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统计学》课程传统教学以理论学习为主,"教"与"学"过程单一枯燥,概念及专业名称学习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欠佳。教研室开设本课程以来,理论教学结合SPSS软件引导实践操作,理论联系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总结30余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入手,认为本课程是中医学生的入门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阐释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其内容多又繁杂、概念抽象且极易混淆,初学者较难理解掌握和运用。提出对比法教学在本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眼于学生主动"学"的过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为后续各门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两部分,存在各部分内容独立成章的情况,内容繁杂,导致知识系统性较差,教师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安排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情况较多,为了使学生打好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入PBL结合Seminar的二元教学模式,并在我校中药学专业中进行探索,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旨在落实"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当前中医药教育形式与专业教育教学标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医学专业课程中探索"分段自学式"课程改革,设计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方案在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实验班)中试行,获得了一些经验与教训;为促进素质教育,提倡生本精神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5+3中医专业学生在接受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前的中医"知信行"状况,指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策略,应在传统授课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专业视域关注中医,同时通过成立学习小组,借助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医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教学实践揭示:据学生课前"知信行"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中医基本术语,还可引导学生研读中医书籍、增强沟通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基于"知信行"模式探索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策略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中医课程的教学质量,借鉴"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问卷调查式学情分析,探究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结果发现本专业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学习兴趣欠缺、生师互动与课堂参与度低、对教学方式的诉求较多。研究认为应采用实物教学、角色扮演、智能化教学等多种模式交叉结合进行教学实践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合作性等。  相似文献   

7.
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以往的教学往往只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根据本课程特点,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几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力求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剂学不但与本专业的课程及其他专业学科有衔接,而且与工业化生产实践和医疗用药实践密切相关;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中药类各专业教学的主干专业课程。中药药剂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文章简要介绍了作者讲授中药药剂学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是一门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授课对象是已经过2年中西医公共基础课程学习后,转入专业学习的本科3年级学生(骨伤专业).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医骨伤科的基本理论与骨伤科疾病辨证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和掌握骨伤专业各临床课程打基础,因而本课程实质上是骨伤科临床课程的"总论"部分,其授课质量的高低,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掌握.近年来,我们对<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堂授课大胆进行一些改革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创新GMP课程教学模式,提高GMP教学效果,为广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课程提供借鉴;运用新型"项目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多层次分专业教育理念,探讨GMP实施与认证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方法;GMP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必须改革现有传统教育理念,通过"项目主题式"课程教学模式在GMP课程中的应用,将课程各个项目主题化与任务化,并多层次分专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药用植物学》是我校中药资源与开发和中药学等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中药知识的入门课程。解决《药用植物学》知识点多、散乱,难以形成规范的知识体系,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感,是教与学的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中教与学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在学生不断更新学习观念的基础上,不但要掌握知识点,理清课程内、课程间的"线",还要学会构建《药用植物学》知识体系,并学习本门课程自身应该具备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笔者将由点到线及面的教与学内容设计应用于《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期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药用植物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卫生统计学是将统计原理、方法和医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各种线上辅助教学平台为工具,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为卫生统计学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是新时代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微助教与蓝墨云班课两款不同的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卫生统计学教学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物工程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开设本课程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因此在讲授本课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近年来在《生物工程概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与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内容设置的满意程度,以评促改。方法以455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学习"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后,采用自编问卷开展对"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教学改革建议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对课程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面,93.14%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社区卫生与保健,96.46%的学生认为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很实用;在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方面,72.12%的学生对于该课程教学满意,26.33%的学生对于该课程教学满意度为一般,1.55%的学生对于该课程教学不满意;在对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不满意的原因中,44.25%的学生认为原因为其他,37.39%的学生认为实践性不强;教学改革建议的调查显示,90.04%的学生认为"社区卫生与保健"的课时数合适,55.75%的学生认为"社区卫生与保健"应该增加实习课,83.19%的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授课进度,55.75%的学生认为"社区卫生与保健"应该增加实习课,58.36%的学生希望"社区卫生与保健"的考核方式是期末考试+社会实践。结论应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社区卫生与保健"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医学环境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入手,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专业特点,教学互动,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开拓学习资源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考、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双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竞赛是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有效载体,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湖南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具有中医药高校特色的"说课程"教学竞赛,构建了"四度六面六化"的竞赛模式,以竞赛引领教师课程理念、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方向,竞赛对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妇产科学"网络直播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为"妇产科学"多元化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9年参加"妇产科学"课程学习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48名为网络直播教学组,采用网络直播模式教学.选取2018年参加"妇产科学"课程学习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166名为LBL教学组,采用LBL教学模式教学.采用问卷星调查软件对2组学生"妇产科学"课程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组在教学效果、学习形式、课堂氛围、课程难度、课程讨论形式的满意度及到课次数、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课程时长安排与后续课程安排方面,网络直播教学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LBL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网络直播与现场教学效果相当.日常教学或者特殊时期,网络直播可作为"妇产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药保健与营养学》是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们对其授课内容形成几点体会,并通过本课程的建设发挥中医药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地位突出,系统设置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现代医人才至关重要。从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在深入分析国内15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10所高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两所高校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提出"门类+内容"+"必修+任选"的课程设置方式,对医学专业本科与研究生阶段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系统化设置。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出适合新课程设置的"协同学习+多元考核"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医学专业信息技术类课程与医学专业协调发展的关系,促进医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中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文理与医理知识,以古代医药文献与语言文化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目前国内中医药大学医古文课堂普遍还遵循以教师讲授、线下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形式.在各校近年大幅缩减医古文教学时数的大趋势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很难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