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肌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对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18例,手术扩创后应用肌皮瓣修复,其中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2例,腹直肌肌皮瓣6例对于溃疡较深,累及胸膜或并发放射性骨髓炎的5例,先采用Prolene网或Marlex网修复骨性胸壁缺损,再用肌皮瓣覆盖缝合创面. 结果 18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腹直肌皮瓣修复术后第4天局部边缘有渗液,经拆线引流、换药后痊愈,其余17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12个月,无溃疡复发,无皮瓣坏死、皮瓣感染以及皮下积液. 结论 应用血运良好的肌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的放射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改善血供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重建乳房。方法在通常以上部腹直肌为蒂的 TRAMF 的肌蒂表面附加一块脐旁三角形皮瓣,使共同组成三叶状,藉以增加肌皮穿支动脉的血供及肌皮瓣提供的组织量,便于乳房塑形和腋部瘢痕挛缩的充分松解修复,以及胸壁的放射性烧伤创面的修复。结果乳癌术后单侧乳房缺失伴胸壁放射性溃疡及腋部瘢痕挛缩6例,肌皮瓣完全成活者4倒,皮瓣最远端少量坏死及脂肪液化者2例。重建乳房外形良好,胸壁放射性烧伤创面修复及腋部瘢痕挛缩修复。结论本术式最适用于单侧乳房缺失伴放疗后有胸壁烧伤溃疡及腋窝瘢痕挛缩的病例。  相似文献   

