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孔尧其主任医师创立以头皮针为主的针灸从神论治失眠,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辨证特色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但以“神”的病变为根本。五脏藏神魂意志魄,精神心理乃是脏腑功能的产物。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素体虚劳、劳倦过度、心虚胆怯等导致五脏功能失调,即可出现病变。分为四型:1肝郁化火,扰动心神:症见入睡困难,少寐即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干。2痰热内扰,神摇失寐:症见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吞酸恶心,  相似文献   

2.
不寐,现代医学又称“失眠”,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药对不寐具有多样化、全方位的治疗优势。张喜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不寐病机总属“阳不入阴、阴阳失交”,并对临床常见证型中心肺不足、肝郁化火、肝胆郁热、少阳枢机不利、食积郁热、痰热扰神、心肾不交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本文总结张喜奎教授治疗不寐病的临证经验,以期提供该病独特的诊疗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3-445
焦虑症主症、类属适用于志意辨证。初期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志偏意摇,魂强魄弱;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或肝郁魂强,或心脾两虚、意摇神惑,或肾阴虚弱、精不任神,或心肾不交、神志不定,或痰火内郁、神虚魂怯。应分别辨病机、析主证、重舌脉,选择方药穴位,相宜施治。  相似文献   

4.
黄利兴临床善治失眠,其认为阳不入阴为失眠的总病机,主要病机包括心神失养、心神受扰、肝不藏魂等。任何影响心肝神魂安定的因素均可成为失眠的病因。黄利兴根据失眠的不同临床表现,将失眠分成入睡困难型失眠、多梦型失眠、浅睡型失眠、早醒型失眠及彻夜难眠型睡眠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睡眠障碍古籍记载为失眠(不寐、不得眠、目不瞑)、失魂(离魂)等,指非疾病引起睡眠与觉醒量与质的变化;多由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压力造成。神、魂、魄与生俱来,称之先天之神。《内经》记载魂由血舍、由肝藏,肝不藏血则血不舍魂,魂魄妄行,引发睡眠障碍。肝藏血,血舍魂,肝血魂正常,睡眠才能得到保障;肝血、肝阴不足及肝胆湿热,均影响肝藏魂。神有广义、狭义之别,与睡眠关系密切的主要指五神(神、魂、魄、意、志),即狭义之神。五脏对应五神,肝与魂相配,肝不藏血,血不舍魂,魂魄妄行则睡眠障碍。魂无所居则梦魇,阿胶、枣仁、枸杞、生地、熟地等养血滋阴之品,肝血得藏则不寐得治;魂失所藏易发梦遗;肝阴血不足则无以潜阳,风邪内动,肝血亏虚,魂游于外则夜惊,治以滋阴养血加镇静安神之品使肝血得养,卧则魂归而守。多卧治疗可选《赤水玄珠》"多卧醒睡汤"。多梦属肝血虚无以安魂定志,宜滋养肝阴,方选杞菊地黄汤。  相似文献   

6.
人为一整体,形、气、神相互关联,三位一体。形为载体,为气神之宅;气属动力,乃形神之充;神乃主宰,为形气之主。一者太过或不及,余二者必不善。先天禀赋不足,五脏阴虚燥热,消渴乃成,日久视衣为病。三焦通行元气,热酒熏蒸三焦,火郁内燔,精血津涸,五脏阴虚燥热,乃致消渴。火热灼损视衣脉络,血溢络外、入于神膏,或血停成瘀,则神光失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三焦不利,水谷精微不布视衣则目昏;水湿不下,泛于视衣则视衣水肿,湿聚成痰则视衣翳障,蒙蔽瞳神。元气不足,升降出入乏力,清阳不上则视衣失荣,浊阴不下则邪阻视衣,视衣水肿或翳障,神光不发。元阳不足,痰湿内阻,则视衣翳障;元阴不足,精血不足,则视衣失荣。消渴阴虚燥热,肺气阴伤损,魄化生乏源,精血失于充养,视衣失濡,则目暗。消渴日久,肝肾亏虚,魂虚及子,魂、神俱虚,魂弱不张,神虚不扬,魂神失用,则不可精明万物。七情失调则乱气机、伤五脏,致视衣为病。形气神三者生理病理一脉相通,形致本病者涵及气神失调,气致本病者兼形神失用,神致本病者不离形气失常,脏腑、三焦、元宗二气、元神、魂魄及七情等一者失常,必牵及余者,遂生本病。临床辨治当同审形气神,注重三者关联。  相似文献   

