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索名老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验案,经筛选、标准化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医案123个,处方225首,涉及药物201味,用药总频次2 801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黄芪、白术、甘草、丹参等,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则以温性、平性为主,药物多归肺、脾、心、肾经,通过关联分析显示:常用益气、温阳、健脾、利水、活血的治法,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以下5个聚类组:(1)黄芪、茯苓、白术;(2)丹参、党参、红花、猪苓,葶苈子、车前子;(3)甘草、麦冬、五味子;(4)桂枝、附子、人参;(5)白芍、川芎、当归、地黄、泽泻、益母草、太子参。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归纳出核心药物群:麦冬、茯苓、白术、甘草、黄芪、丹参、葶苈子,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结论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以补气为基本大法,根据兼挟的虚实不同分别佐以温阳、健脾、活血和利水之法,同时注重活血而不忘养血,利水而不忘护阴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和经验。方法从门诊病历中选取并整理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543首,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的用药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医案中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整理处方543首,涉及药物217种,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有黄芪、丹参、柴胡、炙甘草、三七粉、瓜蒌等,药性多属温、微寒、平,药味多属甘、苦味,主要归经为肝、肺、心经,功效以活血祛瘀、利水消肿、生津养血为主。常用药对有黄芪-丹参、丹参-黄芪、黄芪-三七粉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分别为活血祛瘀止痛,调畅气机,宣痹通阳,益气养血、健脾化痰。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三七粉、瓜蒌、柴胡、黄芩、炙甘草、天麻、枳壳、制何首乌、党参、延胡索、川芎、薤白。结论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药物多为温、平、甘、苦,归肝、肺、心经,治疗多气血同治、寒热同调、虚实兼顾、注重调神,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安神定志为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名老中医网对张继东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整理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门诊处方,运用用名老中医网对处方药物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归类及关联规则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使用频率>10%的中药共39味,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黄芪、炙甘草、党参、茯苓、川芎。药性偏温,味多甘苦辛,用药以补气活血、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为主,通过药物关联规则获得常用药对及潜在新组合,得到核心处方2首,分别是“川芎,丹参,党参,茯苓,黄芪”和“赤芍,川芎,丹参,黄芪,炙甘草”。结论 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组方以补气活血,利水渗温,健脾化痰为主,体现了“标本兼治,补泻并施”的用药原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医师诊治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万方医学网、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知网和《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中的医案为数据源,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名老中医165名,医案416则,药物290味,共5 402频次,使用频率最高的前十味药分别是:丹参、甘草、川芎、瓜蒌、黄芪、当归、半夏、茯苓、人参、薤白,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甘、苦、辛为主要药味,归经主要为心、肺、脾经;因子分析总结出名老中医常用药物组合体11个,显示出名老中医针对不同病因病机灵活辨证用药。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是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雷忠义教授2014年1月—2022年6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处方用药,借助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1等软件对纳入处方用药进行频数统计、药物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处方61个,其中36个处方涉及中成药,所纳入处方共涉及药物148味,排名居前10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丹参、五味子、三七、麦冬、陈皮、黄芪、瓜蒌、薤白、黄连、人参;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肝、心、脾为主;关联规则发现常用的对药为五味子-麦冬、丹参-三七,常用的角药为五味子-陈皮-麦冬、丹参-陈皮-麦冬;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组合,复杂网络发现核心方为雷忠义自拟方养心活血汤。结论: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从“痰瘀”立论,注重祛邪与扶正兼顾,善用自拟方养心活血汤,动态辨证,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系统古今云医案平台探讨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古今云医案平台系统,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原始病例资料进行录入,建立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中药属性分析等方法对用药、组方等进行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方剂684首,高频药物为砂仁、制附子、炒酸枣仁、丹参、磁石、桂枝、炙甘草、生牡蛎等21味,中药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辛、甘、咸、酸为主;归经以脾、肝、胃、心、肾经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僵蚕-水蛭-蝉蜕、黄芪-白术-苍术等。结论:通过古今云医案平台总结黄永生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即分阶段辨证论治,以益气活血为基础,随着病情发生发展兼具温补心肾阳气及敛阴回阳固脱治其本,利水消肿治其标。  相似文献   

7.
