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步态及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纠正足下垂,打破伸肌痉挛模式,增强主动性踝背伸能力,对纠正步态,提高步行能力有很大意义[1].笔者在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发现电针结合现代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功能康复有着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偏瘫足下垂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技术针刺治疗,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用x2检验,P〈0.01,具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丘墟透照海治疗脑卒中足下垂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丘墟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lI缶床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给予针刺丘墟穴,并给予足下垂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足下垂康复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两组踝关节主动背屈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可以显著提高踝关节主动背屈关节活动度.结论:针刺丘墟穴可以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踝关节主动背屈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5.
中风患者经西药常规治疗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遗留有运动、语言及智力等障碍。因此,早期应开展以减重步行训练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以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于中风足下垂,使用电针拮抗肌运动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横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6例中风后足下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康复训练治疗,主要是做分阶段的康复训练,1~4周取仰卧位做双下肢伸直、肢体被动运动及足背屈训练;5~12周取仰卧位进行足跟下牵拉、足背伸屈、坐位主动运动、踝背屈训练。观察组采取康复训练+电针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两组均进行12周的干预,干预1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足内翻角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及Tinetti步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27/28),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22/28)(χ2=4.082,P=0.043);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足内翻角度、FMA下肢评分与Tinetti步态评分分别为(20.24±2.41)°、(26.62±3.41)分、(40.12±4.36)分,对照组分别为(17.51±2.12)°、(20.11±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踝三针治疗中风足下垂的效果.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60例中风后足下垂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其踝关节背屈和6分钟步行距离,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30例中出现踝背屈27例,有效率90.00%;对照组30例中出现踝背屈8例,有效率26.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踝背屈恢复率、踝背屈度数及6 min步行距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踝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足下垂,可尽早恢复踝关节背屈,改善下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艾灸涌泉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结合灸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以6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踝背屈角度进行踝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体针与传统针刺对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对比.方法: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针刺组和电体针组,每组20例,针刺组采用中医传统配穴原则治疗,电体针组采用神经刺激原则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量表、MMT肌力量表、ADL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胫前肌肌力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8周开始两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评定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体针等综合运用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规范、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栾菁 《中医药研究》2011,(8):1011-1012
目的探讨运用点按金门穴配合康复治疗和患肢管理防治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新措施。方法对52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早期进行足下垂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参照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方式,分别在仰卧位、坐位进行踝背曲评分,其中仰卧位显效6例,有效4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坐位显效2例,有效4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结论点按金门穴配合康复治疗和患肢管理是防治脑卒中后足下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75例仅接受现代康复疗法,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解痉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肌张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可集中医与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势于一体,对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19-220
目的:观察甲钴胺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甲钴胺配合中药泡脚疗法,对照组给予运动疗法。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高于对照组,肌肉神经传导同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配合中药泡脚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脑梗塞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及对日常生活活动(AD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除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外,治疗组加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果: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TREAM、ADL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在治疗前统计,P>0.05,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各自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TREAM、ADL的自身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由同一医师在入院时1~3d进行首轮评定,35d后由该医师进行第2次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中医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中医康复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关于中医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研究逐渐增多,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将二者结合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多数效果得到肯定,但是这些方法中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治疗研究的科学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结合康复治疗对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行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0d后评定比较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且见效快。结论张力平衡针法结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阴阳理论、经络学说等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学说。文章从经络学说的角度,阐述了太极拳在疏通经络和畅通气血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人体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了太极拳在中风病康复中发挥的作用,提倡在中风病的康复计划中,应当大力推广太极拳运动。希望通过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能够逐步设计出一套适合中风病患者长期习练的“中风病康复太极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给予解痉颗粒及中药熏蒸治疗,而西药组给予口服巴氯芬治疗,疗程1个月。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进行偏瘫肢体的功能评分(简化四肢Fugl-Meyer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指数),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两组的FMA评分及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01),但中药组FMA及BI评分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解痉颗粒合中药熏蒸能较好的改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巴氯芬。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丘脑痛是一种病程较长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中枢性疼痛.西医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作者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卒中后丘脑痛的研究进程.从中医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辨证分型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认识.特别是从近年来中药治疗、中成药治疗及中医疗法联合治疗等方面对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