体重指数>24 kg/m^2、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OR>0,P<0.05)。结论脑梗死发生后患者多伴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超杓形、反杓形常见,诱发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因素较多,其中糖尿病、持续性房颤、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24 kg/m^2是导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危险因素,对合并上述因素的患者应积极干预,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5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55岁,女性〈65岁)74例和老年冠心病组78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二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脂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评价其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中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清总胆固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而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低于老年冠心病组。早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多为单支病变,老年冠心病组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并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筛选2021年1月到6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符合条件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96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56例(18.9%)、非杓型组134例(45.3%)、反杓型组106例(35.8%)。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动脉硬化监测、24h尿电解质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研究结果通过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占81.1%,明显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三组间BMI、性别、饮酒史、24hSBP、24hDBP、全天血压负荷值、右ABI、左ABI、24h尿钾、24h尿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史、dSBP、dDBP、nSBP、nDBP、夜间血压下降率、右baPWV、左baPWV、24h尿钠、24h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302,95%CI:1.162-1.459,P<0.001)、吸烟史(OR=12.440,95%CI:4.083-37.901,P<0.001)、24h尿钠(OR=0.987,95%CI:0.978-0.997,P=0.008)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和反杓型节律)发生率明显增高;年龄、吸烟史、24h尿钠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超声对住院的1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并记录入院时血压、吸烟史、糖尿病史、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结果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卒中家族史与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呈正相关(P0.05),为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杓型血压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以提高非杓型血压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疾病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并排除严重并发疾病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行血生化、心电图、心超等辅助检查。所有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将夜间平均血压与白天比较,无下降者,为反杓型血压组,下降超过10%,为杓型血压组,下降不超过10%,为非杓型血压组,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共55例入选,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Ⅱ级或Ⅲ级,杓型血压者19例(35%),非杓型者22例(40%),反杓型者14例(25%),广义非杓型血压共36例(占65%)。不同血压节律组间比较,年龄、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血浆尿素氮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提示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血浆尿素氮增高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住院高血压病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冠心病、脑卒中、血浆尿素氮增高的患者是非杓型血压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24h动态血压(ABP)昼夜节律变化呈“杓型”与“非杓型”与血压负荷值、心脑血管损害及血糖、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EH176例,根据从ABP监测,分为“杓型”(A组)与“非杓型”(B组)对比分析两组与血压负荷值、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及冠心病)及血糖、血脂的相关关系。结果 B组的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两组无显性关系(P>0.05)。结论 EH从ABP昼夜节律与血压负荷值及心、脑血管损害有相关性,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罹患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92例SAS患者分为单纯SAS组与SAS罹患糖尿病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SAS患者罹患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2例SAS患者中,罹患糖尿病者50例(54. 35%)。与单纯SAS组相比,SAS罹患糖尿病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SAS病程、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及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是SAS罹患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SAS患者罹患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BMI、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应当加强SAS患者的体重控制、血压控制、控烟戒烟,降低罹患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SAS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SA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SAS组与SAS合并糖尿病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SAS患者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2例SAS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50例,发生率为54.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纯SAS组相比,SAS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BMI指标、SAS病程、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及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MI、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是SAS合并糖尿病组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S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BMI指数过高、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应当加强SAS患者的体重控制、血压控制、控烟戒烟,降低合并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青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高血压科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64例,根据动态血压将其分为杓型组(256例)和非杓型组(208例)。动态血压仪全程记录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化,测量患者ABI、体质指数(BMI)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杓型组患者ABI高于非杓型组(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AB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与晚发组,各60例,对两组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发组患者中吸烟、饮酒患者、阳性家族史、超重患者明显多于晚发组,且早发组患者中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明显少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患者TG明显高于晚发组,但其HDL-C水平、舒张压明显低于晚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高TG、阳性家族史、饮酒等。结论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高TG、阳性家族史、饮酒等,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男性多,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易患因素,指导临床及早防治。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例201例,人群对照110例作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DM患者分为四组互为对照比较。结果 与人群对照组相比,DM组在饮酒、喜食甜食、过多摄入动物脂肪、糖尿病家族史、女性病人巨大儿生产史、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胰岛素敏感性指标方面有显著差异。DM四组间在年龄、病程、继发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胆囊结石、心电图异常、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UAER与糖尿病肾病、眼病、冠心病正相关。结论 饮酒、喜食甜食、过多摄入动物脂肪、糖尿病家族史、女性病人巨大儿生产史、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血糖、血脂、血压的不良控制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进展,DN与其他血管并发症或合并症有较好的相关性。定期监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对于及早发现防治糖尿病肾病和其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冠心病患者反杓型血压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在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99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83例、双支病变组62例、三支病变组54例。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压昼夜节律及Gensini积分;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Lp-PLA2对冠心病患者反杓型血压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1)三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2型糖尿病发生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体质指数(BMI)、LpPLA2、血压昼夜节律及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p-PLA2与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分级(r=0.26)、BMI(r=0.24)、hs-CRP(r=0.40)、血压昼夜节律(r=0.30)及Gensini积分(r=0.28)均呈正相关(P0.05)。(3)Lp-PLA2诊断冠心病患者反杓型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1、最佳临界值为301.5μg/L,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AUC为0.593、最佳临界值为225.0μg/L。结论 Lp-PLA2与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分级、BMI、hs-CRP、血压昼夜节律及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且对冠心病患者反杓型血压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壮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壮年高血压病(EH)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选择年龄25~44岁的青壮年高血压病例238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职业及其他条件相匹配的血压正常的青壮年人250名作对照。询问病史、家族史、职业、生活方式;测量血压、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查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测量左室质量,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Cr)和血尿酸(UA)。结果青壮年高血压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总的特点是以舒张期高血压为主,24h血压仍以杓型昼夜节律为主;高血压组BM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血压组49.6%有家族史、55.5%有吸烟史、52.9%血脂异常,与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1)。高血压组空腹血糖、TG、LDL均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以TG和LDL-C为主,血尿酸、肌酐、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和腰围高血压组男女两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LVMI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结论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舒张期高血压为主,家族史、肥胖、代谢紊乱、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引发青壮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将患者按照收缩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分为杓型组30例、非杓型组84例和反杓型组65例,记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4h血压变异性参数、心率变异性参数及其他临床变量的基线值。比较各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和心率变异性各参数。结果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log Gensini评分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24h内连续每5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均低于杓型组(P<0.05);24h血压变异性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比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随血压昼夜节律减弱,心率变异性降低,而24h动态血压监测所测血压变异性与心率变异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别以及冠脉病变类型的不同.方法 采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青年、中年和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家族史以及冠心病病变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青年冠心病患者较多伴有冠心病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病变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同时较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程度相差不大,多有吸烟史.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主,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血甘油三酯水平较其他组低,肌酐水平较高.中年组患者介于二者之间,高血压以舒张期压升高为主.多有饮酒史.结论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家族史和病变类型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青年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入选、排除标准,分为青年早发冠心病组(199例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老年冠心病组(1737例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4例年龄≤40岁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对3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3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心率、吸烟、家族史等基础情况,以及并发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分析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青年冠心病以前降支病变为主,主要为单支病变,且发病较急是其冠脉病变特点。青年早发冠心病组中男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饮酒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早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组(n=22)、非杓型组(n=36)和反杓型组(n=62)。分析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结果:反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SBP-CV)均低于杓型组;反杓型组的24hDSD、dDSD、24hDBP-CV低于非勺型组;反杓型组冠心病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杓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