3.
应用腹直肌皮瓣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乳癌放射性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后放射性溃疡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以来应用健侧单蒂腹直肌肌皮瓣转移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16例。9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其中3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为其行臂丛神经松解术并局部注射间充质干细胞;7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其中4例同时行乳房再造术。结果: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清创术后采用局部皮瓣修复;2例术后出现皮瓣下渗出积液,手术予以再次清创。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是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一种较为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应根据具体的病变程度、范围设计适宜的肌皮瓣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4.
腹直肌肌皮瓣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谢舒,李素芝放射性溃疡因其病理生理、组织学特点,治疗较为棘手。我们采用腹直肌肌皮瓣移泣修复2例因Ⅲ期乳腺癌行乳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致胸壁溃疡。溃疡发生时间距最后一次照射1例5年,1例7年。面积分别为10×14cm和6×2...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改善血供的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重建乳房。方法在通常以上部腹直肌为蒂的TRAMF的肌蒂表面附加一块脐旁三角形皮瓣,使共同组成三叶状,藉以增加肌皮穿支动脉的血供及肌皮瓣提供的组织量,便于乳房塑形和腋部瘢痕挛缩的充分松解修复,以及胸壁的放射性烧伤创面的修复。结果乳癌术后单侧乳房缺失伴胸壁放射性溃疡及腋部瘢痕挛缩6例,肌皮瓣完全成活者4例,皮瓣最远端少量坏死及脂肪液化者2例。重建乳房外形良好,胸壁放射性烧伤创面修复及腋部瘢痕挛缩修复。结论本术式最适用于单侧乳房缺失伴放疗后有胸壁烧伤溃疡及腋窝瘢痕挛缩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的特点及防治特点.方法 对胸部放射溃疡并肋骨、肋软骨或胸骨外露的患者,采用中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修复12例,其中单腹直肌蒂6例,单腹直肌蒂附加血管吻合双蒂皮瓣6例.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和创缘均一期愈合.随访1~4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周边瘢痕性组织血运得以改善.结论 TRAM皮瓣是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理想选择,必要时可附加血管吻合形成双蒂皮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直肌肌皮瓣在胸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科室2015年5月-2018年12月的8例患者,乳腺癌术后乳房缺损2例,放射性溃疡合并乳房缺损3例,胸骨骨髓炎患者3例。其中5例采用纵行腹直肌肌皮瓣;3例采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供瓣区给予缝合修复。结果:8例患者腹直肌肌皮瓣均成活良好,创面痊愈,其中5例乳房重建患者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年,溃疡无复发,供瓣区无腹壁疝形成。结论:腹直肌肌皮瓣血运可靠、组织量充足,是修复胸壁溃疡及女性乳房重建的理想选择,是一种有效、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三叶状下腹部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改善血供的下腹部械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F)重建乳房。方法 在通常以上部腹直肌为蒂的TRAMF的肌蒂表面附加一块脐旁三角形皮瓣,使共同组成三叶状,藉以增加同皮穿支动脉的血供及肌皮瓣提供的组织量,便于乳房塑形和腋部瘢痕挛缩的充分松解修复,以及胸壁的的放射性烧伤创面的修复。结果 乳癌术后单侧乳房缺失伴胸壁放射性溃疡及腋部瘢痕挛缩6例,肌皮瓣完全成活者4例,皮瓣最远端少量坏死及脂肪液化者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颈部深度电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5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5例颈部深度电烧伤患者。烧伤面积2%~20%。给予颈部早期清创后,应用带蒂的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所移植皮瓣均成活良好,无坏死或溃疡,皮瓣质地、色泽好。术后随访6~24个月,颈部外形满意,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 颈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应早期清创后进行肌皮瓣转移术;背阔肌肌皮瓣血管恒定,血供丰富,供瓣面积大,转移灵活,是临床上修复颈部电烧伤深度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在颈部放射性溃疡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997年3月~2013年9月,对21例放射治疗导致的颈部溃疡创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其中2例术中注射PRP至溃疡周围正常皮肤;5例Ⅱ期修复:先行伤口清创+VSD吸引,每日庆大霉素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VSD冲洗创面,伤口明显改善后,再应用同侧带蒂胸大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8例胸大肌皮瓣成活良好;3例(Ⅰ期修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其中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清创术后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后愈合。结论:胸大肌皮瓣血管蒂长,血运丰富,可修复创面面积大,易成活,采用VSD及PRP处理创面后,有助于胸大肌皮瓣在修复颈部放射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多种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疔继发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放疗继发前胸肇放射性溃疡患者24例.采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11例)、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术(9例)和健侧乳房皮瓣(4例)转移修复溃疡.肌皮瓣面积为18 cm×12 cm~36 cm ×9 cm,乳房皮瓣面积为13 cm ×6 cm~16 cm×6 cm.2例患者在行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背阔肌肌皮瓣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其余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1例因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巨大、脂肪过于肥厚而出现尖端皮肤干性坏死和脂肪液化,其余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溃疡无复发.结论 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首选皮瓣.术前行DSA检杳明确胸背动脉的位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有效方法.带蒂下腹腹直肌肌皮瓣因手术难度和创伤较大,可作为次选.健侧乳房皮瓣可导致健侧乳房畸形,且供瓣区面积有限,因而尽可能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2.
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修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明  张克勤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1):1266-1267,I0007
目的:探讨胸壁放射性溃疡修复的治疗手段。方法:采用创面扩大切除,背阔肌肌皮瓣或局部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供区植皮术。结果:15例胸壁放射性溃疡采用该法治疗,12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边缘与创面愈合欠佳,少量渗出,经多次换药,创面愈合;1例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皮瓣部分坏死,二次手术采用局部延迟皮瓣转移修复治愈。结论:该法安全,对大创面的修复效果可靠,为一种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的积极有效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肌皮瓣修复前胸壁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前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肌皮瓣修复前胸壁慢性放射性溃疡22例,手术扩创后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例,腹直肌肌皮瓣修复5例。结果移植肌皮瓣全部成活痊愈。溃疡甲级愈合19例、乙级愈合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溃疡无复发,供区无异常。结论应用带血运的肌皮瓣转移修复创面解决了前胸壁区因根治手术或放射所致的血管损伤而引起的创面难愈合问题,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胸壁肿瘤切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策略。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胸壁肿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修复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纳入的23例患者中,19例进行了骨性重建,其中8例钛网,11例钛棒。23例患者均接受了软组织重建,其中12例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4例采用带蒂腹直肌肌皮瓣,4例采用胸大肌肌皮瓣,2例采用局部皮瓣,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96±22.85)个月,11例恶性肿瘤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另外7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例良性肿瘤患者存活。12例存活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局部伤口愈合不良,采取扩大清创,二期局部皮瓣转移覆盖缺损区域,其余患者皮瓣完全成活。结论 胸壁肿瘤切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修补需要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修复的基本思路是分层重建,骨性重建采用钛棒、钛网,软组织修复重建则应用背阔肌皮瓣、腹直肌皮瓣等。  相似文献   

