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脏郁”是孙一奎继《内经》五郁发展而来,融《内经》五运、情志之郁论,易水学派之六郁论于其中,阐释五脏失调而出现的“郁”象,从而提出相应的治法方药。心系病证病位主要在心,且临床往往病程较长,常有多脏腑功能失调,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血脉运行不利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文章以“心郁、肝郁、脾郁、肺郁、肾郁”之五脏郁为切入点,理论梳理与临证实践相结合,总结出“心郁发之,双心同治;肝郁达之,调气为先;脾郁夺之,坤静乾运;肺郁泄之,气清治节;肾郁折之,制水守蛰”的治疗思路,提出在恢复心主血脉与藏神功能的总治则下注重五脏郁的辨治,使五脏生理功能归于调顺;且进一步归纳出五脏郁的辨证要点及遣方用药规律,附以典型验案举例说明,以期加深对心系病证病因病机的理解,并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同时亦丰富了中医学关于“郁”理论的研讨。  相似文献   

2.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以五行学说为基础,将五运之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联系起来,提出了"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五郁郁甚治则。"五郁"概念的提出言简意深,历来各家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发挥。本文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结合运气学特有的时位特点,探讨"五郁"治则的内涵及应用要点,拟揭示"五郁之发"的预防及"五郁之证"的治疗意义,以更好地诠释"五郁"之治"防""治"结合的双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继承张珍玉教授思想,对"火郁发之"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认为"火郁"为"心郁";"火郁发之"理论启示"火郁"所致之证病位在"心";病机在"郁","心郁"乃为心"主通明"、"主降"之特性受到抑制,进而使心之功用失常产生疾病;治疗思想为"顺势而治",治疗法则为"发之",如疏通气血、活血祛瘀、通阳、调神、散热泻火等均属"发"法范畴。同时,结合张珍玉教授治疗口疮之病案,根据"火郁发之"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用药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火郁发之"理论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丹溪论治郁证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探讨。指出郁证是以气郁为中心环节和病理基础。简要论述了《金匮钩玄》中“六郁”和“寒郁”之病理特点及治则方药。认为“寒郁”的实质仍不离“湿热相火为病”;辛热温散与寒凉清泻两大治法统一配合,则是丹溪治疗郁证的一大特色。评价了丹溪六郁论对后世论郁、治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五郁是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的合称,源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达之"等五郁之甚之治.伴随情志不畅致"郁"的热议,对运气异常致"郁"的探究或流于表浅、混淆、曲解,有碍守正传承."郁"具茂盛、温暖、郁积、阻滞等多重字义,在《黄帝内经》原文中均有体现,五郁并提的队列式出现仅见于六元正纪大论、刺法论、本病论三篇....  相似文献   

7.
于志强教授从医40余载,取法先贤,并结合自身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郁滞论"学术思想,取法"五郁""六郁"之说,认为"郁滞"有"无形之郁"和"有形之郁",百病皆以"无形之郁"为先,继以"有形之郁"从之。世人治病多重有形,而轻无形,大谬也。"无形之郁"者,以气郁为首,进而衍生为火郁、寒郁、情志之郁等。"有形之郁",以痰郁、湿郁、饮郁、浊郁、食郁、血郁、络郁等为主。于教授认为病之所生,无论外感内伤,多与"郁滞"相关。此中"郁滞"囊括了所有关于气血津液的运行的失常,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而在诸郁之中,又以气机之郁为先导及核心,故而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可将"郁滞"分为"气机之郁""水液之郁""血络之郁""痰瘀为郁""正虚而郁"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郁证学说肇端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与丰富中医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如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朱震亨的六郁之说、王履对五郁之治的拓展、戴思恭的"升降失常".说、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赵献可的"凡郁皆肝病"说、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说、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等,均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发展过程做一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郁证为中医临床较常见的病证,五郁治疗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根据郁的微甚不同,涉及五郁郁发、致病、治则等方面。本文从《内经》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五郁治疗的理论来源及发展,分析产生五郁之发的病因病机,重点总结五郁治疗的内涵规律,以及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五郁治疗的扩充。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原文是针对六气变异、五郁病机提出的治则,如王冰注云:"达、发、夺、泄、折五法,为汗吐下解表,利小便,抑冲逆","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将"发之"解释为"发汗",经历代医家  相似文献   

