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凤  张伟  杨公涛 《世界中医药》2023,(8):1122-1125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早期以肺泡炎症反应为主,晚期可进展为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死亡。中医药在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方面疗效显著。“寒包火”证在肺系疾病中尤为常见,既往所述“寒包火”理论,认为其寒热邪气多属实邪,病机多为外寒侵袭,内火郁结的实证病理状态,但实践发现既往概念不足以涵盖临床方证。现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以内火不同性质分为虚火和实火,且提出虚火实火之间存在动态转化和相互兼夹的独特状态。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发现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为发病原因;皮痹不已内舍于肺为发病路径;外邪侵袭,营卫不调,诸邪郁而化火,终致五脏皆伤,虚火内生,阴阳俱损为病机演变过程。治疗上应视其病位病性,以早期散寒祛湿、调和营卫,中期顺气降火、逐瘀化痰,晚期达滋温引,攻补兼施为主要治则,动态辨治,截断疾病发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6):793-795
目的:整理并总结米烈汉主任医师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肺系疾病临症经验,探索米老师辨证用药规律,病异证同治亦同,从而体现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方法:通过临床跟师门诊病历整理,进行学习与研究,探索米老师临诊辨证思维和遣方用药规律。结果:米烈汉主任医师临床运用益肺化痰汤治疗多种肺系疾病,其临症病机符合肺脾气虚、痰湿内阻者,临床用之,每获良效,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涛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200名"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之一,在肺系病、脾胃病、肿瘤疾病及膏方运用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及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根据病因病机演变特点,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笔者跟师多年受益匪浅,将杨涛主任医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麻杏石甘汤宣通、清热、降气,武维屏教授将其广泛运用于肺热或寒包火所致肺系疾病中。  相似文献   

5.
火郁一词出自《素问》,是用以描述病机的名词,指火热或火毒郁于里或郁于局部,不能发散,因而不能解除的病证,除局部火毒内郁证外,后世"寒包火"也属火郁证范畴。临床辨治火郁证,要根据火郁在气在血之分,采用合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气候改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老年疾病中尤为明显。其病机复杂、病情反复,其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痰火伏肺"与COPD的关系,首次提出"痰火伏肺"所致COPD的季节相关性,阐述其相关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谢纬  熊广  曲敬来 《河南中医》2019,39(1):31-35
曲敬来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内科疾病,尤其肺系疾病,当抓住"少阳枢机不利"以及"半表半里"的辨证要点。"有是证用是方",临证时只要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中的一项或几项,抓住疾病的本质,根据疾病的变化,结合"或然"证治,遵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意,只要见到柴胡证的部分主症,能反映少阳病枢机不利,胆火上炎者,即可应用小柴胡汤。而在临床中,也重视小柴胡汤7个或然证,如口渴者、或咳证者等,均谨守其用药意图。临床上将小柴胡汤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系疾病当中,不论外感咳嗽或内伤杂病,均有良效。  相似文献   

9.
"聚于胃关于肺"是肺系疾病发生的关键病机。胃与肺、"谷道"与"气道"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密切。广西壮族居民因天气及地域原因,其肺系疾病发病有其自身特点。基于"聚于胃关于肺"理论,本文运用壮医药"三道两路"理论,从调"谷道"通"气道"论治肺系疾病,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13-1117
刘荣奎教授汲取前人理论成果,总结临床经验,提出了"肺热论",即在肺系疾病的急性期,以热证居多,并按照肺热轻重程度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从经典古籍及现代名家经验中探究肺热论理论渊源,从病因病机转化方面论述肺热之来路,运用八法中汗、吐、下、和、清法给肺热以出路,并以温、热、火、炎、毒为纲辨证论治"肺热论"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1.
龙祖宏教授运用痰湿致病学说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龙祖宏教授推崇"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等观点,认为脾虚生痰,痰湿蕴肺易致肺疾,临床上常以宣肺止咳、健脾化痰之法治疗肺系疾病,往往有其独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5,(8):984-986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素临床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选择48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证素辨证"方法,制定《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建立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素研究数据库,进而得出证素及其积分,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间质性肺疾病病位证素以肺为主,肾脾两脏次之;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血瘀、痰为主,其中气虚显著高于其他证素(P0.01,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多属虚实夹杂之证,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肾脾两脏。病性以气虚为主,本虚标实居多,以"肺虚络瘀"为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13.
张念志教授认为膏方在肺系疾病的应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减轻发作病情;调整阴阳,以衡为期。张教授临床以"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为膏方运用的总原则,重点在于顾护胃气以及顾及"三个平衡"。张教授在肺系疾病的调治中遵循治肺不离肺,治肺不独肺的原则,并通过调整全身各脏腑机能,而达到防治肺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临床肺系病证中,无论外感或者内伤,病变后期常常导致肺之虚损证.此包括肺痿、肺痨、肺胀、肺痈后期等肺系疾病.肺之虚损病证以气、阴(津)、阳等的不足为主,因此在治疗上,按"虚则补之"的原则,肺虚宜补.临床配伍用方时,除直接补肺外,更多地应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间接补肺.其临床方剂配伍特点包括下述几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咳嗽是一类以咳而有声或伴咯痰为主症的一类肺系病症,由于气候、饮食、生活环境的改变,时人多内有郁热,而易外受风寒,故现临床咳嗽多以表寒里热,肺气失宣,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以气郁、痰湿为相关病理产物,与肝脾关系密切。钟枢才教授治疗寒包火型咳嗽重视权衡表寒里热之轻重、理气调津,调理肝脾肺三脏。现将钟老临证治疗寒包火型咳嗽经验总结,希望为临床辨证治疗咳嗽用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伍喜良 《环球中医药》2012,5(5):390-391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中医之藏象学说妙理精微。肺系疾病的论治自然多从肺脏论治,但是结合中医学肺之生理特点和病理表现,一些肺外疾病也可从肺(肺经或肺脏)入手论治。通过外感病(表里同病)、痤疮(肺外病变)、水肿(肺外病变)3个病案体会从肺脏辨证的特点及思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和"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分析"治未病"思想预防于肺系疾病。阐述"肺主皮毛"理论渊源与现代医学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总结在证候上主要表现为肺卫气虚证和肺阳虚证。以"肺主皮毛"理论为基础,探讨肺系疾病未病时应内调体质,外避诱因,内外兼顾,劳逸结合;欲病时应先安未受邪之地,截病于未传之时;已病后应防止其复发,顺四时,畅情志,和五味,排浊气。为防治肺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邱志楠教授运用"岭南平治肺病"学术思想诊治长期发热的经验。邱志楠教授提出"肺(肾)虚夹邪"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的共同病机特点,并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理论,提出"平治肺病"的学术观点,强调肺失宣肃、痰热郁结、肾气亏虚在长期发热中的重要性。临证多采用理肺温肾、清气化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麻柔教授从事血液病科研及临床工作近40载,擅长治疗各类血液科疑难杂症,尤其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提出了一套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思路,强调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病机、病位,辨证准确,方是I临床取得良效的基础.麻教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因病机有其自身的特点,急性期以"火盛"为特点,慢性期以"气伤"为特点,故将CITP)辨证为肺脾气虚型和脾肾两虚型,立参桂益气温阳汤作为治疗CITP的基本方,并随证加减运用,处方既有助于紫癜的吸收,又有利于抵御外感邪热侵扰.有一举两得之功.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68-70
络病理论已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目前络病理论指导儿科疾病的论述较少,对具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认识欠清晰。试将络病理论运用到儿科难治性肺系疾病中,结合寒地地域特点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析、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腺样体肥大的中医病机,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并为络病理论体系的发展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