来稿简报     
何凤云(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报告1例47岁男患,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广泛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及肺部感染。采用中药抗心梗合剂(A组为活血注射液:丹参、赤芍、郁金。B组为益气养阴注射液:黄芪、党参、黄精)及复方升脉针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首都国医名师廖家桢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医案,研究廖家桢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廖家桢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住院病历资料,提取医案,构建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集成的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廖家桢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共提取有效医案87个。证候要素统计中,属于邪实的有血瘀(87.36%),痰浊(49.43%),气滞(34.48%)等,其中血瘀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证候要素;属于正虚的有气虚(45.98%),阴虚(27.59%),阳虚(3.45%),以气虚为主。益气常用党参、黄芪,活血常用赤芍、丹参、川芎、当归、益母草、三棱、延胡索、红花、桃仁,化痰常用半夏、瓜蒌,理气常用郁金、枳壳、薤白、柴胡、川楝子,养阴常用麦冬、白芍、生地黄、五味子,清热常用黄芩。药物组合分析得到的配伍模式有益气-活血、化痰-活血、理气-活血、清热-活血及理气-化痰。结论廖家桢教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治疗以益气活血为法,重用补气药,兼以化痰、理气、养阴等法。廖家桢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通补兼施、兼顾阴阳、既病防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获得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依中药不同剂型及使用频度分类排序。结果单味中药使用频度较高的依次为川芎、丹参、当归、红花、枳壳、柴胡、瓜蒌、桃仁、赤芍、茯苓、甘草、黄芪、三七、党参等;常用中药方剂包括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桂枝加桂汤等;口服中成药以通心络胶囊最为常用;中药静脉制剂包括丹红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心脏X综合征用药多从活血、行气入手,临床辨证可选择活血通络、行气化痰及补气等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医案进行回归分析,挖掘其用药规律。方法将名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31例医案录入验案分析系统,对其中的125例风湿性心脏病建立频率统计表,导出SAS数据,利用SAS软件的Logistic功能,对频率10%的35味中药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设定"通用指数"与"特异指数",对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用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黄芪、丹参、茯苓、桂枝、附子用药频率最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桂枝、附子、玉竹、沙参、车前子、生地、泽泻、茯苓、黄芪、丹参10味中药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用药"通用指数"与"特异指数",发现名老中医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时,在心血管病益气活血的治法基础上,可给予温阳散寒、养阴生津、利水渗湿等特异性治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中药药性及症-证-法-方-药网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中医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文献。采用SPSS Statistics对中药进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进行关联网络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症-证-法-方-药网络。结果:共纳入方剂145首,包含中药161味。中医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组方;症-证-法-方-药网络提示本病的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血瘀证较为常见,症状以心悸、气短、乏力、水肿等的频次较高,治法以活血利水、益气活血、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为核心,方剂以苓桂术甘汤、生脉散、真武汤、血府逐瘀汤为高频方剂,组方的核心药物包括丹参、黄芪、茯苓、川芎、桂枝、人参、麦冬等。结论:构建了中医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的症-证-法-方-药网络,客观反映了本病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统计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141份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的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应用SAS统计软件,以冠心病为因变量,以所用中药为自变量对验案数据集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141份治疗冠心病的中医膏方医案中,共用中药168种,其中黄芪、麦冬、丹参、连翘、珍珠母等为高频用药,共分为4类:益气养阴药、理气活血药、消食和胃药及调和药;Logistic回归分析中连翘、川芎、丹参、麦冬、白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膏方治疗冠心病及其常见兼证有其用药规律,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黄衍寿教授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例的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病例175例,中药处方175首,涉及药物共计140味。处方中使用频次超过30次的药物共18味,前10位依次为炙甘草、川芎、党参、赤芍、黄芪、红花、丹参、当归、桃仁、桂枝;支持度为45,置信度为0.8,得到药物组合及关联规则各30个,其中红花、赤芍、川芎,党参、黄芪,炙甘草、桂枝等为常用药物组合;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3,挖掘出“桃仁、赤芍、当归、降香、川芎、红花”等新处方5首。结论 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以益气、温阳、活血为主,佐以化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探究沈宝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2月—8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沈宝藩教授门诊以冠心病作为第一诊断病人的病例资料,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对沈宝藩教授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筛选沈宝藩教授治疗冠心病方剂329首,共涉及中药110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中药依次为川芎、丹参、当归、陈皮、红花。药性以温、平、微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辛味、苦味为主。药物归经以心、肺、肝、胃经为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显示,支持度较高的前5位药对为:丹参-川芎,红花-川芎,当归-丹参,红花-丹参,当归-川芎。核心药物为川芎、丹参、陈皮、当归、红花、太子参、葛根、郁金、炙甘草。