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南子·原道训》表明形、气、神为人体必要之部分,共同促进人体生命活动。形、气、神统摄一切生命活动,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概括。消渴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亦离不开形、气、神三者紊乱、未尽其职。消渴发病多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制、劳欲过度等引起形、气、神的改变,导致脏腑病变、气机不畅、情志失调,出现阴津亏耗、燥热偏盛。以形、气、神为切入点,探讨消渴病的论治。  相似文献   

2.
杨印明 《陕西中医》2003,24(11):1056-1056,F003
调“神”,即精神治疗。中医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 ,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其气之虚实 ,谨慎周密地加以调理 ,对内伤疾病 ,如《灵枢·本神篇》云 :“是故怵惕思虑者 ,则伤神 ,神伤则恐惧 ,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 ,竭绝而失生。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 ,神荡惮而不收”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具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现代医学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案还不完善,且有副作用大等缺点,而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在治疗该病中具有独特优势。所谓"五脏使人痿",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虽是筋脉肌肉,但病变常累及五脏,其发病和五脏虚损关系密切。本文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从中医五脏入手,深入探讨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中医的五脏学说入手,浅谈当今时代的高血压病与五脏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说明各个脏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导致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伤科形气辨证简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伤科形气辨证简识黑龙江中医学院王选章齐齐哈尔市造纸厂医院杨考增,刘秀岩,李冬青,孟祥兰1形气辨证的由来和提出的必要性《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这里为形气辨证法提出了原则性的...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减少症多呈慢性过程,常有头昏、乏力、四肢酸软、怯冷低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呈非特异性表现,部分病人常反复发生感冒、支气管炎、泌尿道及胆道感染等。这些都是由于白细胞减少后,吞噬作用及免疫功能减弱所致,而吞噬作用及免疫功能类属于祖国医学“气”的范畴,上述症状亦是脏气虚弱的表现。我院王杏伯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载;请熟医典,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采用调理五脏气的方法,治疗此症,颇有效验,今总结如下。互.补益肺气,卫外得司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常出现少气乏力、声音低怯、自开畏风、易于…  相似文献   

7.
比利时著名学者普利高津教授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虽是一种广义热力学理论,却显示了多学科间的深刻联系,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受到重视并得到应用,用它来探讨中医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沟通中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无疑是很诱惑人的。关于耗散结构、开放系统和负熵耗散结构理论是普利高津从热力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广义热力学理论。所谓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上以记忆认识、言语性格行为判断注意力和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1])。VD是现代医学的命名,中医学对痴呆的描述主要是"健忘"、"呆症"、"痴症"等。《灵枢·海论》中就有"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的记载。《调经论》有"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  相似文献   

9.
血管性痴呆虽然是现代医学病名,但是早在中医学论治"呆病""善忘"等疾病时就有对血管性痴呆相关症状的描述,且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并通过五脏来完成[1],五脏各有所藏之神并形成五神脏理论,五脏对神各有所主,五脏虚衰则神失所养、神机失用发为痴呆,由此可见血管性痴呆的病位虽在脑,但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笔者在宫师的指导下,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古籍文献,现以五脏为纲对血管性痴呆的病机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辨证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五脏皆体阴而用阳,但具体到各个脏器及用药则各有偏颇,临床中心阴、肺阳、脾阴并不少见。心阴具有滋养、润泽之作用,不足则虚火上炎或邪气易侵,可见心悸怔忡或神昏蒙昧等,治以滋阴养营、清心开窍;肺阳具有温煦、防御之作用,不足则易感外邪或宣布不畅,可见感冒频发或咳喘痰嗽等,治以温肺补气、祛邪固表;脾阴具有濡润、滋养百骸之作用,不足则脾运不健或润燥失养,可见乏力神疲、腹胀腹泻等,治以养脾运脾、养津生液。应予以重视,有利于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8-113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病因病机复杂,且尚无统一认识,导致学界对AD发病众说纷纭。文章将从中医脏腑虚证理论的角度通过古今文献的梳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协调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藏象学说以中医学特有的认识方式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藏,是指藏於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於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明代张景岳《类经·藏象类》注云:“象,形象也。藏居於内,形见於外,故曰藏象。”  相似文献   

13.
<正>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根据卫生组织估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患有抑郁症人数将超过千万[1]。对抑郁症的防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2]。综述如下。1肝郁气滞型肝气郁滞导致气机不畅,胸、腹胀闷,甚至疼痛走  相似文献   

14.
根据"百病生于气"挖掘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利用文献检索分析与理论推导,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抑郁症为五脏气机失调,在心为心气不足,瘀血内阻;在肝为肝郁气滞,肝气不足;在脾为脾气阻滞,脾气亏虚;在肺为肺气不足,肺气郁闭;在肾为肾气亏虚。气机失调为抑郁症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5.
中医体系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中医的整体思想是中医理念的精髓,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外貌美、形体美以及对亚健康的调摄,中医美容在这几个领域均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源于中医五脏与美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现从中医五脏入手,通过分析中医的藏象理论与美容的关系,探究中医传统理论潜在的美学价值,为中医美容奠定中医传统思想的基础,为中医临床提供美容保健的整体观念和治疗损容性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证治疗汗症十余年,渐有一些心得。尤其对于虚证多汗症,多从五脏营气入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望同道指教。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脑和五脏系统构成,其中有经络联系,经络的实质是不断运行的"气"的轨迹,进而提出"气"沟通了脑与五脏系统。在此基础上,作者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将中医对人体结构之独特认识用"方圆"简图描述。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认为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藏象学说认为人是以形为结构基础,以气、神为功能、信息的生命系统。从形气神着手,基于形气神谈中医学的肝,通过论述肝形、肝气、肝神及之间的关系,深化中医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认为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藏象也正是以形态组织结构为基础,以气、神为功能、信息的生命系统。中医学对藏象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紧密联系,建立在"象思维"基础上对藏象形的认识,进而开展对脏腑功能的深入研究,也体现了中医重道轻器的思想。本文从"形气神"着手,基于"形气神"谈中医学的肾,通过论述肾形、肾气、肾神及之间的关系,深化中医肾的理解,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同层次的肾病奠定理论依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 吴震西中医主任医师,早年授业于著名老中医黄星楼先生门下,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他辨证细致,治法灵活,用药精当,对心悸之证治着眼于整体,强调五脏相关。现将学习吴师从五脏辨证施治心悸之体会,介绍于后,以飨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