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围术期中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腺苷与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老年急性前壁STEMI 160例患者行急诊PCI术,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腺苷组、联合药物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球囊预扩张梗死相关动脉(IRA)后,通过指引导管冠脉内给予腺苷和替罗非班。分别比较四组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矫正TIMI计帧(CTFC)、心肌染色分级(MBG)、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及其酶峰曲线下面积,并对随访比较术后半年心脏超声各项指标。结果联合药物组矫正TIMI计帧(CTFC)、心肌微循环灌注MBG分别较腺苷组、替罗非班组、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联合药物组冠脉血流TIMI分级与腺苷组、替罗非班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矫正TIMI计帧(CTFC)、心肌染色分级(MBG)明显改善(P<0.05);联合药物组心肌酶CK-MB酶峰以及CK-MB释放的酶峰下面积较腺苷组、替罗非班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半年联合药物组较腺苷组、替罗非班组,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减少(P<0.05)。结论对于老年STEAMI患者PCI围术期联合使用腺苷和盐酸替罗非班可以发挥药物的协同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心肌微循环灌注水平,减少再灌注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及其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入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先给予负荷量10 μg/kg,3 min内静注,再行PCI,负荷量后替罗非班0.15 μ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24~36 h)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对梗死相关动脉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分级,计算校正的TIMI计桢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和心肌呈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s,MBG),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6个月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替罗非班组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MBG3级血流获得率替罗非班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时联合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可改善冠脉血流和梗死区域的心肌灌注,降低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行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替罗非班组病人在PCI术中向相关梗死血管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病人行常规PCI支架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峰值及峰值时间;记录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CTFC),并于术后90 min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观察ST段回落率;于PCI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帧数低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PCI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时LVEF、LVEDD、LVES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复流现象及术后6个月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EMI病人PCI术中向罪犯血管注入替罗非班可提高病人心肌灌注水平,降低PCI术后MACE及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冠脉内血栓导管抽吸对急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98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PCI+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A组),PCI+替罗非班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即刻的血流血管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胸痛缓解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A组心肌灌注明显增加,TIMI血流及TMPG血流明显改善,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发生率、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术后2h内胸痛缓解率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联合治疗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内血栓病变的血栓负荷、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冠脉)内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IIIa(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对冠脉灌注、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7例发生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冠脉组,n=45)与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组(静脉组,n=42)。冠脉组在支架释放后即刻在冠脉内3min注入替罗非班12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μg/(kg·min)静脉维持24~48h;静脉组在支架释放后3min内静脉注入替罗非班12μg/kg作为负荷量,随后以0.15μg/(kg·min)静脉维持24~48h;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TFG)、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灌注显影分级(MBG);并比较两组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指标、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即刻两组TFG、CTFC、TMPG、MBG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给予替罗非班冠脉内或静脉内给药后,两组TFG、CTFC、MBG、TMPG指标均较未给药前显著改善,冠脉给药组TFG、CTFC优于静脉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PCI术后1周心超结果(LVEF、LVEDD、LVESD)未见显著差异(P〉0.05);两组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1月和3月随访期MACE发生率两组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显著地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微循环血流,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方法 15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A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6例和对照组88例。对照组未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在急诊室即给予静脉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血流分级及血流速度、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住院期间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替罗非班组中IRA的TIMI 3级复流出现率明显增高,血流速度明显增快,CTFC减小,TMPG 3级获得率高;两组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MACE和出血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STEAMI患者急诊行PCI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显著提高IRA的前向血流,改善术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初发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拟行直接PCI术病人131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n=3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n=99).分析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TIMI血流灌注分级(TMPG)分级和ST段回落,评价PCI术后心肌微循环再灌注.观察住院及随防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相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较轻[(68.7±11.0)%vs (86.5±7.8)%,P<0.05].PCI术后TIMI3级血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6.8% vs 78.8%,P<0.05),TMPG3级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B组(62.5% vs 32.3%,P<0.01).治疗期间轻度血小板减少和出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高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9.4% vs 1.0%,P<0.05).随访30 d,两组死亡率无差异,但MACE发生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低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6.3% vs 29.3%,P<0.01),进一步分析严重心绞痛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显著降低(6.3%vs 25.3%,P<0.05).结论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基础上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减少STEMI再灌注后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改善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及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腺苷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诊治的126例老年急性STEMI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PCI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在PCI基础上加用腺苷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病人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分级、矫正TIMI帧数(CTFC);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检测治疗前后病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两组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FC帧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急性STEMI病人PCI术后再灌注损伤,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6月于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急诊PCI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50~80岁。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和替罗非班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急诊PCI。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术前和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测定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以及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TIMI血流3级的比例明显增加(85.45%vs.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替罗非班组IL-6、hs-CRP和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较术前CK、CK-MB、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比较,替罗非班组的CK、CK-MB、NTproBNP和cTnI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较术前SV和LVEF均改善,术后6个月时,替罗非班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心源性死亡、心绞痛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术后心功能和心肌细胞损伤,抑制炎症反应,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预防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首发STEMI且具备无复流高危因素患者82例,其中PCI术中予以冠脉内注射法舒地尔联合替罗非班29例(法舒地尔组),单独应用替罗非班27例(替罗非班组),术中不应用上述药物26例(非给药组)。分析各组术后即刻造影TIMI血流、矫正TIMI帧数计数(CTFC)及心肌呈色分级(MBG),测定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1 w时检测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室壁运动分数指数(WMSI)。