11.
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2003,24(9):850-850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歧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后世认为 ,“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 ,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  相似文献   

12.
白正学 《环球中医药》2020,13(2):310-313
《内经》中"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五郁治则,揭示了"被郁"与"郁发"这一重要病因病机,是顺应自然规律和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原则的治疗大法,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思想一致,在临床上当灵活应用。列举肾脏病验案,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案"病机特点为"肝郁",以"木郁达之"治之;"狼疮性肾炎案"证属寒闭热郁,治当"火郁发之";"慢性肾小球肾炎案"表现为湿热中阻之"水肿",故以"土郁夺之"为治则;"急性肾小球肾炎案"系肺失宣肃,风水相搏所致,宜"金郁泄之";"肾病综合征案"乃脾肾阳虚之证,扶阳实土且以温肾为要,恰"水郁折之"之理。把《内经》五郁治则应用于肾脏病,可拓展治疗思路,提高疗效,对指导临床解决疑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咳嗽的病机为肺失宣肃以致肺气壅塞,上逆为咳,其致病因素为风、痰、火、燥,治咳当审证求因,因势利导,泄肺止咳。"金郁泄之"为《黄帝内经》中五郁治法之一,该理论为治疗咳嗽提供了思路,并通过探究其理论内涵,论证"金郁泄之"对治疗咳嗽的意义:风邪犯肺,治以宣泄;痰邪壅肺,治以开泄;火邪伤肺,治以清泄;燥邪扰肺,治以润泄。  相似文献   

14.
"火郁发之"是《内经》五郁治法之一,旨在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透邪外出,达到气机调畅的平衡状态。"火郁发之"在外感病、内伤杂病中均可使用。  相似文献   

15.
范艳艳  季光 《光明中医》2010,25(7):1269-1270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对五脏病理、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医碥》指出:"郁者,滞而不通也,百病皆生于郁"。火郁,即火邪不能正常外出,  相似文献   

16.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内经》中,火郁即为心郁,导因于外感风寒,心气不舒,邪热怫郁于内,其治“发之”多以汗解。后世认为,火郁不仅可因外感,内伤也可致郁;且火郁不单指心郁,五脏皆有火郁之证;“发”谓升散透达。凡五脏之火郁,以升散透达之法治之者,均属“火郁发之”理论范畴。这是后世在《内经》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火郁发之"出自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五郁治疗大法之一。"火郁"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状态。凡是有热邪郁滞气机表现的,都可以称之为"火郁",治疗上应遵循"发之"原则,采用清解、宣散、透表、升发等治疗方法开郁清热,调畅气机。本文主要探讨"火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木郁达之"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语出《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为五郁先导",以气郁为要,人体肝胆之郁,可令气机怫郁,气郁为百病之长,常变生其他诸郁,其治疗大法即"木郁达之"。柴胡退热之用,归于其"达肝"之功,"木达则火自平",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发热,随症配伍后皆可用之。本文从"木郁达之"的理论出发,对柴胡的退热作用进行相关论述,并进一步探讨、总结仝小林教授有关柴胡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9.
后世医家将《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所论之郁统称为五郁,且多重视对木郁达之等五郁治则的阐释和运用,却忽视了对五郁相关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研读,认为运气七篇对五郁的论治已初成体系,即初起郁之微时,安其运气以预防,折其郁气以治疗,资其化源为治中之防。且五郁之时各有不同,郁极乃发,出现先兆,而后有物候、气候变化,人应之而有病候。  相似文献   

20.
"郁"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情志郁证"形成于《景岳全书》,后世论"郁证"多基于《内经》的"五郁"及张景岳"情志三郁"理论,"情志"与"郁证"的具体关系、发生机制尚未清晰。本文主要结合古籍文献及现代情志理论研究,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情志三郁"的理论渊源及具体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