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所有病人均给予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肠溶阿司匹林以及冠脉介入术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病人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所有病人治疗疗效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冠脉搭桥术)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水平,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靶血管重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13.33%与86.67%(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糖控制良好,且能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的影响。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 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抽签法平分成对照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51~79(60. 13±2. 57)岁;病程2~18(10. 13±2. 46)年。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52~81(61. 76±2. 94)岁;病程2~17(9. 87±2. 12)年。2)对照组接受谨遵医嘱用药指导等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方法对该院1999—2011年55岁以上患有T2DM的老年患者进行入组,分为55岁患病组(O-DM组)和55岁患病组(N-DM组),评估血糖控制及影响因素情况。结果随访10年以上,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390例,其中O-DM组156例,N-DM组234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检测值可以将血糖控制分为两组,血糖控制良好(Hb A1c≤7.0%)血糖控制不良(Hb A1c7.0%)。结果为N-DM组Hb A1c6.5%和7.0%各占64%和87.0%,O-DM组Hb A1c6.5%和7.0%各占34%和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降血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者(81.9%)多于N-DM组(35.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人病程长(OR:1.07,P=0.047,95%CI:1.003-1.057)和降糖治疗方法的改进(OR:2.53,P=0.000,95%CI:1.884-3.764)是老年人T2DM患者控制不稳定,效果不好的最主要因素。结论通过合理管理可以使T2DM老年患者稳定的控制血糖水平,N-DM患者血糖控制较O-DM患者稳定。糖尿病的患病史和降糖方式的选择是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糖控制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0年1~4月间在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并接受PCI的91例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24例;年龄40~82岁,术后均给予血糖干预,随访6个月后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将91例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及血糖控制不良两组,观察两组在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的差别。结果 91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良好组为34例,平均HbA1c为6.09%±0.39%,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2.9%),再发心绞痛1例(2.9%),血糖控制不良组为57例,平均HbA1c为8.13%±1.55%,进行再次血运重建1例(1.8%),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3.5%),再发心绞痛7例(12.3%),心力衰竭3例(5.3%),两组MACE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3例(22.8%)比2例(5.9%),P=0.035]。结论血糖控制水平理想与否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病人骨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DM)骨转换的影响。方法 测定43例2型DM患者血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尿脱氧吡啶酚(DPD)和血尿钙、磷、镁水平,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2型DM患者血BAP、尿DPD以及钙、磷高于正常对照;治疗后BAP、DPD降低。BAP和DPD变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尿糖和尿钙、磷变化水平正相关。结论 控制血糖能使2型DM患者骨转换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糖、脂代谢影响。方法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116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随访6个月,检查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其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卡维地洛治疗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血脂水平均比治疗前有下降,而美托洛尔治疗组血糖水平较前升高,血脂水平改变不明显。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利拉鲁肽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利拉鲁肽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早餐前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A峰)、E/A比值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降低(P0.01),FPG、2 hPG、HbA1c水平降低(P0.01),LVEF、E峰、E/A比值升高(P0.05),A峰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利拉鲁肽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降低(P0.01),FPG、2 hPG、HbA1c水平降低(P0.01),LVEF、E峰、E/A比值升高(P0.05),A峰降低(P0.05)。利拉鲁肽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5%与78.26%,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免疫因子、血糖及心功能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糖控制水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比率为依据进行分组,低血糖水平患者为A组,中血糖水平患者为B组,高血糖水平患者为C组。进行3组间的ApoB、ApoA1、Lpa、TG、HDL-C、CHO指标水平的检测与比较。结果 3组间的ApoB、ApoA1、Lpa、TG、HDL-C、CHO指标水平比较,血糖水平高者以上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的长期控制会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脂蛋白、血脂相关的指标造成影响,以上指标水平会因血糖控制不佳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6例)和加强护理组(6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护理),观察半年后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护理半年后,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加强护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6.73±1.39) mmol/L比(5.42±0.79) mmol/L]、餐后2h血糖[(12.07±1.43) mmol/L比(8.26±1.68) mmol/L]及总胆固醇[(194.32±21.07) mg/dl比(167.18±14.29)mg/d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加强护理,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科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全部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治疗前即服用的抗血小板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降糖药物等不变。加用卡维地洛3.125 mg bid,在1~2周内逐渐加量至25 mg/d的最大用量。服药6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随访:分别在患者开始服药前和服药后6个月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水平测定及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开始治疗后记录临床事件、患者依从性及导致患者退出试验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加用卡维地洛6个月后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较前升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比治疗前有下降。41例患者完成实验,其中2例发生心梗终止观察,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或用药依从性差退出试验。其余患者接受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均有下降,未见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均未见诱发支气管哮喘、糖尿病并发症、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积极有益。  相似文献   

11.