7.
张炜  滕晶 《中医药导报》2022,28(1):161-164
滕晶认为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的病机关键为五神异常,根据神、魂、魄、意、志的病理脉象特点,凭脉构建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的辨治体系:神弱、神乱、魄亢、魄乱、魂亢、魂乱、意志不足和意志亢进为该病的五神病机,分别治以养神兼补益气血、安神宁神、强神镇魄、宁神定魄、镇魂敛魂、安魂定魂、增意强志、平意定志,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生铁落饮加减、犀角散加减、定魄散加减、泻青丸加减、定魂汤加减、天王补心丹或归脾汤加减、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8.
汪勤  邓悦 《吉林中医药》2007,27(4):62-63
《类证治裁·不寐》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在《景岳全书》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不寐的病机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由外感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则多由于情志不舒、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引起[1~6]。本文就失眠证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1治疗方法1·1从火论治田令群[7]认为,不寐病在心神,其发生不外心神失养及心神受扰两大类。治疗方面除心神失养属虚当从补虚着手外,因心神受扰所致不寐的病机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阳盛或阳…  相似文献   

9.
抑郁症临床分为初、中、末三期,初期病位在肝脾,病变涉及少阳,病性为实,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中期肝气郁滞较重,其病位涉及肝胆脾胃,病性亦为实证,主要病机为肝气郁滞,可伴痰浊内生;末期虚证多见,病位涉及心肺肝肾等,可兼痰浊瘀血阻滞,也有因虚致实之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刘持年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失眠属于中医不寐,多为脏腑功能及内分泌失调,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气血不和,阳不入阴。其病机关键在于心肾不交。病机有虚有实,多见本虚标实之证,实证多由肝郁化火,上扰心神;痰热内扰,心神不宁等。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神失养;心胆气虚,神魂不安;肝肾阴虚,心烦不眠等。但失眠日久没有绝对的寒热虚实,病情变化多端,证型也非固定不变。气血阴阳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临床多以虚实夹杂常见。临证时要用辨证与发展的眼光诊治疾患,整体审察,万不可拘泥保守,故应以整体思维为本,辨证论治为纲,阴阳同治,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相似文献   

11.
唐永祥  王华  王晓玲  罗杏 《新中医》2017,49(1):168-169
中医学认为,肝属木,主升发条达。若肝火亢盛,气火上炎,又或肝血不足、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致肝脏阳气升发太过,神魂受扰,致阳浮则神动,而见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心悸易惊等症。针对其病机,在临床方药治疗时,除使用清热、平肝、潜阳之品外,还要佐以养血、滋阴的药物,使阳有所潜,魂有所舍,方得良效。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04-1806
根据强迫症本身发病特点和心理机制,结合中医"五脏神"理论中"神"和"魂"的特点与现代心理学内涵,对强迫症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提出"神魂相搏"理论,认为"心神"相当于主意识,"肝魂"相当于潜意识,二者的斗争为强迫症强迫与反强迫表现的基础,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一步阐释强迫症的中医"神魂相搏"病机内涵。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提出“五脏藏神”理论,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基于此,失眠与焦虑共病的内在病机当为“神不得藏”,其中以“心神”“肝魂”“脾意”为辨治重点。心不藏神则神烦,治当安心神,方选天王补心丹加减;肝不藏魂则惊悸,治当归肝魂,方选一贯煎化裁;脾不藏意则郁结,治当宁脾意,方选归脾汤出入。同时,基于五脏一体观,亦应重视肺、肾二脏的藏神功能。各脏神有所藏,则失眠与焦虑得平。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失眠的八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八纲辨证的角度梳理失眠的常见病因、病位、病性、病机。失眠以里证为多见,病位主要在心、脾、肝、胆、胃、肾、经络,但并非全无表证,可有"表里同病"情形;热证失眠的常见成因为心火、肝火、痰火、脾倦火郁等,寒证失眠多从胆气虚冷立论;虚证失眠常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火旺证等,核心为神失所养;实证失眠常见肝郁化火证、心火炽盛证、痰热内扰证、胃腑不和证、瘀血内阻证等,核心为神识扰动;阳证失眠多为阳不入阴,而阴证失眠则多为阳气入阴困难。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医魂魄理论探讨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医魂魄理论,通过阐述魂魄与抑郁障碍的密切关系,提出抑郁障碍基本病机为魂魄失常,神机不和;认为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郁、悲、乏、眠其基本病机分别为郁者为病、肝失疏泄、魂无居舍,悲者为病、重在肺心、魄无安处,乏因气虚、脏腑无力、重在阳气,眠因精虚、阳不入阴、魂魄飞扬;并基于此提出以魂魄为本、补养阳气、情志及综合治疗等抑郁障碍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6.
从痰热内阻治疗失眠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的过程中,对失眠的辨证治疗颇有感触,现将之小结,以飨同道。1病因病机失眠的病因病机相当复杂,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其病机总的来说是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以致心神不宁,可分为虚实两类。如《景岳全书·不寐》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然而,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笔者认为该病在临床上主要为痰热内阻所致,多侵犯少阳和阳明两经,为多火多痰之疾。究…  相似文献   

