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依据Hoehn-Yahr(H&Y)分级标准对125例PD患者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根据文献及专家经验研制PD症状定式调查问卷,并由中医师专人按照研究方案进行中医证候及体质问卷调查,将病例报告表汇总后,由研究者统一进行中医辨证,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证候诊断.结果 125例PD患者中,单证96例(76.8%),复合证候29例(23.2%).阳性主证依次为脾肾两虚证(22.4%)、肝肾阴虚证(18.4%)、脾肾阳虚证(16%)、气阴两虚证(15.2%)、痰热动风证(12.8%)、气虚血瘀证(4.8%)、阴阳两虚证(4.0%)、脾虚湿盛证(3.2%)、湿热内蕴证(1.6%)、肝郁脾虚证和肝火上炎证(0.8%).H&Y1.0~1.5级与H&Y2.0~3.0级中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早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痰热、瘀血明显;中期脾肾两虚证为主,痰湿壅盛;晚期以气虚、阳虚为主,渐及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采用自拟中医证候分类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津亏证、精亏证,实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瘀证、血寒证、血热证、痰凝证、湿阻证、水停证、饮停证、实寒证、实热证。同时,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的焦虑子表(HADS-A)进行焦虑状态判定。总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伴发焦虑患者的证候分布情况,并分析中医证候与伴发焦虑的相关性。结果 31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中有137例伴有焦虑状态,发病率为43.5%,焦虑的发生与年龄相关(P0.01)。伴发焦虑状态患者中医证型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气滞证和血瘀证与是否伴发焦虑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伴发焦虑的中医证型以气逆证、气滞证、气虚证、痰凝证和血瘀证为主,年轻、气滞证和血瘀证为伴发焦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与骨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统计骨折发生率,并进行证候评分。结果:320例患者中肝肾不足证占6.88%,脾肾两虚组证20.62%,脾肾两虚兼血瘀证占72.50%,各证候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证与肝肾不足证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肝肾不足证及脾肾两虚证骨折的发生率(P〈0.05);脾肾两虚兼血瘀证积分显著高于其余两证(P〈0.05);三证间骨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肾两虚兼血瘀证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发证候,同时伴有较高的骨折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5.
《陕西中医》2016,(3):311-313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为临床PD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将62例PD患者的病史资料详细录入后,由研究者统一依据选定的标准进行疾病诊断和证候分类,依据改良版Hoehn-Yahr分级标准进行病情分级评价。结果:62例PD患者中,主证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肾阴虚证23例(37.10%),血瘀动风证18例(29.03%),痰热动风证14例(22.58%),气血亏虚证5例(8.06%),阴阳两虚证2例(3.23%)。结论:PD患者中肝肾阴虚贯穿疾病的始终,早期虚实兼有,以痰热动风、血瘀动风、肝肾阴虚多见;中期渐趋虚像,以肝肾阴虚为主;晚期则虚像更甚,以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常见。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必然,迄今帕金森病证候分型尚不规范。帕金森病证候规范化,应从"病证结合"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宏观方面应在梳理与分析古代和现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规范;微观方面则应从实验室等微观检测指标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采用判别分析研究MELD评分与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辨证为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包括四证以上)患者间的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2,P=0.000);MELD评分按照单证、两证、三证和四证相兼的顺序逐渐递增。MELD评分<6分、6~10分和>10分判别患者的中医证候是单证、两证、三证或四证相兼的符合率分别为48.3%、65.1%和94.3%。结论:MELD评分与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患者的MELD评分越高,患者的中医证候越复杂;当MELD评分>10分时,患者多为复合证。  相似文献   

8.
杨利  赵益业 《江苏中医药》2012,44(10):22-2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超声改变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对19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证素分类,并同时观察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改变,比较各证素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积分、狭窄等级方面的差异。结果:风证和血瘀证颈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改变大于痰证;各证素斑块积分之间无差异;在狭窄等级方面,血瘀证、痰证、风证、火热证等"实证"比"虚证"(气虚和阴虚阳亢)重,有显著性差异,而血瘀证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最重,大于痰证,风证狭窄程度大于阴虚阳亢证,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证的颈动脉硬化超声改变重于虚证,血瘀证和痰证超声变化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经颅多普勒(TCD)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多普勒指标对中医辨证可行性。方法回顾自2008年9月份以来入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资料,观察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以及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各项指标如经枕窗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经两侧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检测的血流参数包括平均流速(Vm)、脉冲指数(PI)等,并观察频普形态。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分析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经颅多普勒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医辨证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与经枕窗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经两侧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检测的平均流速(Vm)之间卡方检验的χ2值分别为:31.989、10.247、8.276、11.515、37.832,P值均<0.05。高血压患者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与经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检测的脉冲指数(PI)之间卡方检验的χ2值分别为:10.138、9.886、18.734、10.179、15.885,P值均<0.05。结论可知随着脑动脉平均流速(Vm)的增加,高血压肝火旺盛证的可能性愈大,阴虚阳亢证次之,阴阳俱虚再次之,痰湿壅盛可能最小;而随着脉冲指数(PI)的减少,则相反,痰湿壅盛可能最大,阴阳俱虚次之,阴虚阳亢证再次之,肝火旺盛可能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辨证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100例为帕金森病组,东直门医院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中医证候诊断量表诊断中医证候,采用赫雅分级评价疾病严重程度,通过两组中医证候比较,分析帕金森病中医证候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帕金森病中医证候与赫雅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帕金森病组髓减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阴虚证、阳亢证出现频率和证候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其中髓减证出现频率最高,占68%,肝风证次之,占57%。(2)髓减证与赫雅分级呈正相关(r=0.233,P=0.020)。结论帕金森病主要中医证候是髓减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阴虚证、阳亢证也是帕金森病常见证候;髓减证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中老年运动障碍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以静止性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异常等运动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常伴随便秘、睡眠障碍、汗出异常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而增加。流行病学数据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PD的患病率为1%,65岁以上的PD患病率则上升为男性1.70%、女性1.60%[2]。  相似文献   

12.