15.
:2 0 0 2年 3月我院收治 1例左 4~ 9肋骨多处骨折并胸大肌、背阔肌等胸壁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左侧开放性气胸的病例 ,当时给予清创、肺修补、肋骨钢丝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等处理。术后 5 2d因肋骨外露 ,皮肤软组织缺损必须以皮瓣修复的方式解决 ,而周围的胸大肌、背阔肌等已受损 ,游离皮瓣修复因左胸壁大面积受损 ,受区已无可吻合血管而无法采用 ,故我们采用右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转移 ,术中切取皮瓣约 2 6cm× 12cm ,于皮下隧道引至左胸缺损处进行修复并获得成功。腹直肌皮瓣修复开放性血气胸并胸壁缺损一例@洪建明$江西九江市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对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直肌 (TRAM)肌皮瓣的切取进行完善和改进 ,将其精确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IEP)皮瓣 ,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皮瓣。方法 切取DIEP皮瓣 ,移植至胸壁受区 ,腹壁下动静脉分别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修复。结果 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自腹壁下动脉有粗大的肌皮穿支或皮支自血管主干发出 ,穿过腹直肌纤维直接进入皮瓣 ,因此 ,术中只剪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周围的腹直肌纤维 ,无须离断腹直肌纤维 ,临床应用DIEP皮瓣再造乳房 4例 ,修复胸壁缺损 2例 ,皮瓣面积 (10cm×l2cm)— (12cm× 35cm) ,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论 DIEP皮瓣是对传统的TRAM皮瓣的一种技术改良 ,既保留了TRAM皮瓣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的优点 ,尚可保持腹直肌的完整性 ,同期进行腹壁整形  相似文献   

17.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再造和胸壁溃疡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对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蒂的横行腹直肌 (TRAM)肌皮瓣的切取进行完善和改进 ,将其精确为腹壁下动脉穿支 (DIEP)皮瓣 ,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理想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皮瓣。 方法切取DIEP皮瓣 ,移植至胸壁受区 ,腹壁下动静脉分别与胸廓内动静脉相吻合 ,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和胸壁放射性溃疡的修复。 结果 解剖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自腹壁下动脉有粗大的肌皮穿支或皮支自血管主干发出 ,穿过腹直肌纤维直接进入皮瓣 ,因此 ,术中只剪开腹直肌前鞘 ,钝性分离腹壁下动静脉及其穿支周围的腹直肌纤维 ,无须离断腹直肌纤维 ,临床应用DIEP皮瓣再造乳房 4例 ,修复胸壁缺损 2例 ,皮瓣面积 (10cm× 12cm )~ (12cm× 35cm) ,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DIEP皮瓣是对传统的TRAM皮瓣的一种技术改良 ,既保留了TRAM皮瓣血运丰富、组织量大、易于塑形的优点 ,尚可保持腹直肌的完整性 ,同期进行腹壁整形  相似文献   

18.
应用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颈部双侧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颈部双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对双侧颈部放射性溃疡进行手术切除,设计胸大肌皮瓣及肌瓣一期修复创面,其中一侧应用肌皮瓣、另一侧用肌瓣进行修复,修复范围最大12cm×8cm,最小8cm×5cm。结果临床应用18例中,术后皮瓣及肌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0~12d拆线,其中2例肌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3年,无新溃疡形成。结论胸大肌皮瓣血管蒂较长、旋转度大、血运可靠,适合一期移植修复双侧颈部溃疡。  相似文献   

19.
乳房再造术     
乳房再造的方法较多,各有其适应证。最佳方案是根据患者本人的全身状况、主观要求、供区的条件及技术能力进行选择。 1.单侧腹直肌蒂腹部肌皮瓣转移法:含一侧腹壁上动、静脉。方法可靠,应为首选。 2.双侧腹直肌蒂部肌皮瓣转移法:含两侧腹壁上动、静脉,适合胸部受区组织缺损量大者。如胸壁放射性溃疡及复发性乳癌病灶切除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5例、腹直肌肌皮瓣修复1例和局部侧胸皮瓣转移3例修复.结果除1例因局部缺血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手术放疗后放射性溃疡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