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0例肿瘤患者应用盲选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定位,观察组应用心内心电图技术进行PICC置管定位.对比两组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留置情况.结果 置管后,观察组的PICC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上腔静脉下端及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患者所占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PICC置管定位准确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盲穿中心静脉置管(PICC)24小时内床旁超声检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的效果.方法 491例NICU患儿均盲穿置入PICC导管,其中经上腔静脉入路置入导管93例、经下腔静脉入路置入导管398例.置管24 h内分别采用床旁超声、床旁X线检查观察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置入PI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择DVT患者47例,置管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采用经小隐静脉—腘静脉途径置入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5~10万U/次,3次/d。术后每36~48 h经溶栓导管行深静脉顺行造影观察血栓变化,调整溶栓导管位置及尿激酶用量,共应用尿激酶7~12 d。观察术中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情况及置管情况。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2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小隐静脉—腘静脉置管均获成功,溶栓导管均通过髂静脉置入,置管成功率100%。治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小隐静脉—腘静脉路径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可行,溶栓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术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优势,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1-6\]。但作为一种有创操作,PICC置管过程中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7\]。本研究通过分析  相似文献   

5.
PICC系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沿静脉走形,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最后导管的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的一项技术操作.PICC作为高级血管工具,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7 d至1年),并在起到保护患者静脉、解除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新进路-颈动脉三角高位进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婴儿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技术特点。方法:随机选择拟行心脏外科手术1个月~1岁婴儿100例,选择右侧颈动脉三角高位进路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采用Seldinger法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总穿刺成功率97.00%,一次试穿成功率86.00%,进针深度为(O.98±0.30)cm,中心静脉置管成功率100%。颈胸部X线片示:导管尖端位于右房V162例,位于上腔静脉下段38例。无气胸、误穿动脉、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动脉三角高位进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应用于婴儿心脏外利于术.具有标志清楚、定位明确、穿刺置管成功率和一次试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设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记录2组贵要静脉使用情况、导管末端位置、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组穿刺、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3%(149/15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7%(148/150),总置管成功率100%,贵要静脉使用率95.3%(143/150),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比例94.7%(142/1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51±17)d亦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穿刺点渗血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PICC置管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PICC置管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4例,发生率为9.33%,包括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出、导管堵塞及穿刺点感染等。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及无菌规范,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等预防和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或避免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38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护理干预前后运动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94.7%,对照组为73.7%,组间差异显著(P0.05);发生不良事件的例数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总结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在肿瘤科1例头颈部肿瘤老年患者的应用经验。笔者收治了1例双上肢及下肢重度水肿,呼吸困难,无法平卧,营养状况差的患者。患者无法在上肢或下肢行PICC置管,因此采取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术。患者成功置入PICC导管,穿刺时间为42分钟,X线摄片显示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置管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应用3CG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从颈内静脉行隧道式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无法从四肢血管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静脉治疗难题,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为疑难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输液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296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后是否发生UEDVT将患者分为UEDVT组和非UEDVT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穿刺置管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R软件构建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UEDVT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对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UEDVT发生风险的区分能力,采用拟合优度检验评价该列线图模型对肺癌化疗患PICC置管后UEDVT发生风险的校准能力。结果 296例患者中,51例发生UEDVT,UEDVT发生率为17.2%。UEDVT组中有糖尿病、血栓史、肿瘤分期>Ⅱ期、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上2/3者占比及血浆D-二聚体(D-D)高于非UEDVT组,置管时间长于非UEDVT组(P<0.05)。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其与插管时间、部位的关系.方法 将本院收入的临时插管血液透析患者753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观察各种并发症与插管时间、部位的关系.结果 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与中心静脉插管部位、留置时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右颈内静脉置管可明显降低患者出现透析导管相关感染、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机会,同时证明导管功能不全与置管位置无关而与置管时间有关.结论 导管留置部位、留置时间、年龄是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功能不全、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就是经由外周静脉将导管置入患者中心静脉的操作。PICC易于操作,安全性高,创伤小,便于维护,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PICC置管后会出现部分并发症,对护理人员开展PICC专项知识培训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因此本文调查了100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PICC置管成功率、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人技术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4月~2009年1月收治的13例小肠梗阻患者,在使用常规鼻胃减压管治疗无效后在胃镜辅助下放入鼻肠减压管,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置管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胃镜辅助下鼻肠减压管置入平均时间19.4min,成功率100%,导管头端到达梗阻上方的平均时间4.3d,经造影观察均能明确病变部位并对病变性质作出初步判断;置管后病人腹痛、腹胀均有显著缓解,引流量增加,腹围减少;7例患者经减压治疗后小肠梗阻完全缓解,6例需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均能依据导管头端位置准确定位。结论鼻肠减压管治疗小肠梗阻安全有效,应作为治疗小肠梗阻的首选方法;胃镜辅助置人鼻肠减压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为患者实施诊疗时常用的医疗操作技术.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血管导管根据进入血管的不同分为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静脉导管根据导管尖端最终进入血管位置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导管.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静脉置管是采用经皮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的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病人输液、抽取静脉血或放血、输注高渗溶液或刺激性大的溶液,还适用于ICU的病人。中心静脉置管有许多优点,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性。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广泛使用,人们对其并发症的防治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前端造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中心静脉导管前端造孔后置入胸膜腔接水封瓶引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肺复张总有效率均100%;观察组肺复张时间2.75±1.15天,对照组肺复张时间4.80±1.21天,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出现1例胸腔积液(2.3%)。对照组出现皮下气肿17例(37.8%),胸腔积液7例(15.6%);继发切口感染5例(11.1%);脱管和堵管4例(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前端造孔后治疗气胸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住院费用少,病人易接受,可以在各基层医院临床试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后血栓诊断的意义。方法所有病人置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管,超声检查从置管处沿静脉走行向近心端追踪,对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进行全程显示,以观察导管在血管内是否呈现出规整的平行线回声,位置及大体的走向,且置管部位是否能被挤压。结果156例病人血管内无血栓形成,内壁光滑,血管内血流通畅持续。26例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管腔局部或者全部闭塞,可见低回声,静脉增宽,局部管腔内不可以压瘪。26例有血栓的病人中,I级血栓13例,Ⅱ级血栓5例,Ⅲ级血栓8例。此外,有血栓的病人置管后至血栓出现,历经时间最短为11d,最长为35d,平均17d。结论血栓是PICC置管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该并发症状进行及时监测,尽早发现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肝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如何减少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将选择普通PICC置管和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284例肝病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试验组(138例),由固定人员操作,统一评估标准,并对比2组的置管成功率、局部渗血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1.2%和100%,置管后Ⅲ度渗血发生率分别为11.6%和4.3%,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7%和0(P均<0.05).结论 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肝病患者PICC置管成功率,明显降低置管后局部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ECG技术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1月-2019年11月选取9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ECG技术辅助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异位发生情况,以及导管末端深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置管异位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末端在上腔静脉下1/3处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CG技术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能够帮助精准定位,减少导管异位,有利于判断导管尖端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