17.
李宜芳教授师从邓铁涛老先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对失眠的治疗颇有心得。现将李师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浅析如下。
  1 病因病机
  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1]。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病性不外虚实两方面,实证多因情志过极,心火内炽,心主神,神不安则不寐;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扰动心神,如柯韵伯云:“肝火旺,则上走空窍,不得睡。”此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酿生痰热,食积、痰热扰乱心神可致寐不安寝,即“胃不和则卧不安”[2]。虚证多为劳逸失调、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导致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乏源,阴血暗耗,心神失养,营阴亏虚不能敛阳而失眠;久病、年迈者,气血阴阳俱虚,神不安其室,阴阳不交发为不寐。李老尤其重视情志不遂,郁怒伤肝,导致肝之疏泄和藏血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不寐。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等。肝五行属木,木易生火,心为肝之子,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阳上亢可母病及子,累及心神导致不寐。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为因病致郁,肝失疏泄而情志异常为因郁致病,两者往往互为因果,病情迁延,易产生严重情志病变。“肝藏血,血舍魂”,卧而血归于肝,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心无所主,神失其养,就不能按时睡眠[3]。  相似文献   

18.
在郁证中,有以生气动怒、情志抑郁为因,气滞肝郁、神魂不宁为果的证候,余临床称之为“气郁伤神。”本证症状繁多,病机颇杂,治疗殊难。象百合病而无肺阴伤之兆,似脏躁而阴血损伤不重,其病机重点在于肝郁气滞,魂神被扰。故用百合地黄汤有凉、  相似文献   

19.
邓铁涛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徐云生 《新中医》2000,32(6):5-6
失眠是临床比较常见而又难治的病症 ,长时间的失眠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损害 ,甚至诱发或加重其他病症。现将邓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1 痰阻为多 ,当化痰为先失眠的病因病机相当复杂 ,病因有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等 ,但以情志所伤为最多见 ,病位则以心、肝、胆、脾、胃为主 ,总的病机是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临床上可概括为虚、实两大类。虚者以心脾血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为主 ;实者以痰热、内火、瘀血为多 ,其中以痰阻为最多见。临床表现为患者难以入睡或彻夜难眠 ,伴胸闷 ,头晕 ,大便不爽 ,或恶心 ,平素喜酒或肥甘饮食 …  相似文献   

20.
龚墩  邱丽 《河南中医》2013,33(1):139-141
失眠一证,病因繁多,但其病理总不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魂相随,由心肝所致神志病尤多.陈国权教授治失眠一证,多从肝胆论治,审证求因,不仅在治疗心虚所致失眠时,灵活运用经方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一贯煎之类补肝以生心.而且对于由肝都、肝火、胆经痰热等邪气所导致的心实之证也是匠心独运,在临床上均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