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膀胱炎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也被称为“膀胱刺激三联征”,尤以女性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膀胱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该文根据膀胱炎中西医病因病机及临床病症的特点,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现有膀胱炎动物模型的分析,评价模型与临床表现吻合度,总结优缺点。发现“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及“弗氏完全佐剂+膀胱插管”具有较高吻合度,但也存在耗时长,费用高等不足之处。目前膀胱炎模型中诊断标准大多以西医检测指标为主,有关类型明确诊断依据还需依赖于膀胱镜检查+组织活检,因中医证候模型的缺乏也给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局限性,且中医动物模型评价方法“四诊”因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在动物模型上,可通过一些行为学测试来判定模型指标,制定相关行为参数评分量表。因此建立既符合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也符合中医辨证的膀胱炎动物模型是当下所需,以更好地促进膀胱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6):169-173
目的:基于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变应性鼻炎模型特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总结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探讨,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结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在一定程度虽反映了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但缺少能反映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特点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无法充分体现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病因的动物模型。结论:探索能进一步反应变应性鼻炎临床病症特点,体现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病因,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促进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整理分析并建立分泌性中耳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总结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明确其优缺点。统计结果发现,目前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较少,且仅能揭示出某一种相关致病机制,其中吻合度较高的模型是基因工程技术造模和向中耳耳泡注入细菌因子2种造模方法,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但均未能体现中医证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分泌性中耳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分泌性中耳炎病症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皮肤衰老临床病症特点,对现有的皮肤衰老模型进行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皮肤衰老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总结皮肤衰老动物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对比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探讨分析,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结果皮肤衰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多样,但现有模型与皮肤衰老的临床病症特点差距较大,无法体现皮肤衰老中西医病因。结论探索能进一步反映皮肤衰老临床病症特点,体现皮肤衰老中西医病因,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是今后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该文宗旨为中医药治疗痛风病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基于痛风病的临床病症特点,分析目前常用的痛风动物模型,探讨现有痛风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及应用前景。目前对痛风的研究主要采用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方法,痛风病的造模方法较多,但缺少能反映痛风病临床病症特点、体现痛风病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复制,与临床病症仍存在一定差距。该文总结了高尿酸血症模型、痛风性急性关节炎模型、痛风性肾病模型3类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比对临床相关症状及标准,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病症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模型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整理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各个动物模型的优缺点、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临床症状吻合度,进一步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思路及改进方法。而且还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虽然造模方法比较多,但不能很好地反映该病的短暂性、可逆性、反复发作性等典型特征,与临床病症特点差异较大,且缺少对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与否的合理的量化标准。通过利用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症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症特点的动物模型。建立合理的模型量化标准,体现其中西医病因,完善一套系统完整的模型评价方法,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物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6):170-175
目的:基于硬皮病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分析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并为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与硬皮病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及报道,整理总结硬皮病中西医临床病证表现及诊断标准,并根据中西医临床各项诊断指标,制定相应评价标准。动物模型与西医临床核心指标每符合一项赋值为10%,相关指标每符合一项赋值为4%;与中医临床的主证每符合一项赋值为15%,次证每符合一项为10%,对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的临床症状吻合度进行评价分析,并且初步提出硬皮病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指标。结果:发现现有硬皮病动物模型与临床吻合度较高模型有博来霉素诱导型、UCD200小鸡模型;一般吻合度模型有ROS诱导模型、转基因型模型;低吻合度有V型胶原重塑模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和Tsk-1/2鼠模型。结论:现有模型不能完全反应硬皮病疾病全过程状态,且其多是病理性模型,缺乏对中医证候的体现。故建立与临床吻合度较高的硬皮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完善,望对硬皮病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哮喘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参考临床诊断标准,对现有哮喘动物模型与临床病证的吻合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哮喘动物模型评价标准,为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相应的方法建议。本文通过列出中、西医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将现有的中、西医动物模型与之对应并对病证的符合程度进行分级,结果发现西医哮喘动物模型种类较多但只是单纯复刻哮喘某一阶段发病的表象,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为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95%,吻合度一般的动物模型为感染性哮喘模型、肥胖哮喘模型等,模型临床表现符合度为85%;中医哮喘动物模型是建立过敏性哮喘的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辨证建立模型,其中吻合度较高的动物模型有冷哮证、热哮证、脾虚证等,与中医临床诊断标准的吻合度为95%,但现有的模型分型还不能完全对应诊断标准中的的分型。因此建立同时体现哮喘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标准,是哮喘中医药未来研究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1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9)
随着人们意识不断变化,中医治疗牙周炎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根据需要给予不同方式的治疗。分析当今我国中医治疗牙周炎的治疗现状,并根据牙周炎的具体病状分析治疗要求,结合目前实际情况总结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医45个口部症状为线索,与西医学中相应症状的名称及临床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中医口部症状的特色在于更重视口腔及其分泌物的气味异常以及唇、齿、龈的色泽的改变;其不足之处在于对牙齿形态、结构、数量等异常认识不够,应借鉴西医学中相关内容,并将其纳入到中医口部症状中,以补充和完善中医症状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总结重症脓毒症的中医证候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本课题组前瞻性收集的410例包含中医信息的重症脓毒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各项证候发生的频数.结果 重症脓毒症410病例为成人重症病例,年龄15~99岁,平均(62.9±18.8)岁,APACHEⅡ分值为2~50分,平均(23.4±9.8)分.在本组重症脓毒症患者中,脉象中最常见的是脉微弱205例(50.0%)、其次为沉细137例(33.4%)、滑31例(7.6%)和洪大37例(9.0%).在本组重症脓毒症患者中,舌象中最常见的是舌体胖大159例(38.8%),舌质苍白156例(38.0%)、紫暗125例(30.5%),舌苔白177例(43.2%)、舌苔黄141例(34.4%),舌苔厚228例(55.6%),舌苔腻219例(53.4%).最常见的证候有痰340(82.9%)、发热337(82.2%)、腹胀337(82.2%)、神志不清314(76.6%)、出汗251(61.2%)、肢端湿冷248(60.5%)、心悸248 (60.5%)、水肿243 (59.3%)、躯体疼痛201(49%),其次为口干欲饮198 (48.3%)、肠道不排气223 (54.4%)、休克178 (43.4%)、皮肤瘀点瘀斑162(39.5%)、畏寒108(26.3%).结论 本研究结果的证候结果显示符合脓毒症各期各证型的诊断要素,是诊断重症脓毒症时中医辨证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雄激素性脱发是临床脱发最常见类型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及临床,根据临床经验及文献报道对雄激素性脱发中医病因病机的分析如下:雄激素性脱发的发生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和人体血、精、气、阴的状态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有湿邪、热邪(包括湿热和血热化燥)、(肝郁)血瘀、肝肾亏虚(包括精血亏虚和阴虚).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4例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29%(95%CI:68.9%~95.1%);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41.18%(95%CI=24.7%~59.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3.2736,P=0.0012),差异显著;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肌酐均显著下降(P〈0.01),尿素氮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其收益为OR=0.t2(95%CI:0.04-0.39),NNT=2(95%CI=1.49~3.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患者43例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高催乳素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溴隐亭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疏肝补肾汤,连服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性激素[包括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临床症状积分及妊娠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95.3%、79.1%;治疗后两组均可降低PRL水平,提高E2、P水平(P0.05);但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不孕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减少溴隐亭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