EH(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相互累加的结果.EH的候选基因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键基因之一.近年来国内ACE基因I/D多态性成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焦点.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中国 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高患病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原发性高血压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国内大量临床工作者致力于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ACE易感基因多态性通过不同的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现将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与AC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施林枫 《新中医》2015,47(3):39-4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2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百分率、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26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中医证候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痰浊证、血瘀证、肝肾阴虚证,44.70%兼证2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主要以Ⅱ级、Ⅲ级为主。血瘀证、痰浊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各分级中所占百分比最高,即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程度越高。颈动脉硬化程度分级仅与痰浊证候(X2)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痰浊证与颈动脉粥样高级硬化程度风险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其中医证候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可在临床诊治中发挥预定指导作用,以早期诊断,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角度出发,并应用现代统计学方法 对帕金森病的中医证候、症状和证候要素以及治疗方药的文献进行收集、梳理与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该病的病机属于本虚标实,以肝、肾虚为本,以风、痰、淤、热为标.虚证主要以肝肾阴虚和气血两虚为主;实证主要以风、痰、淤、热为主.与该病相关的证候要素,病位主要为肝、肾;病性主要为阴虚、气虚、血虚、内风、痰、淤.从治法入手对文献中出现的经典方剂、治法的初步分析可以得出,帕金森病的主要治法集中在滋补肝肾、化痰散结和活血化淤三法.治疗用药主要集中在补虚、熄风、活血和化疾四大类,且以补虚为主.研究结果 基本上反映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也说明从证候要素方面、从方证相应方面等入手,无疑能为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将2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①证素研究中血瘀证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候,且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分类证候研究中虚证以3支以上为主(66.7%),明显高于实证组(30.2%)与虚实夹杂组(47.1%);实证组单支病变为主(41.3%),高于虚证组(25.0%)和虚实夹杂证组(23.6%),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呈现:虚证组>虚实夹杂证组>实证组;3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研究显示,血瘀证在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较非血瘀证出现的多,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Gensini积分研究显示:虚证积分高于虚实夹杂证和实证,即:虚证>虚实夹杂证>实证,3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的积分高于非血瘀证,但二者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虚证和血瘀证的患者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多,病变程度重,提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证候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使分子生物学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形思维走向复杂思维的转变。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提倡用二维电泳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不同的蛋白质。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来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乃至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都是必须的。而蛋白质组学与传统中医药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上逐步趋于一致,相互渗透,说明在探讨复杂性生命现象时中西医两种医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候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3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资料进行采集,分析证候分布规律,并分析证候与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中分布特点结果 中医证型出现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大气下陷证(100.0%)、血瘀证(73.3%)、心气虚证(53.3%)、肺气虚证(46.7%)、脾气虚证(30.0%).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升高,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血瘀证、脾气虚证出现比例明显升高结论 大气下陷、血瘀证、心气虚、肺气虚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主要证型.大气下陷证与肺动脉高压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与血脂关系及"痰湿"、"湿浊"、"血瘀"等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不同透析龄的患者共90例,分为新入透析组和透析年龄>1年组,通过制订系统调查问卷结合专家评价的方式,对入选患者进行证候调查;检测相应的血脂、肝肾功、血常规,总结其分布规律及联系。结果两组小部分患者出现血脂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组各时间点血脂大致正常,两组患者血脂差异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入组患者规律透析后血红蛋白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肝功大致正常,各证型透析前肌酐水平大致相同,大部分患者无显著贫血,营养状态较好。各虚证、实证之间肝肾功能、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9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血脂分布无差异,小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出现血脂轻度升高,且表现为低密度质蛋白(LDL)偏高、高密度质蛋白(HDL)偏低、三酰甘油(TG)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个结果可能与患者血透相对充分,低分子肝素、左卡尼丁等使用,病例数相对较少等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600例血脂异常中医证候与患者生活方式相关性的研究,认为血脂异常中医证侯的产生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吸烟、缺乏运动及膳食不良与血脂异常中医确定证侯的产生密切相关;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及膳食不良与血脂异常中医证侯实证中的痰浊阻遏证的产生关系密切。提出在中医辨证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还应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