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体质辨识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2017年10月-2018年9月纳入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中医体质辨识与中医药健康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健康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管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管理前两组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以及社会领域评分无明显差别(P 0.05),管理后研究组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体质辨识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效果显著,稳定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次数和延误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慢性病精细化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就诊的2型糖尿病慢性病精细化健康管理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年(2013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的临床观察,对照组(70例)实施糖尿病社区健康管理,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管理,根据中医体质测评结果进行药物、饮食、运动及心理指导。监测2组患者血糖、血脂、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BMI、腰臀比、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中医慢性病精细化健康管理的同时,加入中医体质辨识理念,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临床各项症状,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管理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确定其体质属性,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81例。干预组以"平和质"为目标,依据体质分类进行中医健康教育,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指导和随访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及体质偏颇改善情况。结果 15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阴虚质(37.7%)最多,其次是痰湿质(19.9%),血瘀质(1.3%)最少。干预组经中医体质辨识个体化健康管理指导后,平和质明显增多(P0.05),而对照组偏颇体质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经干预后,干预组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5),而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略增高(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指导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偏颇,并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辖区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管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分别为86.67%、83.33%,对照组分别为70.00%、6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DQO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干预能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对慢性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8-12月间进行健康体检的慢性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加以常规护理联合中医体质辨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Glucose,GLU)、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足部情况、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GLU、Hb A1c、体质量指数、生存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 0.05),足部皮肤破损情况、足部皲裂情况、足部感染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 0.05);研究组患者GLU、Hb A1c、体质量指数、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足部皮肤破损情况、足部皲裂情况、足部感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慢性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实施自我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片降血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利用中医体质辨识分型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并予以中西医结合干预(包括定期随访、定期健康教育讲座、中医食疗、健身运动指导)。观察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的各指标评分及血糖控制状况。结果:1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等多个方面(包括运动锻炼、认知性症状的管理实践、与医务人员沟通)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中医体质辨识分型针对性地实施自我管理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助改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中医体质辨识技术应用于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质评估,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其中医体质分布的特点,并探讨应用中医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健康干预,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选取本辖区内35~70岁人群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5年(2016年9月~2018年2月)的临床观察,分别给予体质辨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降压或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增加健康干预指导,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高血压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阴虚质、痰湿质及气虚质,经健康教育指导及中医干预调节后,平和质体质类型病例人数增加,观察组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下降,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阴虚质、痰湿质及气虚质,根据体质类型对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健康干预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体质状态,同时还可以控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刘洋  杨婷  李壮  高傲  赵妍  曹蕾 《北京中医药》2023,(3):326-328
目的 探讨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以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纳入研究,其余6种体质患者未纳入研究,实际入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取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比较2组干预后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结果 中医健康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体质辨识为基础的中医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提高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3月体检中糖尿病前期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和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照体质辨识的结果,给予个性化的中医调养、中药干预、健康管理以及药膳食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91±0.28),(7.92±1.18),(6.13±0.32);观察组干预后以上3项指标分别为(5.54±0.35),(7.24±0.86),(5.87±0.34);两组间各项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相比较,中医体质辨识后的个性化干预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辖区内的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中医组200例和常规组200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医体质辨识,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社区糖尿病管理要求管理,中医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依据体质辨识结果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和个体化中医调养。所有患者干预时间为1年,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年后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以及空腹、餐后2 h血糖值。结果:所有患者体型辨识以痰湿质、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三者之和分别占各组的62.0%和61.5%。两组患者各体质分布比例相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管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和体质指数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管理后两组患者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干预管理前(P0.05)。且中医组患者干预管理后的上述4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管理干预后中医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常规组,其中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患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后个体化中医干预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管理方案,能更好的控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在居民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选取200例某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2月—2019年1月100例居民未实施家庭访视护理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干预为对照组,2019年2月—2019年12月100例实施家庭访视护理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干预为研究组,对比干预前后居民中医体质评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存质量变化。结果研究组居民平和质评分高于对照组,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研究组居民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居民中医保健养生知识、慢性疾病防治知识、药物使用规范、家庭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居民健康管理中应用家庭访视护理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可以提高居民健康管理理念,提高居民健康意识,降低居民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体质辨识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DCM)辨证论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98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心脏超声中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比值(E/A)结果分为早期DCM组(研究组)与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选取例数较多的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四种体质,观察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h血糖(2h PG)、左室射血分数(LVEF)、E/A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中血瘀质比例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瘀血质的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平和质的病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2h PG、Hb A1c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的LVEF、E/A均低于对照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各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DCM诊治过程中,瘀血阻络是其主要中医病机之一;在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中,加入中医体质辨识,二者相得益彰,能够达到准确辨证,有效施治,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未病”健康管理的高血压前期患者86例,由入院时间先后分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研究组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头痛头晕症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质辨识类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及干预在高血压前期“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引导患者重视健康管理,可及时降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明显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药特色理论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发展趋势。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特色理论进行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健康管理能力变化、中医体质变化、血压指标变化及血糖指标变化。结果:管理前,两组健康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辨体调养管理能力评分、生活作息管理能力评分、情绪状态管理能力评分及饮食运动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中医体质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平和质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偏颇质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中医药特色理论具有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体质指数(BMI)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围比(waistto hip ratio,WHR)、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自我效能感[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efficacy scale,DESES)]及生活质量[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justed diabetes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A-DQOL)]评分。结果:出院前1天,观察组BMI、WHR、FPG、2hPG、TC、TG、HDL-C、LDL-C水平及A-DQOL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ESE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的护理有助于控制T2DM患者血糖、血脂及BMI水平,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体质调护的临床效果讨论研究。方法:参与本观察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n=40),将中医体质调护和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分别应用于临床治疗,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血糖水平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中医体质调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达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接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遵医嘱评分(适量运动、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规律用药评分)。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指标和遵医嘱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遵医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医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值得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痰湿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口服苯溴马隆片治疗,研究组34例予以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4.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两组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血尿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AST、ALT、CR、BUN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指导联合麻杏薏甘汤治疗痰湿型高尿酸血症可显著降低血尿酸、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且不会影响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中医体质类型与糖尿病的相关性,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指导在控制血脂、血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27例,分为干预组102例和对照组125例。干预组采用中医体质分类调查问卷对2型糖尿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在常规内科基础治疗上进行中医指导干预,对照组仅常规内科基础治疗。观察干预3个月前后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102例有效问卷中,单一体质类型、2种体质类型和3种体质类型等相兼出现。偏颇体质依频次高低前4位为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及阳虚质。干预组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颇体质中,气虚质和阴虚质与2型糖尿病最相关,瘀血质和阳虚质也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体质。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指导干预能有效控制血脂、血糖,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