结论:运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较好地反映了沈宝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即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与益气、养阴结合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有效组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VD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建库至2022年5月1日治疗VD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复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通过检索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复方67首,涉及197味中药,药物总频次548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川芎、石菖蒲、丹参、黄芪、三七、人参、当归、天麻、淫羊藿、远志。药物性味归经方面,药性以温性为主,其次为平性、寒性等;药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味、辛味等;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心经、脾经、肺经、肾经等。药物功效以润肠通便、滋阴养血、强筋壮骨、祛风止痛、安神益智、活血祛瘀等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中高频药物组合有“川芎→黄芪”“黄芪→石菖蒲”“丹参→石菖蒲”“丹参→川芎”“远志→石菖蒲”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8次的18味高频中药聚类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VD的核心组方为黄芪、川芎、丹参、三七、石菖蒲、远志、熟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当代岭南名老中医辨证治疗胸痹的证型与处方特点。方法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药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24位岭南名老中医的237个验案,记录每则医案的辨证分型、处方用药,然后再分别对所选医案的辨证分型以及常用药物类别、单位药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当代岭南名老中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拓宽了胸痹病的证治思想,以气虚血瘀痰凝证型为主,治疗胸痹多用补虚活血化痰之品,甘草、茯苓、党参、白术、丹参、法半夏、麦冬、黄芪、橘红、枳壳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味药。结论当代岭南名老中医在胸痹病临证上注重三因治宜,以补气理气、化痰祛瘀为治疗大法,形成极具岭南特色的辨证处方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用药规律,为ACI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中医药治疗ACI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药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筛选出的药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药物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结果:通过收集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药方376首,涉及211味中药,药物总频次3 729次。药物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分别是川芎、地龙、当归、黄芪、丹参、红花、半夏、桃仁、天麻、赤芍。药物性味归经方面,四气以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以苦味、甘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功效统计中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祛风止痛、燥湿化痰、活血行气、活血通络等功效中药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关联有“当归-川芎”“川芎-地龙”“黄芪-川芎”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40次的24味高频中药聚类成5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治疗ACI的核心组方为: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赤芍、黄芪、丹参、甘草。结论:中医药治疗ACI多从“瘀、痰、虚、滞”病机着手,注重急则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古今文献用药规律并比较二者异同。方法检索《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处方信息,建立有关药物分类、功效、性味归经的数据库,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古方170首,涉及药物197味。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药物为肉桂、甘草、当归、干姜、陈皮;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种类分别是温里药、补虚药、理气药;药性温>热>平>寒,药味辛>苦>甘>淡>酸。共纳入现代方剂149篇,涉及药物162味,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丹参、川芎、炙甘草、黄芪、当归;使用频次位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理气药;药性温>寒>平>凉,药味甘>苦>辛>酸>淡。对古今方剂中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古方聚为6个核心药物群,发现8个药对。今方共聚为4类,发现8个药对。结论古方治疗冠心病用药以温里散寒、补虚扶正为主,善用小方;现代方剂用药以益气活血为主,临床不限从心论治,还应注意调理脾、胃、肝、肾,同时强调肺经用药。  相似文献   

19.
<正>养心颗粒系参照明代王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杂病证治类方》中"养心汤"制备成的养心颗粒粉末,"养心汤"以重用补气活血药辅以养心安神药为其组方鲜明特点,主治心虚血少之惊惕不宁,原方组成有黄芪、茯神、白茯苓、半夏曲、当归、川芎各一钱半,远志、酸枣仁、辣桂、柏子仁、五味子、人参各一钱,炙甘草半钱。方中人参性甘温,乃大补元气之要药。《本经》曰:"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黄芪性甘温,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别录》曰:"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应用结构化糖尿病住院病历临床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2型糖尿病(T2DM)病人的用药数据挖掘,旨在发掘治疗糖尿病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时的遣方用药,验证结构化糖尿病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在治疗用药方面数据挖掘的可靠性。结果本研究发现,糖尿病并冠心病组常用的前15味药是:茯苓、丹参、生黄芪、白术、麦冬、太子参、生地、五味子、牛膝、瓜蒌、陈皮、赤芍、泽泻、半夏、砂仁。按符合经方中2/3以上药物则归为经方加减统计,常用经方有:六君子汤、生脉散、丹参饮、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消渴方、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四妙散。从T2DM并冠心病组3项、4项药物关联表看出,常出现的3味药组合是生脉散、四君子汤,四味药中常出现的是生脉散加丹参,而丹参→檀香 砂仁配伍应用频率9.52%。结论综合T2DM并冠心病组单味药和药物关联表分析,发现用药规律:常以生脉散合丹参饮加减、六君子汤加减,并常用黄芪、生地,发挥益气养阴、活血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其中,生脉散发挥益气养阴、敛阴止汗功效,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丹参饮发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六君子汤发挥益气健脾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共奏益气养阴、活血止痛、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