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年龄73岁,体重52kg。主诉因"间断心悸、气促半年"收治入院。行心脏超声检查示:二尖瓣前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重度反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术前查血小板计数174×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既往史无特殊,无家族史。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MVR+TVP+左心耳结扎+心脏表面临时起搏器安置术。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
肝素是一种最常用的药物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肝素在机体中少量自然产生,其活动机制是通过抑制等离子体辅助因子及凝血酶,从而使凝血酶及X因子、IX因子失活。而在临床上,则是将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肝素应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燕姣  王翠平  李雪莉 《新医学》2020,(11):881-88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在肝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由抗体介导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血栓形成,少数可出现急性全身反应(如寒战、发热、呼吸困难)或出血等,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达20%~30%。该文报道了2例HIT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提示临床医师在使用肝素时应监测血小板水平,做到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5.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伴或不伴有新发血栓。HIT发病隐蔽、致残致死率高,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治疗是患者获得良好转归的重要环节,检验科应积极主动协助临床医生诊断HIT,并在HIT治疗监测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肝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之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概述既往将HIT分为2种类型,即Ⅰ型HIT和Ⅱ型HIT。Ⅰ型HIT,即非免疫介导的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肝素与循环血小板直接相互作用,引起血小板聚集和活化,造成的一过性轻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且血小板计数下降时间较短,无需停用肝素即可恢复,是一种良性过程,并不增加使用者的血栓栓塞危险。Ⅱ型HIT,即免疫介导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其是由于使用肝素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率: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是一个较普遍的副作用,对某些病人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引起广泛重视。静脉注射肝素所致血小板减少占1—30%,实际发生率可能为5%。皮下给药与静脉给药发生率差不多。有人认为,应用牛的肝素制品发生率高,但也有人认为牛和猪的制品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还有人报告在维持静脉导管通畅而给予小量肝素时也发生血小板减少,也有极少数因应用戊聚糖多硫酸脂(一种低分子肝素制剂)而发生的。二、临床特征: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临床分为二型。Ⅰ型:血小板减少发生于接受肝素治疗后最初几天,血小板呈轻度减少(?)少低于100×10~9/L),患  相似文献   

8.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伴有抗体反应和血栓形成,是临床使用肝素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本文综述该疾病的发病率及诊断、高凝状态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相似文献   

9.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意见渐趋于一致;而有关本病的治疗则尚无较一致的看法,本文拟阐述本病在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3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5年,加重1年于2004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逐渐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肺栓塞。近1年症状明显加重,2004年lO月在当地医院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具体药名不祥)抗凝治疗,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降至2.9万/mm^3,停用低分子量肝素后血小板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不全逐渐发展进入尿毒症期后,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和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已十分明显,而维持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2.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使用肝素抗凝治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计数减少,伴或不伴有新发血栓。HIT发病隐蔽、致残致死率高,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治疗是患者获得良好转归的重要环节,检验科应积极主动协助临床医生诊断HIT,并在HIT治疗监测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素治疗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发病机理及诊断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且意见渐趋一致;而有关本病的治疗则尚无较一致的看法。本文拟阐述本病在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HIT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素/血小板因子4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IgG类是主要的致病抗体,能与肝素和血小板因子4结合形成复合物,引起血小板凝集和凝血反应增强,同时抗体还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参与HIT的形成。抗体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包括功能性血小板试验和免疫学试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是在检测方面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方法。本文就AHPF4抗体、HIT发病机制、临床实验室检测和免疫学试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时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AT)是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肝素抗凝是血液净化治疗用作体外循环抗凝的基本方法,因此,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有发生HAT的危险性。我们初步探讨HAT在血透患者中的特点,及抗血小板因子4(PF4)肝素复合物抗体在...  相似文献   

16.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是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在肾脏内科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随着肝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包括肝素抵抗、出血、血栓形成和过敏反应,其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车定为严重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肝素来治疗心脑血管病、血栓性疾病等有关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IT)报道逐渐增多,综合我院内科近3年应用肝素治疗相关疾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衍菊  王克平 《临床荟萃》1999,14(24):1130-1132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有血栓形成的临床综合征。病死率较高,随着肝素应用日趋广泛,其发病机率日渐升高,但临床上尚未充分认识,本 文旨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加以讨论。1 临床分型临床上可分为两型:1.1 Ⅰ型多发生于肝素治疗后1~4天,仅有暂时的轻度的  相似文献   

19.
警惕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旭波  胡大一 《临床荟萃》2008,23(8):533-536
肝素目前仍然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抗凝药物之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由于有着很高的病死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例使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钙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过程中可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并危及生命,需高度重视.结论: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这类药物过程中应警惕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反复交替使用,一旦出现并发症需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