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思想核心。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按木火土金水之属性,把中药宏大的队伍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类(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这是一种宏观的系统分类分析方法,即按五行之属性,对应五味之药性。这种分类对中药基本理论的形成和指导临床用药,起了重要作用。不同的药物,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疗效。按五行  相似文献   

2.
1《内经》药食之气味理论1.1药食之气味来源与确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指臊焦香腥腐,五味则为酸苦甘辛咸。气的来源与化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地之物清阳部分化为气,其化生的动力源于天气的化气作用,故"清  相似文献   

3.
<正>《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5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有补益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内经》在阴阳及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建构起比较系统的五味理论。《金匮要略》继承了《内经》的五味理论。本文择《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的历节病中五味理论的运用,主要涉及到历节病病因病机及组方原则两个方面,强调《内经》丰富的五味理论,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内经》有关五味的论述,从药食五味的确立、五味配属五行、五味划分阴阳、五味功效的认识、五味临床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对有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1《内经》药食之气味理论 1.1药食之气味来源与确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指臊焦香腥腐,五味则为酸苦甘辛咸。气的来源与化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地之物清阳部分化为气,其化生的动力源于天气的化气作用,故”清阳化气出乎天”。而地之物浊阴部分化为味,其动力则为地气的成形作用,即所谓“浊阴成味出乎地”。  相似文献   

7.
按照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用药,称为运气用药。《内经》运气用药,首重五味,五味用药具有一定的法度,历代医家对运气用药多有发挥,近人则多据药物功效指导临床用药,少有人根据《内经》运气性味理论指导运气用药。  相似文献   

8.
食物有五谷、五果、五菜、五畜,其性有辛、甘,苦、酸、咸五味,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反之,食物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如偏嗜、过食肥甘之味,则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肿,甚至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10.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11.
五味的归经最早见之于《素问·五藏生成篇》谓:“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至真要大论》谓:“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宣明五气篇》明确指出:“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自《素问》提出了五味的归经后,历代医家沿用至今,载于中医院校  相似文献   

12.
中药基本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七情、毒性、作用趋势、十八反、十九畏等内容,这些基本理论的形成,是以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按阴阳的属性把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气,温热者属阳,寒凉者属阴;按着木火土金水自然之常性,把药物分类为酸苦甘辛成五大类;又按五行之规律把五味、五包与五脏对应起来,总结出五味五色入五脏的归经理论;根据阴阳的属  相似文献   

13.
辛润发微     
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之味。历来医家多十分重视“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就以辛味药物的性用来说,早在《内经》已多论述,尤其是“辛以润之”,其旨纡余蕴(?),令人味之无尽。嗣后名医濬哲,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内经》五味理论对中药炮制的指导意义。方法:对《内经》中有关五味理论进行论述,论述了四气五味与五脉的生理关系,总结了以五味为主体,联系脏腑病机,阐述了药性与人的关系及功效。论述了炮制方法、改变捕料炮制等与五味气味的关系,从而阐述了五味与中药炮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的主流五味五行配属难以理解,且《黄帝内经》中又内含另一种五味五行配属,让众多医家深感疑惑。越来越多医家因此质疑经典的五味五行配属是否有误。陶弘景《辅行诀》从中药五味作用的角度提出了新的五味五行配属且得到了众多医家的认同。《黄帝内经》与《辅行诀》所论五味配属,孰是孰非有待探讨。现从阴阳五行理论探讨五味的本源,分析五味的五行配属,并剖析当前五味五行配属中存在的矛盾,得出《黄帝内经》主流五味五行配属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丁伟 《河南中医》2019,39(2):176-179
药物通过其升降浮沉作用于人体发挥作用,药物气味功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炮制生熟部位均可对药物气味升降产生影响,且临床很多中药以蜜、姜等炮制以增强药物性能,用药物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土爱暖而喜芳香",治疗脾胃病常选用芳香之品,而芳香之药多性味辛香温燥,辛行气,香通气,苦温燥,畅中焦气机则复脾胃升降之态,如陈皮、砂仁、藿香、豆蔻等药,醒脾助运,开胃和中。五味入五脏,五脏应五行,四气五味在脾胃遣方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温升热浮凉降寒收,温热助脾以温升,寒凉助胃以凉降,各有生克之道。  相似文献   

17.
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其入于口,各有所走,酸入肝走筋,苦入心走骨,甘入脾走肉,辛入肺走气,咸入肾走血。五味攻邪祛病各有所专,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故药物功效是以五味为基础的,不同的药物,因所具性味不同而功效各异。五味之中,辛性走窜,动性最著,为诸味之帅,故在此略论一二。辛味药物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邪犯肺卫之表证和气血瘀滞之证,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6):783-784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立方机理。方法:从五味消渴方的由来、组成及配伍特点、药物五味五性理论、五味补泻理论等方面归纳总结。结果:《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柔弱"为消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素问》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精气不足,故当以五味养之。据此在《内经》五行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五味"、"五脏",以五味消渴方论治糖尿病,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源,内容广泛,其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内容既有专篇,亦多散列他篇。综合诸篇,可以发现五味更多的临床运用规律,并进一步理解《内经》阴阳五行的含义,以更好地服务临床。五味与五气相对应。气属阳,味属阴。气由天所生,味由地所化。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  相似文献   

20.
中药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中医界关于五味对应五行、五脏等关系的认识主要以《黄帝内经》为主,但《黄帝内经》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论述也有让人费解之处。在《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下同)一书中也有关于五味与五行关系的描述,且该书还有以五味补泻五脏的方剂。然而这两部巨著在论述上述五味补泻五脏时出现了不同的内容,致使目前业界对五味补泻五脏的真实情况出现了模糊认识,难以识别孰对孰错。本文试以《辅行诀》中五脏小补、泻方的药味组合为切入点,分析五味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并阐明五味是如何补泻五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