郭丽娜  陈盼  杨婷 《糖尿病新世界》2023,(23):159-161+165
目的 探究基于营养状态开展分层护理干预在多囊卵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多囊卵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44,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n=36,基于营养状态开展分层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营养指标变化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评估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结果 干预60 d后,研究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干预60 d后研究组总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更高,生存质量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营养状态开展分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营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TB)患者给予不同降糖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8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基础治疗,将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口服降糖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的62例患者设为胰岛素降糖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FPG、2 h PG及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改善情况优于口服降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降糖组、口服降糖组肺结核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更好,肺结核治疗效果也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对肺结核治疗效果有帮助。结论应用胰岛素降糖比口服降糖更有效的提高DM合并T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选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血脂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空腹、三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9.4%,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3.9%,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例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病例100例,依据有无合并冠心病为标准分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病例为研究组甲,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例为研究组乙;同时选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3组血清进行检验,对3组各项血脂指标展开对比。结果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甲的TG(1.96±0.46)mmol/L、LDL-C(3.66±0.75)mmol/L,与研究组乙的(3.10±1.10)、(3.98±0.41)mmol/L,参照组的(1.48±0.65)、(2.74±0.39)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HDL-C(1.76±0.56)mmol/L,比研究组甲的(1.31±0.28)mmol/L,研究组乙的(0.86±0.45)mmol/L更高,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例,所伴发的高血脂严重程度均不同,血脂异常会使粥样动脉硬化加速,会严重威胁病例生命安全,临床需加强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式[1],则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护理[2]。目前护理人员主要使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3]。1资料与方法 1)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9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依照护理层级的差异其分为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为49~68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血栓发生率约8~33%。通常认为这种现象是凝血及纤溶的失衡所致。主要表现为与血小板高凝聚有关的促凝物质Ⅰ、Ⅴ、Ⅷ因子增加和某些血凝抑制物 ATⅢ减少。为此,作者对64例 NS病人的促凝系统、抑制系统及血小板凝聚功能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本研究64例患者皆具备血清白蛋白浓度<30g/L和尿蛋白排泄>3.0g/24h。其中原发肾病综合征36例,继发性者28例。6例发现血栓栓塞。根据有无血栓栓塞、膜性肾病、ATⅢ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将64例NS 病人分组作了生物资料与血栓栓塞发生率的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控制血糖护理对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126例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患者住院时长均≥5 d,根据患者住院时MBG(平均血糖值)的差异来对其实施分组,共分为3组(43例/组)。A组:MBG7.8 mmol/L,B组:7.8 mmol/L≤MBG≤11.1 mmol/L,C组:MBG11.1 mmol/L。将3组病例的血糖情况和预后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相对于C组,A组与B组的无创呼吸机应用率、气管插管、下呼吸道感染率、住院时长更低,说明血糖较高时会使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预后不良事件的几率上升。将3组患者的病死率展开对比,发现B组的病死率(2.27%)最低,其与A(4.76%)、C(19.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若对患者的血糖控制过度,将会使其病死率升高。结论慢阻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宜将血糖控制于7.8~11.1 mmol/L的范围内,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黎明现象(DP)对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提高临床对DP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CGMS数据的T2DM患者114例。早餐前最高血糖值-夜间最低血糖值(ΔGlu)≥1.11mmol/L诊断为DP。将患者分为DP组(n=59)和NDP组(n=55)。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的差异;Spearman法和偏相关法分析DP与血糖波动指标相关性。结果T2DM患者DP发生率51.75%(59/114);两组全天平均血糖(MBG)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5.03(3.69,6.36)vs 4.30(2.99,5.93)mmol/L,Z=2.200,P=0.028]、血糖标准差(SD)[1.99(1.51,2.48)vs 1.61(1.21,1.99)mmol/L,Z=2.399,P=0.016]高于NDP组。结论 DP使T2DM患者血糖水平增高,血糖波动程度加重,应加强对DP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对155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合并糖尿病者及无糖尿病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病变血管支数比率高(76.5%vs 55.5%,P<0.01),多支血管病变(85.1%vs 45.7%,P<0.01)、弥漫性病变(11.3%vs 3.8%,P<0.05)及左主干病变(22.2%vs 7.0%,P<0.05)发生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糖尿病的病程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左主干病变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一步认识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危害及其严重性。方法 :回顾2 0 0 3年 2月— 2 0 0 3年 8月于我院住院的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 12 5例 ,并按是否并发 2型糖尿病分成两组 ,对两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冠状动脉造影异常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类型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糖尿病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积极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