结果法舒地尔组TIMI血流、CTFC及MBG与非给药组比较差异显著,CKMB峰值、NTpro BNP、WMSI与非给药组比较均下降(P0.01);术中收缩压与替罗非班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法舒地尔与替罗非班组比较仅MBG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与非给药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术中冠脉内联合给予法舒地尔及替罗非班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无诱发或恶化低血压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不同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对即刻靶血管造影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2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替罗非班应用时机不同分为3组,在抢救室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95例病人作为观察A组,在导管室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56例病人作为研究B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同时向冠脉内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49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其余调脂、抗凝治疗方式均相同,采用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分级标准评价病人PCI治疗前后即刻靶血管造影情况,观察PCI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以及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结果 3组病人在PCI前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灌注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I后,3组病人TIMI血流分级无变化(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在心肌灌注分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3组病人在PCI前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 TNT)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I后观察A组、观察B组CK-M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随访半年,在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病人行急诊PCI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改善即刻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和心肌灌注,降低心肌损伤程度,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对糖尿病(DM)合并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79例首发STEMI且有DM并接受急诊PCI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于确诊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 μg/kg于3min内推注完毕,术后替罗非班0.15 μg·kg-1·min-1滴注24 ~36 h,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测定两组术后肌酸激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和出血并发症.结果 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替罗非班组心肌灌注良好获得率明显增高,术后CK及CK-MB峰值水平明显减低,轻度出血发生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严重出血或血小板减少症.结论 替罗非班能改善DM合并STEMI患者心肌灌注指标,减少心肌损伤,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使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IMI血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n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入选的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冠脉使用替罗非班组(冠脉组,84例)和静脉使用替罗非班组(静脉组,80例),在急诊PCI术前及完成后测定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流,在发病12、24h采静脉血查CK-MB及TnT。观察PCI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观察PCI术后3d出血事件。随访30d记录MACE。结果:与静脉组比较,冠脉组明显改善PCI术后IRA的TIMI血流[(2.95±0.17)∶(2.84±0.22),P0.05],明显降低12、24h时的CK-MB与TnT水平(均P0.05),明显增加PCI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70%的例数(P0.05)。两组术后出血事件及30dMACE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与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比较,冠脉使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心肌灌注,减小心肌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 QRS)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5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成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n=75)和常规治疗组(n=75),观察住院48 h内体表心电图f QR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无显著差别。替罗非班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较常规组少[(23±7)帧vs.(30±10)帧,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45±162)U/L vs.(311±180)U/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则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51±6)%vs.(47±7)%,P0.05],同时,术后替罗非班组和常规治疗组f QRS发生率分别41%(30/75)和57%(43/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5%vs.12%)。结论冠脉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能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术后体表心电图f QRS发生率,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择期PCI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DM-AMI)病人121例,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病人PCI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1例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CTFC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TIMI1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8.3%、20.0%、71.7%,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6%、8.2%、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LVEF及术后6 h、12 h CK-M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研究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出血并发症中,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受损和心肌再灌注,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预后,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借鉴。  相似文献   

16.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开始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再灌注的疗效。方法入选84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有胸痛症状分为替罗非班组(n=61)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替罗非班对患者冠状动脉血流、PCI术后1hST段回落、CK-MB峰值及出血副作用的影响。结果支架置入术前替罗非班组TIMI1级血流发生率及支架置入术后TIMI3级、2级血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CK-MB峰值、PCI术后1h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发生轻微出血的比率分别为29.51%、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支架置入前后的TIMI血流,有利于缺血心肌的再灌注,但同时增加轻微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解放军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急诊或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行PCI后存活的1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替罗非班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PCI术+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常规治疗+PCI术+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血管的分布、PCI术前后的冠脉血流速、心肌收缩功能(左室射血分数)、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及不良反应等。应用SPSS 1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改善心功能及组织灌流方面,PCI手术联合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钠肽治疗,对改善冠脉血流速度、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的指标优于单纯的PCI手术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P0.05);对改善患者心率和预防术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P0.05)。在对PCI术前、后冠脉的血流速度分级改善方面,PCI手术联合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钠肽的治疗,对改善冠脉病变远段血管的充盈效果较为显著(P0.05)。在药物使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不良事件发生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术联合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钠肽的治疗可较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ME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应用腺苷和盐酸替罗非班对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作用。方法 117例老年STMEI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9例,在采用球囊颈扩张相关梗死动脉(IRA)后,A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B组腺苷、C组盐酸替罗非班+腺苷,比较三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心肌微循环及心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PCI术后,A、B、C三组TIMI血流分级差异不显著(P0.05),CTFC值差异显著(P0.05),A、B两组CTFC显著高于C组(P0.05)。PCI术后C组ST段回落50%例数显著高于A组、B组(P0.05);PCI术后C组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峰值、CK-MB峰值时间、IRA无复流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术后第7、60、180天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测定值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A组和B组LVEF%、LVEDD、LVESD、CI测定值在术后第7、60、180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TMEI患者在PCI围术期应用腺苷和盐酸替罗非班对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较单用腺苷或盐酸替罗非班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脉内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术后心肌灌注和6个月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178例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即刻病变血管TIMI分级、校正的TIMI计帧数、心肌灌注TMP分级、心电图ST段下降程度,检测术后及6个月随访时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术后1周及6个月心脏射血分数,记录6个月内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术后TIMI 3级获得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替罗非班组校正的TIMI计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心肌灌注TMP分级3级血流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90 min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明显回落者较对照组多,术后NT-proBNP 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随访6个月时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及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直接PCI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及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早期替罗非班组(60例),诊断明确后立即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泵入48h;常规治疗组(53例),于冠脉造影开始时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方法及剂量同早期替罗非班组。比较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替罗非班组术前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3.3%比1.9%,P=0.037),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188);术后早期替罗非班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8.3%比73.6%,P=0.034),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早期替罗非班组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3%比60.4%,P=0.038),术后7d两组LVEF水平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和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